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 第 125 章

第 125 章(1/2)

目录

第125章

第125章

御史大夫吕良:“自古以来,从来都只有‘六部’,压根就没有什么‘科技部’,臣拼着脑袋斗胆让圣上和太子取消这个‘第七部’!”

太子哼了一声:“已经设立了,撤不了了!”

吕良见太子不理会他,便跪了下来:“请允许臣面见圣上,臣要跟圣上面陈此事。”

太子冷冷地道:“圣上的病需要静养,暂时不可打扰,你要面陈,等圣上病好了再陈。”

“设立科技部,是圣上口谕的,并非如外界传言的那般……此事已成定局,无需再议,退朝罢。”

跪在地上的吕良把头磕的砰砰响。

太子皱眉,“你这是想要干嘛?”

吕良磕完头后,擡起头,额头已经渗出了丝丝血迹。

他用不屈的眼神看着太子:“《文帝广训》中说,设立新的朝堂机构必须通过内阁的审批以及投票,内阁通过后方能上呈圣上预览批准,即便是圣上想要设立新的朝堂机构,内阁不通过,也是不可行的……所谓的‘科技部’,没有经过内阁的审批及投票,对不起,老臣第一个不认可!”

接着,谢彦看到了南宫瑾以及几个官员上前“附议”了。

设立科技部的时候,可谓是“火箭速度”。

谢彦熟知《文帝广训》,知道如此快的审批速度定然没有经过内阁的同意。

但谢彦为了让科兴园的兄弟们“合法”的制造火器,顾不了那么多了,拿了诏书和印章便去科兴园“上任”去了。

设立科技部绕过了内阁,的确是动了内阁的“蛋糕”。

谢彦注意到今日首辅古钰没来早朝。

朝堂上的官员,内阁的人占了近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内阁的天下了。

但只有几个人跟在南宫瑾后面“附议”,说明好多内阁的人都在观望。

谢彦听许志明说过,目前内阁中人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古钰为首的“老派”;一派是以南宫瑾为首的“新派”。

谢彦据此推测,那些观望的内阁成员可能大都是古钰的“老派”。

按照“道理”说,新派应该更能接受新事物。

但谢彦熟知“人性”——两派之争的结果,定然是站在对立面,对方想要干什么事情,作为对立方定然是“不同意”的。

没有道理可言。

谢彦远远地看着太子,虽不真切,但可以感受到太子压抑的愤怒。

太子用庄严的语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孤知道你们赤胆忠心,想要为大周谋福利!创立科技部便是为大周谋福利。”

“你们家家点的玻璃灯,照的玻璃镜以及用的电风扇,都是科技部造的!”

“设立科技部可以造福大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t孤不知道,你们为何要反对?!”

“此事若是经过内阁,以内阁的办事效率,哼,没个半年出不了结果!”

“可以明着跟你们讲,这个科技部是非设立不可的,无可更改!”

太子的一席话既霸道又有理有据。

跪在地上的吕良一时间语塞,但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也得按照规程来做,殿下担心的是‘内阁效率低’,那就让内阁即刻审议投票。”

太子冷笑道:“你没听到方才孤的最后一句话吗?无.可.更.改!退朝!”

太子说的非常霸气。

吕良大声道:“即便是桀纣也要询问大臣的建议,太子刚愎自用……”

吕良的话还没说完,太子哼了一声:“你在说孤连桀纣都不如?”

吕良沉默,表示了默认。

太子:“孤记得御史大夫为正三品,从明日起你不用上朝了,贬为正六品吧。”

一瞬间,吕良的脸变的死灰。他转眼看了一眼身边的南宫瑾。

南宫瑾知道他在向自己“求救”,便朝太子行了个礼,帮吕良说了一些好话,让太子“从轻发落”。

但太子很是坚持。

吕良见“从轻无望”,又说了些辱没太子的“过激话”。他说“这件事情不通过内阁,是用屁股决定了脑袋……”

这下彻底惹怒了太子。

太子念在他“年长”,赏了他二十大板,并且贬为了庶人!

满朝文武见识到了太子的“强势”,都沉默不语了。

吕良被内侍们拖到了勤政殿外,他经过谢彦身边的时候,瞪了谢彦一眼,一口吐沫吐到了谢彦脸上……

脏兮兮,黏糊糊的。

谢彦顿时感到一阵恶心,他从怀中拿出了南宫羽送给他的手帕,狼狈地擦拭着吐沫。

吕良见谢彦狼狈,痛快地“哈哈哈”大笑了几声。

“四十大板!给我重重的打!”太子的脸一下变的铁青。

门外传来了吕良痛苦的哀嚎。

他一边哀嚎,一边大叫着“昏聩!无能!天理不容……”

太子没有立即退朝,而是让朝臣们听着吕良的叫声逐渐的“虚弱”下去。

行刑完毕后,内侍进门跟太子汇报,吕良昏过去了……

太子:“用担架送他回去!”

内侍得令后,去办了。

太子扫视了朝臣一眼,此刻的朝堂安静异常。

好一会儿之后,太子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以此为鉴,孤不想再听到‘撤销科技部’的言论!散朝!”

太子伸出右手,蔺公公轻轻握住了他的手腕,“搀扶”着他走到了帷幔之后。

众朝臣弯腰恭送太子退朝。

接着便是朝臣们“散朝”。

散朝也是要按照礼部规制。

谢彦明明离勤政殿的大门最近,只几步便能走出门外,但因为在这朝堂之中,他的官职最小,所以他是最后一个出门的。

南宫瑾是从二品的官,他走在前面。当他走到谢彦身边的时候,停住后,瞪了谢彦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方才离开。

谢彦:“…………!”

好歹自己还顶着原身的皮囊,作为大舅的南宫瑾不替他说话保持沉默也就罢了,竟然还带头“损”他!

这让谢彦的心中很是不爽。

此刻,谢彦终于明白了,一家人真的会因为政见不同而反目成仇的事实。

散朝不像上朝那般的严整,出了勤政殿的大门之后,大臣们便用不着保持队形了。

他们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窃窃议论”。

谢彦用不着猜,便知道他们在议论方才发生的事情。

他走在最后,回望了一眼勤政殿,太子“消失”的方向。

他有好多的话,想要跟太子说。

他本想散朝后去私下去拜见太子……

没曾想发生了“吕良事件”。

而这件“惨案”的核心人物,便是他了。

如今满朝文武对他侧目,在风口浪尖下,私下去见太子,的确很是不妥。

他出了德政门后,便听到了几个朝臣的“大声议论”。

“以后我们几家合计了,设立一个部门,那就能方便我们升官了!不得不佩服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呢!”

“哼!你有这个本事吗?你去设立?会有人会鸟你才怪!”

“你没见到方才吕公只是往人家脸上吐了口吐沫,便被追加了二十大板吗?惹不起,惹不起啊!”

“少说话啦,别到时候人家去上面告你一状,你吃不了兜着走!”

…………

谢彦知道他们是故意拿话来“寒碜”他的。

他们根本不懂设立科技部的真正目的,谢彦也不能把“制造火器”宣之于口。

他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径直坐上了侯在德政门外的马车回了谢家宅院。

今日的朝堂之上,谢彦是真真实实的见到了太子的成长。

当年那个牵狗策马驰骋的少年,已然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能经事”的君王了!

在谢彦看来,今日朝堂上的两个主要事件,太子都处理的非常好。

其一是“周北旱灾”。

太子有理有据,从“民生”出发。

太子让顾澜去负责周北赈灾的事情,就是看上了顾澜杀伐果断的狠劲。

为了“不合口味”的吃食,军队都能哗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