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2)
第75章
她的话说完,屋内的人都非常震惊。
一是惊讶于平宁郡王的胆大,究竟是谁给他的胆子,居然想要在圣驾返京途中将其余三位王孙一网打尽,好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孙?
二也是惊讶于他的胆大,之前的计划明明失败了,从寿陵返程时太孙身边从未缺过人,但回京之后他又想出了一个同样的计划,而且这个计划还真让他做成了。
如果不是周遇之怀疑天佑帝最近会得重病,特地安排了人留意宫内宫外,好在事发之后抢先一步,恐怕还不能及时发现是他带走了太孙。
而今天若再迟一些找到太孙,那他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自己的精心谋划就这么被平日里看不起的人说了出来,平宁郡王目眦欲裂,跳了起来就要朝她打去,同时怒吼道:“毒妇,你这个毒妇!你你你,你血口喷人,你……”不过没等他走到平宁郡王妃面前,侍卫们就将他按住了。
平宁郡王妃直起身,呸道:“是你欺君罔上!”人证物证她都拿到了,眼前这人和他那侧妃就是不死也得去掉半条命!
事实也是如此,平宁郡王府的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进诏狱就什么都说了,没有敢隐瞒的。
所以没两天,平宁郡王就被褫夺爵位,一家人发配皇陵,去和废太子作伴。而那些和此事有关的官员、侍卫、仆从等人也贬的贬、杀的杀、充军的充军……近半年来极为热闹的平宁郡王府十不存一。
至于忠心不二,在陛自己的嫁妆回到娘家。有此功劳在,她下半辈子不会受什么委屈了。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因为太孙病倒了。
太孙赵烨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宫的,但没想到不但见不到父母,还被破门而入的锦衣卫吓了一跳。其后更是得知自己认为的好人平宁郡王对他怀有杀心,这次将他偷出去是为了给他儿子赵朗让位,刺激之下一病不起。
平宁郡王一家被下狱的那天,他躺在床上烧得满脸通红,开始胡言乱语,“爹,爹,爹……娘……娘……”但喊来喊去,一晚上都没有喊一声“父皇”,也没有喊一声“皇祖父”,就好像半年过去,这两个人还是没有被他记在心里一样。
天佑帝拂袖而去。
而太孙想要见亲生父母的请求,自然也不被允许。不但其生父赵凉,就是之前能见到的晋王也不准探望,颇有些任其自生自灭的意思。
……
又一日,周遇之来到了东宫,面含担忧地询问太医:“太孙今日如何?”
太医支支吾吾,“……太孙殿下还发着热,比昨日倒是好一些了。”
于是周遇之走近床边,看到年幼的太孙殿下安静地躺在被褥间,并且嘴唇发白、眉头紧皱,就是脸颊上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也少了好些。据旁边侍候的宫人说,太孙半夜醒来过一次,但还是恹恹地喊着要爹娘,喂进嘴里的药也吐了,直到清晨才又睡去。
周遇之觉得是时候了。
是时候和晋王府那边联系了。
此前不管是在选择太孙前,还是太孙人选确定了以后,他都摆出一副忠君模样,对这几家王府避而远之,免得陛下以为他有二心,也让他来一个暴毙。而效果也很明显,哪怕中途去了一趟幽州,也并未影响陛下对自己的信任。
可今时不同往日,陛下可能没有多少时日了。这不单是另一个时空的“陛下”病倒后预示的,也有他这段时间留守宫中,暗暗打听到的。
——陛下的精力,的确不如往常。
在这个时候,暗中示好太孙一家,做两手准备就很有必要了。
于是周遇之吩咐宫人好生照料,时隔三天第一次出宫。
而宫外,因为不能探望太孙以至于心急如焚的晋王早就派人留意着周府的动静,一看到那辆从宫内擡出的轿子就命世子赵涉带着重礼前来拜会。
晋王世子赵涉在周遇之面前没有摆架子,寒暄了两句后直接问道:“敢问督主,太孙殿下现在如何了?”
早就等着这句话的周遇之摆出一副为难的模样,欲言又止了一番后长长地叹了口气,“……世子这话,让咱家不知如何回答啊。”
赵涉大惊失色,“难道太孙他——”
“世子慎言!”
发觉话说得太重反而让对方误会了,周遇之连忙打断,缓了缓后道:“太孙殿下只是有些发热,并无大碍。而且陛下忧心太孙安危,已命太医日夜守候,珍贵的药材也紧着东宫。世子放心,太孙殿下不会有事的。”
听到这话后赵涉心中一松,诚恳道谢:“多谢督主。”他还以为太孙病重,短短几日就不行了呢,还好还好,还来得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