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 第 138 章

第 138 章(1/2)

目录

第138章

第138章

谢彦微笑着撕掉了手中巨大的欠条。

他从太子那里得知,此次北门之战,禁军和溪山军伤亡惨重。

三万多禁军,死了过半,还有一万多人受伤。

溪山军夹在叛军之中,正面跟叛军交锋,死伤更为惨重,四万多人参战,只剩下不足五千人!

平叛之后,太子除了重赏活着的禁军和溪山军外,还重金抚恤了死伤者的家属,在溪山山麓安葬了战死的禁军和溪山军。

倒是从科兴园突围的那帮人死伤不大。

他们突围后,分散着往北走,去北疆寻求古之信的救援。

当时谢彦为每辆车配备同心帮的兄弟,便是考虑到同心帮的兄弟熟悉地形,能够更好的带领大家逃走。

加上叛军首领楚彪被炸死,叛军群龙无首,以及夜色的保护,等多种因素,导致从科兴园突围的人伤亡不多。

孔四方知道围剿科兴园的结果之后,科兴园的人已经跑远了。

孔四方原本的打算是,用几千兵力快速杀了科兴园中的官员以及所有人,然后搬师跟他一起攻打京城。

但既然围剿失利,他便没打算继续追剿。

不是没有实力,而是用几千兵力费时费力的去围堵一百多个“无足轻重”的人,实在是不划算。

这一百多号人无非是逃命和送信。

他们的命能有京城中的那位重要?

至于“送信”。

送不送,古之信都会知道“宁王谋反”的事情,只是早一天和迟一天的事情。

多几千兵力围攻京城,能更快地攻下京城。

只要在古之信来之前攻下京城,杀了京城的那位,不怕他古之信不投降。

——宁王是古之信的大舅子,况且古家所有人都在京城,只要宁王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怕古之信不归顺。

即便古之信不归顺又如何?无主之将,能撑得了几时?

于是科兴园的人,便在孔四方权衡利弊的“一念之间”,保全了下来。

只是孔四方没想到顾澜没死,还去了南疆带了十万金虎符精锐兵马过来。

所以孔四方在临死之前,仰天长叹“天命如此!”

这次“宁王叛乱”,让太子和顾澜很容易识别群臣的“忠奸”。

那些在叛乱前,借故举家出京城的,大都跟宁王一伙,被关进了大理寺,一旦证据确凿,便会被诛杀。

去科兴园参观的官员以及留守在京城的官员,暂且可以认定为“忠臣”。

由于南宫家和谢家在平定战乱中贡献突出,太子大大的嘉奖了他们。

南宫瑾原来便是户部尚书兼任内阁副首辅,官至从二品,这次升为了正二品官员,离内阁首辅只是一步之遥,也算是位极人臣了。

最有运气的当属谢怀安。

他一个秀才,原本做个典史已经算是“到头了”。

几年前发生了“云林铁矿案”,顾澜杀了通天大道上的一大批官员,朝廷紧缺官员,便让他替补,当上了县令。

这次宁王叛乱,朝廷又杀了一大批跟宁王关系亲近的官员,大周官员一下又紧缺起来,加上他政治正确、平叛有功,他如愿的被升为“宿天府知府”。

他见谢彦无性命之忧之后,便拿着圣旨和官印去宿天府赴任去了。

谢复壮受到了太子的私下召见,太子赐给了他十两黄金以及文房四宝,鼓励他“更上一层楼”。

谢复壮激动的五体投地,眼泪直流。

他摸着手上的那串“太子赠与他的佛珠”,对太子发誓,“谢家世代效忠大周”。

“我发现你们谢家除了你之外,都挺中二的……”太子笑看着谢彦,意味深长的道:“你可一点不像是谢家的人。”

“我姓谢,谁说我不是谢家人?”谢彦笑了笑。

前世的时候,他也是姓“谢”的,当然算是谢家人。

太子笑了笑,没有继续跟他掰扯。

他知道谢彦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他为了维持他们之间原本的关系,不想让他们的关系生出罅隙,故而只要谢彦不主动提,他永远都不会说出“他知道这个秘密”。

接着,太子告诉谢彦,这次平叛中,张若煦和张若杲的表现都不错。

张若煦自请守东门,张若杲自请守西门,保家护城的时候,他们都很卖力。

尤其是张若杲,他让成王府的所有能参战的人都去镇守西门了,他还亲自发动了京城中的青壮年帮助守城压力最大的北门……

于是北门之战结束后,太子封了张若煦为临光侯,封了张若杲为临晖侯。

太子:“在国子监的时候,我跟张若杲接触的还算多,我总觉得,他并不像是人们嘴里说的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

虽然谢彦跟张若杲也有接触,但他对张若杲没有过多的“感触”。

“张若杲为什么要伪装自己呢?”谢彦提出了疑问。

“这个……我也不知道。”太子如实的道,“也许是他变化太大了,我觉得他本来就应该是如今这样的吧。”

太子和顾澜从这次叛乱中吸取了教训,不再把兵权分给外人,所有的军队都归大周皇帝所有,所有士兵都得听从大周皇帝的号令。

令谢彦感到安慰的是,科兴园并没有因为他的受伤而停止运转。

太子任命越岱为“科技部侍郎”,全面安排科技部的工作。

“我跟越岱说了,让他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秘密研究火炮,还有你说的那种冲锋枪……”提起火炮和冲锋枪,太子有些兴奋。

谢彦点了点头,思忖了好一会儿,问太子:“南边的顺康王,一点动静都没有?”

太子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

谢彦叹了口气,之前顺康王费劲心力的开辟‘通天大道’,不就是想要跟宁王一样,想要通过这条“通天大道”直达京城吗?

宁王叛乱,顾统领又从南疆抽掉了十万精锐兵力来京城平叛,这么好的机会,他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太子,“难道他在考虑世子爷?毕竟世子爷在京城,若是他想要起兵谋反,世子爷的脑袋定然不保。”

谢彦笑了笑:“顺康王有十六个儿子,你觉得他会在乎这个被困的世子爷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