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第 41 章

第 41 章(2/2)

目录

没想到真能从秦琬这里探听出那人的身份,林获鹿当即起身道谢,秦琬连连摆手:“我这也是有求于人,如今永和县还缺一个户曹,不知林娘子可愿就任?”

这哪里用得着“求”?

分明是许多人打着灯笼都找不来的好事!

林获鹿当即答应下来,又问秦琬:“不知殿下欲命何人为永和县令?”

“此人名唤韩豹,表字子猛。”秦琬道,“是一位隐世大贤举荐给我的人才,颇有抚民之能。”

秦烨当初向秦琬说起韩豹被秦琬婉拒之后,便没有再提起他,秦琬却始终记在心里,在拿到自置僚属的权力后本着试试看的原则,将韩豹放到郑鸿身边做了个大夫。

诸王麾下的大夫并无具体职掌,能发挥什么作用,全看上司的性格,韩豹走马上任后仔细揣摩着秦琬的脾气,上了一份关于招抚野人的建议,试行之后效果斐然,这才有了今天的提拔。

永和县的事务被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建元帝也终于收到了经由晋王之手传递到大兴的奏折。

结合各处的消息拼凑出永和县事情始末,建元帝在朝会上下发了亲征张定的诏书。

朝中重臣早知此事,因此诏书方一下达便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作为皇帝的驻跸之所,高阳郡的大小官吏也忙碌起来,梁华的住处则迎来了意外的访客。

“先生不是外出游历了吗?”梁华看向秦烨身后,“殿下派给您的护卫呢?”

“留在东边了。”

秦烨态度自然地走在梁华前边进了书房,托秦琬的福,高阳县有不少人知道秦烨是她请来的高士,见梁华对他颇为恭敬,并不觉得异常。

“我来是有事问你。”

梁华闻言自匣中取出一沓写满字的纸张递给秦烨:“我本以为先生东去,短期内不会回来,便想等您安定下来之后再将信给您送去。”

秦烨逐页看着梁华记录下的琐事,眉头逐渐皱起,梁华打量着他的神色,忍不住问他:“先前我便一直想问,先生在高阳,可是陛下安排的?”

虽然政治上玩金蝉脱壳这一套闻所未闻,可万一陛下就是和兄长达成了共识呢?

“陛下不知道,是高阳郡主一手安排的。”

秦烨的答案出人意料,他对秦琬生疏的称呼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梁华正要再问,却见秦烨将笔洗中的水倒进盆栽,用笔洗接着纸灰,取出火折子将那一沓纸付之一炬。

“你在高阳,无事不要与高阳郡主对着干,她要是干了什么出格的事,你别忘了替她遮掩一二,这次永和县的事,你应对的便不错。”

梁华道:“我只是想着,先生命我看顾殿下,想必别有深意,若殿下因此事受罚,岂非耽搁了先生的大事。”

“她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本该亲自报偿,而不是将你推到她身边,此事是我……”

“殿下这是什么话!”

梁华打断了秦烨略带歉意的话,一时口不择言,脱口便是旧日的称呼:“若非您多番回护,我岂能保全家人?您的恩人与我的恩人有什么分别!”

“是我之过,不该与你见外。”秦烨笑着安抚梁华,“我也有私心,陛下虽不至于因为我牵连你们,但他麾下不缺猛将,若有战事,自然先用自己人。高阳郡主却不同,她品性不错,手下又无大将,你跟着她,必不会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来日你若重回朝堂,莫忘了提携昔日同袍。”

梁华被秦烨推心置腹的话感动的虎目含泪,握着秦烨的手说不话来,秦烨拍着他的背,目光却逐渐放空。

“幸而生在我秦氏,若是在别处……”

低不可闻的喟叹散入风中,秦烨来去匆匆,交代完梁华便牵马离去,秦琬立在车辕上看向远处高出人群不少的背影,下意识眯起眼睛想要看清楚些,梁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大步上前挤开侍女,伸出手等着秦琬下车。

秦琬收回目光居高临下地看向他,眼底的戏谑几乎要溢出来。

梁华硬着头皮道:“外边日头大,还请殿下入府详谈。”

秦琬按住梁华的手腕跳下车,边走边问:“梁卿可曾收到军中消息?陛下的前锋到何处了?军粮何出?就食高阳还是由大兴运粮?”

“前锋俱为轻骑,粮草不多。”梁华先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等进了正堂避开外人,才回答第一个问题,“昨日收到消息,皇甫都督已到了渡口。”

粮草不多就意味着要由驻扎地提供粮草,建元帝此番亲征,前锋为五千骑兵,五千人的粮食秦琬不是拿不出来,但精锐骑兵往往不只一匹马,至少需要一匹战马和一匹日常代步的马,财力允许还会再配一匹马专门背甲胄兵器粮草等行李。

马可比人金贵多了,寻常驽马还可以用草料对付,战马却不行,吃生草容易拉肚子影响战斗力,平日吃的都是豆子、谷类,粗粗一算,马需要的粮食可比人多多了。

秦琬问梁华:“晋王没有告诉梁卿粮草从何出吗?”

晋王被秦琬跑到霍关道德绑架他的事气得够呛,这次再安排军事,秦琬直接被他撇到一边,信函都是直接传给梁华和姚绍,秦琬忧心粮草,去姚绍那里没打听出来,这才找上了梁华。

粮草这事本也瞒不过秦琬,梁华便道:“晋王殿下说,高阳百废待兴,此番前锋所需的粮草由他承担。”

秦琬讶然道:“叔父是这么说的?”见梁华点头,她沉吟一瞬,“也不好半分不出,高阳不养马,没有草料和豆类,梁卿告诉叔父,马匹牲畜的嚼用便多劳叔父费心。”

梁华无语,他从前在秦琬和秦烨叔侄之间传信,现在秦烨走了,他又夹在秦琬与晋王之间,就不能换个人祸害吗?

晋王收到高阳的来信,一眼便看出是秦琬的手笔,他嘴里念叨着秦琬逞强,却还是口嫌体正直的找到了渡河后正在整军的前锋都督皇甫济,同他说清了粮草的事,半是抱怨半是炫耀地说:“高阳郡主年幼不经事,略有些成果便想着为长辈分忧,皇甫都督到了高阳,务必多照顾她些。”

皇甫济笑着拱手:“殿下放心,济此去必定约束部下,绝不扰民。”

晋王这才满意离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