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2)
第47章
柔嘉被胤禛劝住了,这种抓盗贼的事,交给当地官府处理,确实会更好。毕竟她和胤禛顶着的是方外之人的身份,也不与插手官府衙门的事。
可是她虽然没有亲赴曲县,却时刻关注着此事,每日清晨都要询问胤禛一遍:“贼人可抓住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胤禛都被问怕了。
盼星星盼月亮,七日后,曲县的信终于来了!
柔嘉比胤禛动作更快,她抢先一步拿过信,拆开一看,却顿感失望。
她抖了抖手里薄薄一页的信纸,冷笑一声:“什么叫粮食只追回一半,贼人全都逃匿了?”
难道一群大活人还能逃得没影儿,躲得过官府的追捕?
如此敷衍的结果,是把她和胤禛当傻子骗么!
胤禛看过信后也不由皱了皱眉头,只觉得大庆的官员真的不行了,如此重要的案件,竟敢糊弄出一个不清不楚的结果。
难不成,官府的人以为找回一半粮食,他们就不会再追究贼人的去向,反而还要去感谢他们?
当真是可笑至极。
胤禛垂着眼眸,掩盖了眼底的嘲讽和冷意。若不是他并非大庆国的官员,而且还有三月他们就要返回大清,他真想好好整顿一下大庆那些腐败无能的官员们!
杨管事安静的等候在一旁,听见柔嘉略带怒气的话,他心里很是无奈地叹了声气,这个结果其实比他预料中的要好很多。他之前就觉得慧通大师和许道长,有些过于信任官府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如今有几个当官的人,是一心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呢?
即便是寒门学子,他们寒窗苦读十数载,大多数也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柔嘉越想越生气,“二师兄,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外人在时,柔嘉都习惯称呼胤禛“二师兄”。
杨管事眼皮子一跳,他看着柔嘉欲言又止,想说几句“民不与官斗”的话劝一劝年少气盛的许道长,却又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立场发表看法。
胤禛放下手中的信纸,擡眼看向柔嘉,“师弟,此事就此作罢。”
他一锤定音,并不是商量的语气。
柔嘉瞪圆了眼,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你说什么?”
她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将胤禛的话听错了。
杨管事不着痕迹地舒了口气,幸好,慧通大师是理智的。与官府扯皮,普通百姓和世外高人都讨不了好,这事儿官府已经给出了结果,他们最好就是直接认下。
胤禛没有急着回答柔嘉的话,他瞥了眼杨管事,擡脚走到书案旁,提笔写了一封信,然后说道:“杨管事,你安排人速速将这封书信送到曲县。”
那里的人也该回来了,继续耗在曲县,只不过是浪费时间。
打发走杨管事,书房里只有柔嘉和胤禛二人。
柔嘉脸色有些沉,语气便不太高兴:“为什么就此作罢?你必须得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
被抢走的粮食虽然不算多,但是这件事处理的结果她十分不满意!
只要一想到她用系统积分兑换的粮食,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而是进了某些坏人的仓库,她就觉得好生窝火!
暗地里老鼠们既然敢把主意打到她身上来,就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才是最解气最痛快的。
胤禛的愤怒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他一直都是十分理智清醒的,遇到问题时,他善于迅速分析事物的利弊,并从中选择一条最优的解决方法。
“柔儿,我们还有三个月就要离开这里了,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我希望我们能安安稳稳的度过。如果继续追究此事,恐会平添许多波折。”
“官府将粮食追回一半,却放跑了贼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柔嘉翻了个白眼,“我不傻,我早就猜到这事不简单。不就是官匪勾结么,我又不怕。”
胤禛安抚道:“我知道你不怕,也知道你有手段能保护自己,但是没必要。”
“曲县的官府已经给出了态度,他们收了一半的粮食作为我们的运粮小队路过曲县的保护费。这样的事,以后应当不会再发生了。”
柔嘉却不赞同,“可是我们的运粮队伍不仅仅只有曲县有,要是其他县城、府城有样学样,那又该怎么办?”
“而且不出了这口气,我心里憋屈!”
胤禛沉默了片刻,反问道:“那柔儿想怎么出气?”
委屈谁都不能委屈自己人,胤禛态度转变的飞快,前一刻还劝着柔嘉不要再追究此事,这会儿竟认真思考起该如何惩治贼人了。
柔嘉听胤禛转变了口风,不由有些惊讶:胤禛决定的事轻易不会改变,怎么才几句话的功夫,他就改变了想法?
柔嘉眼睛微亮,握着拳头表示:“对付恶人,自然是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胤禛一心在琢磨该如何通过官府惩戒贼寇,听柔嘉居然打着的是“私了”的主意,他的思绪都乱了一瞬。
可转念一想,“私了”未尝不是一个足够解气的好途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