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1/2)
第60章
此次跟随前来的宗室、朝臣们鱼贯而入。
有和往常一样,看不出明显表情的首辅刘廉;眉头紧锁,正思考着什么的阁老陈祥;平静淡然的礼部尚书张维运、工部尚书汪东良;暗暗恼怒的户部尚书秦子贺;严肃的翰林院大学士唐叔仲,一脸看戏表情的鸿胪寺卿蔡庆……
此外成王、晋王、安南郡王、平宁郡王、平西郡王等宗室也来了,成王的身后还跟着有些茫然的临川郡王赵喜乐。
宗室们进来后便嚷嚷开,七嘴八舌地道。
“陛下,陛下您怎么样了?!”
“陛下——”
“皇兄,太医怎么说?”
“陛下……”
“好了,朕没事,都安静些。”天佑帝摆手,目光越过了诸位宗室关切的脸,看向后方的朝臣,“朕听说找到东西了?拿来给朕看看。”
于是一竹篓还带着泥土的红薯就擡了上来。
尚元洲拱手,难得地说了一长串话:“禀陛下,微臣翻遍了整座山,发现此物长在孝睿太子墓室上方的土里,颇为怪异。”
顿了顿,他又补充,“去年未曾见过。”
周遇之在一旁补充,“陛下,尚大人去年这个时候曾来过寿陵查看进度。臣亦命寿陵管事前来回话,他说这藤蔓以前未曾见过。”
“应是,应是今年新长的。”
这话一出,屋内又沉默了,不管是宗室还是朝臣都面面相觑。
因为“去年没有,今年新长”这件事实在是太怪异了。同时也让部分觉得刚才“孝睿太子显灵”一事是假的宗室及朝臣们在心里嘀咕起来,有的还下意识地看向周遇之。
周遇之在各色目光中不为所动,继续道:“臣已命人验毒,发现此物无毒。但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何以能救天下百姓却无人知晓,请陛下决断。”
天佑帝也为难,对在场的人道:“诸位爱卿,你们都来看看。”
于是所有人都围着那筐红薯转。
有揪叶子查看的,也有拎起一串仔细检查的,还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议觉得这莫不是新粮种的,更有扯下一根红薯用袖子擦了擦就想要咬一口的。
不过他的行为被阻止了。
“张大人且慢!”
“张大人不能吃啊!万一……”
此时的礼部尚书张维运手里拿着一个擦干净泥土,约莫有成人三指宽的红薯,听到同僚们劝阻的话后,他笑了笑,“诸位大人莫急。”
“刚刚周督主已经说了,此物无毒。”
他阔达地道:“老夫今年六十九,正准备回京之后上折致仕。我这一把年纪的人了,什么没见过?但还真没见过这种疑似粮种的东西。既然此物无毒,那为何不能尝上一口呢,不然我们商议来商议去,到了天黑也不会有结果。”
话虽这么说,但还真没人敢让朝廷二品高官做这第一个尝试的。
所以在周遇之的示意下,一个小太监站了出来,“诸位大人,还是让奴婢来试一试吧,奴婢小时候跟家人逃荒,也吃过不少东西。”
于是那根红薯就被转移到了小太监的手中,当他咬下第一口的时候,所有人包括天佑帝的目光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如何,可是难吃?”
户部尚书秦子贺不耐地追问。
此时的他既希望这真的是一种新的粮种,但又希望眼前的这个小太监下一刻就倒地不起,吐血而亡。前者是因为户部管天下土地、赋税、钱粮、人口等等,如果真的是新粮种的话,那对户部而言可是一件好事。
后者则是因为他觉得周遇之三番两次跟自己过不去,令人厌烦。如果这真的是一种新粮种的话,那么姓周的肯定会获得大好处。
他可不希望姓周的青云直上。
但让他失望了,小太监咽下了口中的红薯,然后欣喜地道:“这,这是甜的,就跟奴婢小时候吃过的果子一样,不对,它比那些青涩的果子还要甜!”
是甜的,难道它其实是一种果子?
众臣在心里琢磨着。
而周遇之当然不会让事情的发展走向这个方向,于是没过多久,在吃过红薯的小太监面色如常没有丝毫生病迹象的情况下,便有人提来了满满一篮子洗净煮熟的红薯,并给屋内的每人除了天佑帝外都发了一个。
有的人拿到后不敢吃,悄悄地塞进袖子里。而有的人比如礼部尚书张维运、鸿胪寺卿蔡庆则毫无顾忌地咬了一口,并赞道:“不错,还真是甜的。”
“这东西真能果腹,应是新粮种无疑了。”
“好吃!”
“不知亩产几何?”
看到这样的场景,天佑帝伸手了,“给朕也尝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