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厂公爹让我登基 > 第 68 章

第 68 章(1/2)

目录

第68章

跟爹说完这几天的事情后,周冬冬觉得有点点口渴,于是咕噜咕噜喝掉了半杯茶。

不过喝完后他又想起应该要像爹那样优雅地慢慢喝,那样帅气又好看,于是剩下的半杯慢慢喝。爹吃一口菜他喝一口茶,两口就喝完了。

一杯茶喝完,周冬冬道:“爹,我爹早上给我打光幕了。”

这里的爹指的就是另一个时空的亲爹了。

听到儿子跟亲爹联系,周遇之的脸上没有不满,或者嫉妒,不悦之类的表情,毕竟人家的儿子可是养在他这里,也喊他“爹”的。

在这一点上,他觉得自己比陛下强多了。像陛下那样完全禁止年幼的太孙与亲生父母见面,没准会适得其反。毕竟孝敦太子只有一个,成王也只有一个,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晋王一系可没有成王懂进退。

而且陛下年事已高。

不过这样的想法只在周遇之的脑海里停留了一瞬,就被他抛之脑后。

他略感好奇地问道:“你爹说了什么?”

“我爹问你去哪儿了。”

手上的杯子里没有了茶水的周冬冬看了眼干爹,然后目光就被桌面上已经没了一半,口感脆脆的、香香的鸡肉吸引了,答道:“然后我说爹你回来的那天就去上班,后来一直没有回来,应该是有很重要的事。”

“哇,谢谢爹!”

周冬冬张嘴吞下周遇之夹过来的,一小块已经被剃去骨头的香酥鸡肉,一遍嚼一遍略带含糊地道:“我爹说你这样的叫做‘加班’。”

“他还问你加班有没有加班费。哦,加班费就是月钱,爹你有没有双倍月钱啊?我爹说加班要三倍月钱才可以,不给钱的不是好老板!”

周遇之摇头,“爹没有领过三倍月钱。”

朝廷从来没有“双倍俸禄”、“三倍俸禄”这样的事,即便是万寿、立皇后、立太子、太孙这些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也不会给朝臣们多发俸禄。

先帝时期或许有过,但如今的朝廷根本没钱。

当然了,作为御前红人,后来又成为了东厂督主,周遇之是不缺钱的。比如昨日晋王世子赵涉为了不让赵凉的话传到御前,就送了五百两。以前在宫中的时候,一年到头这样的银票他能收几千两,是俸禄的几十倍。

周冬冬并不懂这些,他还以为爹真的没钱呢。

于是他拍着小胸膛道:“爹你别伤心,我最近在做封地建设的第二阶段计划,其中就有官员的俸禄、奖金的规划等。我把爹的名字放进去,这样爹你将能领到双重月俸了!”

“做得好的话,年底还有奖金哦。”

“是不是很棒?!”

周遇之有些意外,“能领双份俸禄爹很高兴,但你怎么又开始做计划了?之前的计划不是才进行到第三阶段吗?“

虽然没有时常关注,但他对儿子的封地可是门儿清,顺口便道:“第一修路、第二让人吃饱饭、第三是想办法让他们挣到钱。”

第一修路早在开春前便做完了,而有了红薯及油菜,吃饱饭也不成问题。所以下一步应该是让封地上的百姓们能挣到钱,改善家境。

说实话他还真有些好奇,如果按照冬冬的那份计划书,会将封地建成怎么一个模样。

听到周遇之的疑问后,周冬冬点头,“是呀,现在第二阶段差不多完成了,二、三阶段可以并行。葵花老师说我得到了一块大封地,那么是时候做一个长期性的计划了,这个长期性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

“各种各样的人才!”

周冬冬郑重强调,“这些人不一定个个都听我的话,也不一定每个都会为封地着想,甚至里面还会有好人和坏人,但他们都是人才。”

“是封地需要的人才!”

“人才里面会有喜欢做官的、有喜欢种地的、也有喜欢做学问的、或者经商、冒险、打仗的等等等等。”

周冬冬挥舞着双手画了一个大圈,兴致高昂地道:“我要建一个书院,让封地里的人都去读书,学知识。只有人才越来越多,将来我的封地变得更大的时候,才不会无人可用。”

“葵花老师说我的计划书合格的话,她还会奖励教材哦,这样只要三到五年,我就不需要再向爹借人了。”

三到五年便能培养出大批人才?

周遇之越发笃定那位神秘的‘葵花老师’目的就是将冬冬培养成明君了,不然冬冬怎么会需要这么多人?

三到五年便能培养出大批人才?

周遇之越发笃定那位神秘的‘葵花老师’目的就是将冬冬培养成明君了,不然冬冬怎么会需要这么多人?

看来他也需要给儿子准备些人手了,就如同冬冬所言,这些人手不一定每个都忠心于他,但得是人才。

是以没过两天,当天佑帝被哭闹着要爹娘的太孙赵烨以及那些上折子给三位御史求情的朝臣们弄得心烦意乱,犹豫着不知要如何处置那三位御史的时候,周遇之便建议将他们贬到幽州。

对此他的理由是:“陛下,臣发现张大人等自考中进士之后,便辗转于翰林院、大理寺、都察院等地为官,并未离开过京城。”

“想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懂民间疾苦,也不愿为百姓们张目。为名声、为政绩顾,他们才会将目光放在陛下的家事上。”

抹黑了张浩正等人的意图,见天佑帝的表情略有松动后,周遇之又语气诚恳地说道:“臣以为,太孙虽然年幼,但年幼洽是太孙的长处。因为只要陛下您为太孙择选良师,假以时日他定能如孝敦太子一般,成为一个好储君的。”

天佑帝的脸上浮现喜色,点头道:“不错,朕便是这般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