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之人(1/2)
镜中之人
漫天黄沙,万丈烽烟,
空气中遍布都是刺鼻的腥臭味。
两军交战已有三月,身心俱疲,身侧的女子一身银甲红披立于城楼之上,眉头自始未曾舒展开来。
秀丽的容颜上尽是疲态,红唇抿成一条直线,目光眺望着远方。
与她并肩而立的是位身穿着华服的男子,两人似乎刚刚经历过激烈的争吵,男子面上愠色十足,发冠微微倾斜。
两人仿若气还未消,胸前上下起伏,赌气似的将脸别过一旁。
颜乔回头看了他一眼,侧脸上一道暗红色的伤疤赫然醒目。
他身上的衣服已经三日未曾换下,衣摆下不知被划破了多少道口子,四处落得朱红色血迹。
十日前,羌族冒然进攻,颜乔差点不敌,赵观澜为了救自己,脸上被划破了道口子,伤口已经结痂,即便是日后好了,也再也回不到原来俊美无瑕的面容了。
颜乔不自觉地放低了声音道:“今晚是最后的机会,再不动手就要来不及了。”
赵观澜蓦然回头:“所以,我不能由着你胡来。”
她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想着要去偷袭,不由得加重了力道:“你偷袭一次两次成功,他们早就加强了防备,你要再去偷袭,就不会有命回来。”
他言语激烈,使得他猛烈地咳嗽起来,颜乔忙上前轻抚着他的脊背。
“咳咳咳。”赵观澜微微弯着腰,凸起的脊梁骨落在她的手掌心。
他又瘦了。
赵观澜自从四方城回来之后,身子骨一天比一天消瘦:“外面风沙大,你回去吧。”
“再不来看看,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颜乔的手一顿,又立刻恢复了正常,难得没有回嘴。
她又何尝不知道,赵观澜这是担心她。
圣帝年迈,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连下三次诏书召他回都城,都被他搁置在一旁,颜乔明白他这是心里对陛下有怨,九公主的死,对他的影响太过于大。
颜乔扶着他在一旁坐下,风沙大得将地图已然吹乱,颜乔不由道:“你还是回去吧,这里有我守着够了,陛下恐是有意将那个位置传给你。”
赵观澜从鼻子里冷哼一声:“谁稀罕那个位置,让太子和秦王自己做吧。”
若是可以,他宁愿用那个位置换小九的命。
从前颜乔不明白萧承景说的,赵观澜不会要那个位置,如今她才明白,他是真的不要,他要的只是同自己一样,想要亲人好好地活下去而已。
“可你不回去,十七皇子怎么办?”颜乔试图用他最担忧的,来劝说他。
果然,赵观澜回头看了她一眼:“你呢,不想回去看看吗?”
问题到了自己的身上,颜乔却是只有回避:“有什么好看的,知晓他们都活着便足够了。”
“你看,答案你都是明白。”
颜乔微微叹了口气,他们二人太过相似了。
赵观澜整理了衣衫问着道:“说吧,你这次准备怎么做?”
颜乔立于桌案前,这段时日的共处,也让他们形成了默契,即使再不认同对方的做法,仍然会听取对方的想法。
颜乔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沉声道:“你可知羌族在岐山走错路被楚将军围剿的事情?”
赵观澜点头,这事他有所耳闻。
“他们之所以舍弃天门关而从岐山进攻,全是因为我。”
赵观澜挑眉。
“他们之前围攻青州时,我从岐山绕路时,偶然得到一份他们画了半份的地图,而后在它上添了几笔,我将此事告知过楚将军,他便派人守在了岐山附近,待得他们陷入其中,便将其绞杀。”
赵观澜不明白她提及此事的意图。
“羌族此番围攻,损失十二名大将,可谓是代价极为严重,如今他们攻打天门关,便是背水一战。”
“羌族天灾不断,祸事连连,可最近二十日,却是什么动静都没有,你说这正常吗?”
这也是赵观澜放不下的地方,前段时间两军对垒,明明他们快要支撑不住,羌族却突然退兵休整。
荆南内部也是天灾人祸,国库空虚,这仅存的一切,还是靠着萧承景的给予。
他明白,他们快要撑不下去了。
按照他们现在仅存的兵力和粮食,撑不到羌族下次的大肆攻击了。
颜乔手指在天门关和四方城之间移动:“从四方城到天门关大军最快只要三天的时间,按照以前他们押送粮草的时间来算,这次提前五日,一次粮草供给可供全军十五日,所以他们现在的粮草储备共有二十日,你猜他们想要做什么?”
地图上标示着颜乔觉得有疑义的地方,赵观澜顺着一路看下去:“从天门关过去是朔州、江陵、建阳和郢都城。”
一瞬间,赵观澜明白了她的意思:“他们这是疯了?”
二十日,足够他们攻打到都城。
“天门关易守难攻,咱们与他们周旋了这么久,他们也是耗不起,上一次明明有机会可以拿下却突然收手,便是证明他们想要的绝对不止天门关。”
颜乔的声音缓缓敲击在赵观澜的心头上,这些是他没有想到的。
“我、不能让他们去江陵。”颜乔收回手,目光坚定地看着赵观澜。
天门关若是守不住,都城也便是保不住了。
坚守这里,也只是为了守护自己最后的底线:“所以,今晚是最后的机会。”
羌族这次若是拿不下天门关,兵力也会大幅下降。
“你想要做什么?”
颜乔擡起头,朝着他明媚一笑:“刺杀雅科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