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情报头子开报馆有什么不对? > 第 62 章

第 62 章(1/2)

目录

第62章

大殿之上,文乐逸面无表情地垂眸看着殿中被雍鸿飞推出来进言的武官。

“……狄戎近日里屡犯我边关,想是知道了关内军队不齐将士不足,以至于行动愈发大胆狂妄。为今之计只有让京外驻扎的武昌军即刻拔营,另有派遣驻军大将与军队一起归守,才能有边关太平。”

被推出来的不过是兵部的一个小官,在文乐逸面无表情的注视下,一段话说的兢兢战战。几次用朝服袖口擦拭额角的冷汗,好不容易说完,最后一句话到了口边确是再也说不出口。

几度酝酿,心中打了几次腹稿,才在雍鸿飞的瞪视下,吞吞吐吐地说道:“臣,臣以为……此次大将人选……额,人选可由左金吾卫贺将军可担此重任。”

竟是连一同回边关的大将人选都选好了。

文乐逸耐心地听他说完,说话吞吐也没有丝毫不耐之色。等到他推荐完人选后,才意味深长地拉长了语调。

文乐逸:“哦?”

……哦是什么意思?

他没说可以,但也没说不可以。

这不上不下的态度,让殿内不少大臣都心中打鼓——陛下这是,要跟雍鸿飞针对大将人选干起来了?

谁都知道,今□□上这一出是雍鸿飞在跟新帝博弈。

是雍党和新帝一脉针对兵权的不见血的争夺。

被推出来的兵部小官不是重点,被推举出来的这个贺将军才是雍鸿飞的心腹。——为了瓦解新帝在武昌军中的威望,削减文乐逸手中可信任的兵权。作为临阵的大将,深入到这支被文乐逸掌控中的军队中去,从内部想办法去除文乐逸的可信力量。

那份暂且还没有被朝上众多人看到的小报,分析雍党为何会从这点下手,理由是一针见血的。

武昌军是文乐逸手中兵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兵部被雍鸿飞牢牢把握住,禁军十二卫也被渗透了一半的现在。只要武昌军在京中一日,文乐逸的皇位就坐的稳稳当当。

雍鸿飞自然不愿,也忌惮这支文乐逸的亲信部队。

之前武昌军的大将军守将一职,一直是文乐逸担任。作为当年为了躲避雍贵妃的迫害而下的一步棋,在多年之后化为他能登上皇位的有力支持。

而现在他登基为帝,武昌军的大将之位空悬,才给了雍鸿飞的可乘之机。

文乐逸扫了一眼在兵部首位,雍鸿飞状似恭敬的肃立站着。内心冷呵一声“老狐貍”。他忽视掉出列刚刚进言的小官,朝着殿内其余武官问道:

“可还有自愿担任守将的?”

殿内无人应声。

武官一列队安安静静,不管是站队了雍鸿飞的,还是不敢在这场争斗中当出头鸟的。皆是低眉顺眼,眼观鼻鼻观心,全当自己没本事当这个出使边关的大将军一职。

文乐逸不动声色地手侧抵着下巴,唇角弯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来。他居高临下地对着雍鸿飞问道:“朕满朝的武将只有贺将军一人可用吗?如果多线作战又如何是好?……雍仆射可有其他人选推荐?”

雍鸿飞双手行礼,高声回道:“回陛下,贺将军神勇无双又治军有方,在军中颇有威望,是北伐狄戎的不二人选。臣也推举贺将军为此次守军大将。”

殿内气氛随着这君臣的一问一答更加焦灼,雍鸿飞在文乐逸没发话时仍旧保持着回话行礼的姿势。但从他往下的一干武将,无一人敢再推举其余人选。

文乐逸冷眼一个个盯着看过去。

内心动摇地低头不敢擡头,站队雍党的目不斜视。

文乐逸眼神一下子冷了下去,朝服的袖口在空中划过一个弧度,落在龙椅的侧靠背上:“朕再问一次——果真再无人敢任武昌军统领一职吗?”

新帝的语调压的极低,语气低沉,风雨欲来,显然已经在暴怒的边缘了。

可朝堂之上,还是无一人敢站出来。

雍鸿飞站在武将最前面,对于文乐逸不死心的再问,在心里冷淡地失笑了一声。

果然是年纪轻,看不清楚朝堂上的形势。

雍鸿飞面无表情地跟刚刚开口的兵部官员对上一个视线,又缓缓移开。

他的人早开了口要举荐自己人,其他人哪敢在这时候站出来坏事。

他文乐逸就算是在武昌军多年又怎么样,等到武昌军回了边关,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高皇帝远。

这支军队之后听谁的命令,这种事可就再也说不准了。

雍鸿飞在内心盘算了一番之后针对边关的计划。怎么分而化之分解文乐逸留在军中的亲信,怎么安插自己人,怎么把武昌军变成为他马首是瞻。

他已经确认这一局已经是他赢了。形势比人强,纵使他文乐逸是新帝,还能让一个不情愿的将领顶了这武昌军统帅一职不成?

况且他的人已经准备好了一整套的话,用以应对文乐逸真的强硬指派将领的情况下。反对的声音一大,文官们心中也有疑虑,到时候新帝一意孤行是降低自己的威望。

在文乐逸根基不稳的现在,无论他如何想要破局,都是他雍鸿飞棋高一着。

**

文乐逸依旧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答。

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被雍鸿飞推出来的小官站在勤政殿中间,百官的注视之下,心惊胆战地不敢站回自己的位置上去。

……陛下怎么还没发话。

同意和不同意这个人选,总要发个话他们才好接啊。

其余武将大多都是这样想的,甚至还有人未雨绸缪的在心中打好腹稿,如果待会被陛下问道能否担任大将,应该如何委婉推拒才能不失陛下的面子,又保全自身。

文乐逸低垂着头,在高堂之上看不清楚他的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