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做豆腐(2/2)
“她是来找我的!”刘桂花顿了顿,“帮忙做豆腐,给钱的。”
“找你那跟我说啥——”张福贵怀疑自己听错了,“啥玩意儿?给钱做豆腐?”
待刘桂花把林芩今天下午过来说的事儿描述了一遍,张福贵才明白事情原委。不过出乎刘桂花的意料之外,张福贵并未直接否定,而是沉默的扒拉几口饭后,开口问,“老婆子,你咋样的?你想去吗?”
刘桂花看了看张福贵,叹了口气,“实话实说,做个豆腐有啥难的,二十斤豆腐半天的工夫都不用,轻轻松松一个月就能挣十八块,你说我想去不?是,咋一看咱家日子过的不错,但是过两年阿文阿武两兄弟结婚,我们这做爷爷奶奶能不帮衬帮衬吗?再有,我也想多攒点钱留着养老。”
“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这不会影响到你吗?你毕竟是村书记,到时候村里人知道了怎么办?”
“知道就知道,那有啥!说到底不过就是帮忙,而且都改革开放了,怕啥。”
其实,刚刚听刘桂花说完,张福贵的第一反应是反对,但是忽的想到了之前杨镇长的一番话,再加上县里还特意规划了这么一条街,看得出来现在的政策真是在变了。
刘桂花一听张福贵这么说,恨不得立马就去找林芩。但是现在天都黑了,只能等到明天再说。
次日,刘桂花便找上门来,答应了林芩的合作。
当时,程悦就在一旁,听到刘桂花同意合作帮忙一起做豆腐后,毫不夸张的说,林芩觉得程悦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回来了几分,走路的步伐也轻快了,林芩甚至还看到她蹦跶了几下。
除了刘桂花之外,村里另外一户有石磨的人家,林芩也去了。说来也不是别人,就是老郑家,不过找的是郑家的儿媳罗芳。
说起来老郑家的情况也挺让人唏嘘的。
老郑是青石村的村医,村里谁家有个小毛病啥的都找老郑叔,按理说,老郑家日子过的不差。
但是偏偏老郑叔的老伴儿朱婶前些年生了个病,虽然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却干不了啥重活儿,时不时还要去城里检查买药啥的。
所以,老郑家的经济情况也不咋的。
林芩上门把做豆腐的事情一说,当天就同意了。
其实,本来林芩有想过借磨,还是自家磨,但是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
她们只有三个人,多一个磨,顶多节约一个小时,但是每天这么下去人还是太累了。找刘桂花和罗芳两人帮忙做豆腐,相当于十斤油豆腐才增加几毛钱的成本,真心不算贵,完全值得的。
毕竟就算是光借磨,还不是要给一些出借费,这么一想还是很划算的。
至于李翠云那边也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如果是最开始的两天,李翠云可能还会心疼,但是经过这十多天,她是真的累了。
而且林芩也把帐算给她听了,只要有足够多的豆腐,销量一上去,她们不亏反而赚的更多。李翠云一听这话,连最后一丝犹豫都没了。
而事实也是如此,自从有了刘桂花和罗芳的帮忙做豆腐之后,林芩三人瞬间轻松不少。光是两人帮忙做的豆腐至少满足了每天二十斤油豆腐的供应量。
她们只需要每天早上起早炸豆腐就成,就算临时需要增加供应,也不会太多,至少不用每天牺牲睡眠时间再熬到半夜。
而且,现在时间稍微空闲了一点,林芩还能多想想怎么增加销量。
比如,县中那边,她汇总学生的意见,针对学生想要节约排队时间和油豆腐太大的意见,专门做了更小个的油豆腐,并提前按袋子装好,一袋五分钱,其实成本没多大变化,小份约莫就是之前的两个油豆腐,但是销量却又增加了不少。
*
刘桂花和罗芳都不是碎嘴的人,虽说林芩并没有说要保密什么的,但是两人对帮林芩做豆腐这事儿也都默契的守口如瓶。
但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哪儿能守得住什么秘密。不出几天,村里就都知道刘桂花和罗芳在帮林芩做豆腐,一时之间,林芩又成为了各家的话题中心,纷纷讨论林芩这小生意到底能挣多少钱。
甚至有人遇到了林芩和李翠云都会直接开口问,不过林芩和李翠云也都含含糊糊的糊弄过去。
其实,不止村里其他人好奇,刘桂花也挺好奇的。
相较于旁人,她和罗芳知道肯定要详细一些。
至少她能确定林芩这小生意还真能赚不少钱。不说别的,光是她帮忙做豆腐一个月下来就能挣十多二十块,再加上老郑家,那不就是将近四十块!这都顶得上城里一个月的工资了,既然林芩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给她们,那说明她自个儿肯定挣得更多。
不过,刘桂花只是在家里和自家老头子私下嘀咕,虽然羡慕,但是却也不嫉妒。不管林芩能挣多少钱,那是人家的本事,反正换作她肯定是舍不下脸出去摆摊,就现在这样帮忙做点豆腐一个月轻轻松松十多二十块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