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2/2)
谢彦意识到自己太小,无论是声音还是气势都上不去。
于是,他拿出了实际的“行动”。
他跟将士们保证,若是大家成功解了京城之难,这里的所有的士兵都将是“千户”,若是不幸有伤亡,也会重金安抚家中的人……
最后孙瑛作了“总结”。
他热血沸腾的讲了韩都司的治军理念和报国情怀!
“一句话,我们金虎符的将士可是圣上的军队,不能孬,不能怂!”
动员大会开完后,士兵们的士气被提了上来。
全都士气满满!
京城危在旦夕,多拖延一点时间,京城便多一份危险。
兵贵神速。
他们立即行动了起来。
谢彦和南宫瑾都不懂军事,便把决定权交给了孙瑛。
孙瑛让老兵在内的五千士兵留守溪山,又让五千士兵在后方负责运送粮草。
安排好这一切后,孙瑛和大家一起带着四万多军队朝京城出发了。
出发没多久,前去京城打探消息的探子来汇报京城战况。
他们得知,孔四方的军队主力在京城的北门,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兵力相对弱许多。
京城北门离皇宫最近,攻克了北门便能直|入皇宫。
“北门的禁军死伤无数,眼看着就要城破,太子站上了城楼,亲自杀敌,振奋了军心……我来的时候,他们还在顽强抵抗……”
程铭听到“禁军死伤无数”,赤红了眼。
他主动请缨,要求带领一支骑兵作为“先锋”,去解“北门之危”。
孙瑛答应了他的请求,但考虑到他不是军中人,不懂怎样指挥士兵,便指定了一个都检作先锋,让程铭从一旁协助。
“我也去!”谢彦听到太子在北门奋勇杀敌,赤红了双眼。
“你是能提刀还是能杀人?”谢怀安骑着马从后面跑了上来,“你去只会拖后腿!”
谢彦叹了口气,他知道谢怀安说的是“事实”,只好放弃。
这具小身板已经超过三十六小时处于“高速运转状态”。
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已经透支了。
当他看到一千骑兵如离弦之箭,朝京城进发的时候,他感到“解救京城有望了”。
人一松懈下来,连骑马都摇摇欲坠了。
几次差点从马上栽下来。
他迷迷糊糊的感受到了一双大手把他提了起来,然后抱到了自己的怀中。
他好像回到了“从前”。
奕禛把他提上马,他坐在他的怀里,骑着马到处闲逛。
突然间,奕禛开始策马奔腾,马儿跑过了一段溪水,跑进了无边无际的“花海”……
不曾想,花海的尽头竟然是悬崖峭壁。
他跟奕禛连同马儿一同掉了下去……
“奕禛!”他大叫了一声,回头紧紧地抱住了“奕禛”。
结果,睁开眼一看,他抱的竟然是谢怀安!
他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猛然间觉醒,他在去京城的路上,拥抱他的不是奕禛,而是原主的老爸——谢怀安。
“不好意思!”谢彦向谢怀安打了声招呼。
“没事没事!”谢怀安笑了。
他的儿子在梦中直呼太子的名讳,看来他俩交情不是一般的好啊!
这以后得带着他们老谢家“鹏程万里”呢!
不久之后,大军在离京城北门五公里外停了下来。
有探子来报,程铭协助的那一千骑兵被孔四方的军队团团围住了,死伤惨重。
“先锋队趁叛军不注意,从外围冲了过去,打了个叛军措手不及,但……叛军很快调整了策略,成功的把先锋军给包围了……京城北门的压力缓解了,但先锋军死伤惨重!”
听到这,孙瑛一口气堵住了心中。
他觉得自己“失算”了!
事实上,他的确缺少实战经验。
他没有了解孔四方在北门的兵力,贸然的让一千骑兵去解北门之危,无异于让这一千人去送死。
他皱着眉拍着自己的额头,出师不利,让他有些被动。
他旁边的几个都检,让他全军出动,背水一战,跟对方拼个你死我活。
此时,孙瑛犹疑了。
他没有经历过战场,此刻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谢彦听着远处混乱的厮杀声和战鼓声,看着那些人在攻打着城楼……
兵法中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但如此混乱的场面,压根就做不到“知晓敌人的实力”。
话又说回头,即便知晓了敌人的实力“十倍强于我军”,此时此刻,难道还能退缩吗?
“留一万人观望,其余的人都给我上!”谢彦抽出了腰间的佩刀,挥着刀指向了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