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2/2)
他有散步思考的习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出发,走到哪里算哪里。
思绪在这个时候极其分散,被路上所有事物和行人所吸引,却也因此能带出更多意外的灵感。
和乔含教授已经沈越冬的会面结束后,他独自离开了学校,像遛狗一样遛遛自己的思想。
他是在某个红绿灯路口发现他们的。
他看到了她,正想兴奋地上前去打招呼,转眼又看到了跟在她身后的叶知。
薄洵犹豫了。
叶知怎么会在?他和她有什么联系吗?
于是薄洵隔着很远,一直跟着他们,他还是第一次做这种跟踪的活儿,有点笨拙,好几次差点撞上马路牙子上放着的圆形石头路障或者电线杆。
不过好歹他还是跟上了他们。
他仔细观察着那边的两人,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一点什么。
几天前(几天前来着?),叶知对他说了什么(说了什么来着?)。
薄洵有清理思想的习惯,他会扔掉那些被判定为无用无关的思虑,好让自己的精神思想能更加集中于重要的事。
现在,他在记忆垃圾桶里拼命翻前几天被他扔掉的回忆。
想不起来啊!
薄洵后悔了:早知道不清空脑内回收站了。
如果放在暂缓回收站内,他还能“还原被删除的文件”,格式化了就没办法了。
没办法,薄洵只好根据现在的场景转动脑筋飞快思考。
他注意到叶知的表情。
叶知似乎在纠结,他很痛苦的样子。
叶知迟疑着,却又无法割舍。
虽然没有记忆线索,但好在薄洵脑子还是好用。
当马路那头的两人停下来时,他正站在对面的天桥上。
薄洵看向马路对面,有些发怔地下结论:
【叶知大概正面对着一种无理的、怯懦的、不知道怎么说出口的心意。】
电话响了。
薄洵在天桥的扶栏边,看着马路对面的两人,接起电话。
记忆齿轮带动着思想大厦运转着。
小时候,他和叶知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年幼的他说,叶知,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以后如果喜欢上同一个人的话,怎么办呢?
年幼的叶知说,不会的。
年幼的薄洵托腮思考,怎么不会的呢?我们要考虑好。如果她喜欢你多一点,我会生气的。如果她喜欢我多一点,你会生气的。
年幼的叶知说,我会放手。
年幼的薄洵说,是吗?你真的愿意吗?我觉得你可能……
年幼的叶知说,那就打一架。
年幼的薄洵说,我怕痛,不要打架。
年幼的叶知说,那你说怎么办吧。
年幼的薄洵再次思考,思考了三天,跑去对叶知说,算了这不是我们的事,是她的选择。
过了三天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叶知一头雾水,啊?哦,好。
记忆齿轮归位。
夜色覆盖的街道和天桥上,薄洵心里泛起微微的酸楚。
为什么呢?
为什么他要找理由才能靠近她?
只是因为老师和学生这层身份,他就需要小心翼翼。
如果他能摆脱这层身份,如果他也能像叶知那样毫无顾忌地行动,不需要借口地靠近她。
“教授,你的朋友好像流落街头了。”电话里,她说。
“左转,你看到我了吗?”薄洵微微笑道。
那个幼年时思考的议题,重心从来不是“争夺”和“朋友反目”。
不是尴尬,不是愤怒,不是大打出手。
而是反省。
就像现在,她和叶知在同一个画框里的场面逼迫着他认清她在他心里的分量。
因为这种感情是唯一的,是排他的。
薄洵靠在天桥的栏杆上,笑着朝她挥手,手里握着手机:“我也流落街头了。”
他看到叶知顺着她的视线向这个方向看来,看到天桥上的他时,怔住了。
薄洵看着马路对面的两人,真诚地对电话那头道:“如果你不讨厌的话,我可以和你一起吃晚饭吗?我猜我的朋友也是这么说的。”
叶知,这就是你追求女性的手段吗?
——那就先借他抄一抄,他刚才脑子动得太多了,CPU有点过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