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1/2)
第132章
第132章
当初为了防止科兴园内的技术外泄,科兴园和科贸园之间以一道两米高的墙隔开了。
科兴园内主要负责科技研发,里面主要是一些“科研人员”,人员比较少,只有几十个人。
科贸园内主要从事各种生产,里面主要是一些“工人”,人员就很多。平时有上千号人在这里工作,因为今日要迎接“京城大官”,“安保工作”便十分重要,特意给大都数人放了一天假,只留了一百多的工人在这里做代表,操作给“大官们”来看。
为了确保安全,这一百多号人都是从“同心帮”中千挑万选,选出来的太子的“死忠粉”。
方才在“危难之际”跑出的十几个被反贼射t杀的工人算是“意志不坚定者”,留下的大都是从一开始便跟着太子的“七十二将”。
秦路一直看守的是科兴园的大门。
他得知“宁王谋反”后,心烦意乱的站到了科兴园大门口的瞭望台观察。
不曾想,他发现了一队军马沿着官道朝科兴园飞奔过来。
他连忙下了瞭望台,让窈姐儿关上了科兴园的大门,自己则绕着西侧院墙来到科贸园通风报信……
此刻科兴园和科贸园已经被席卷而来的反贼团团围住,秦路挂念在科兴园的窈姐儿,他来到了科贸园和科兴园的那二米高的墙角边,纵身一跃,跳了过去。
科兴园和科贸园之间的“隔墙”,属于内墙,只有两米高。
而两园的外墙有三米五高,外墙上通着电网以及反向铁钉等“防盗”措施。
哧啦哧啦……
接着便是门外的一片“嚎叫”……
谢彦意识到可能有反贼不小心碰到了电网墙,被电到了。
工人们见电网墙“有用”,顿时有了信心。他们进入厂区各自拿了自己觉得“有用趁手”的兵器走进了院子。
“四大护法”领头,谢同一道:“他丫的!跟这帮反贼拼了!”
谢彦一回头,看到他们手上拿的大都是一些木棍、好一点的是铁棍,还有拿扫帚的……
且不论这人数跟人家相差的太多,这“武器装备”更是寒碜。
若是人家真的攻进来,不分青红皂白的见人就杀,大家还真是一点活路都没有。
“大门没有那玩意,大家从大门攻进去!”门外的人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谢彦拍着脑门,后悔当初没在大门上也通上电网。
关键时刻,还是一同来的禁军起到了作用。
他们迅速的跑上了瞭望台,背靠着背弯弓搭箭,朝外射击,让门外的士兵不能靠近大门。
此刻谢彦内心的纠结和担心达到了极点。
他不仅担心这里,更担心科兴园的大门。
——科兴园内的人更少,更没有禁军守卫,万一反贼从科兴园一路杀过来,效果也是一样的。
他实在不放心科兴园,便让几个禁军翻墙去科兴园帮忙。
与禁军的积极抗击相反,谢彦身边的一众官员在讨论“怎么保自己和家人的命”。
这些官员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反贼攻进来只是迟早的事情……
“大家等等,我好像听到了楚彪的声音,莫非这支队伍是楚彪领过来的?我去看看。”工部尚书严律说着爬上了瞭望台。
只见他左右观望了一下,暮色下估计他也没看清什么。
接着,他扯着嗓子大声喊:“是不是楚老弟啊?我是严律啊!还记得老哥我吗?”
严律的话起了作用,外面停止了攻击。
接着响起来楚彪的大嗓门:“严大人,各为其主,刀剑无眼,还请恕罪!”
显然这楚彪想为了“私情”,坏了“大义”。
严律:“老弟此言差矣,谁说我们是各为其主的?我和这里的人都心向着宁王呢!你放了我们,我保证我们都投奔宁王!”
严律的话刚说完,便被身边的禁军用刀架住了脖子。
这些禁军都是顾澜的人,他们的“头头”跟宁王是死对头,平时他们没少跟着顾澜跟宁王作对,若是他们落到这群反贼的手里,是必死无疑的。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严律连忙伸出双手作投降状。
南宫瑾连忙斥责禁军,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刀。
禁军迫于南宫瑾的“权威和压力”,放下了手中的刀。
接着,南宫瑾又训斥禁军,让他们从瞭望台下来。
无奈之下,禁军们下了瞭望台。
严律见南宫瑾支持自己,说话的底气大了许多。
他转头对楚彪道:“南宫大人都在支持我,一定可以说服他们的,你给我一点时间……”
楚彪看在了与严律昔日的情分上,给了严律一个时辰的时间。
在楚彪看来,无论严律说不说服这里面的人,无非是多死几个和少死几个人的问题。
他给了严律一个时辰,算是给了严律一个机会,更还了严律对自己的昔日“恩情”。
严律下了瞭望台,官员们大都对他“喜相迎”,禁军以及科兴园的兄弟则对他“怒目而视”!
谢彦挥了挥手,四大护法便把严律摁在了地上,严律刚要“呼救”,史飞迅速的用一只鞋子塞进了他的嘴里,然后让身后的兄弟绑了严律关进了一间房子里。
谢彦睥睨了他们一下,“在场的人都是深受皇恩的五品以上官员,今上还没死呢,你们就想背叛他?!”
谢彦的几句话让好些大官低下了头。
“还有谁想要投降反贼?”谢彦皱着眉,声音不高,却很有威仪。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有个大臣鼓足勇气站了出来,“皇恩浩荡不假,我们忠于的是大周,是张家的天下。今上是张家人,宁王也是张家人……”
他的话还没说完,谢彦一挥手,四大护法把他摁住绑了起来,赵辰在他嘴里又塞了一只鞋。
“还有谁?还有什么话要说?”谢彦冷笑着看着群臣。
禁军们长吁了一口气,心中感佩“谢尚书年岁虽小,却很有胆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