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2/2)
想请人帮忙的闻人二将父子二人请入了自己事先定下的厢房,然后挥手让屋内弹琴的两个貌美女子退下,并让人给周冬冬上了一碟点心。
周冬冬不太想吃点心,他其实想吃尚寅说过很好吃的春卷。
不过他也知道,爹和这位穿绿衣裳的闻人叔叔有话要说,于是便拿了一块小口小口地吃着,同时竖起耳朵听他们说话。
——爹没说不让听,那冬冬就是可以听!
果然,闻人二也没说什么奇怪的事,而是道:“我年底的时候才从海外回来,一回来便听说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太子被废。”
“其二是孝敦殿下原来是被人害死的。”
“不知后面的这一件可是为真?”见周遇之点头后,他嗤笑一声,“当年我便觉得他的性子太过和善,不忍心拒绝旁人,果然就被人算计到头上了吧。”
“真是可笑,可笑之极。”
讽刺完后,他正色道:“我还听说过几个月,陛下想把那四位王孙都带去寿陵,回来后才会真正确定太孙的人选,不知周督主可否让我同行?”
周遇之平淡反问,“你去寿陵做什么?”
“好歹是君臣一场啊,我去给孝敦殿下上炷香。”闻人二摊手,不知真假地说道:“而且又是三十大祭又是立太孙,肯定很热闹吧,这种热闹的事怎么能少得了我呢?”
周遇之想了想,然后同意了。
闻人二无官无爵,而且闻人太傅也已去世多年,凭他自己是去不了寿陵的。但对周遇之而言,这不过是在御前提一句的事。
“谢了!”
得到准信后闻人二举了举杯,潇洒地一饮而尽。
……
等回到了父子二人的专属厢房,周冬冬坐在椅子上晃着腿,然后好奇问道:“爹,闻人叔叔是不是你的好朋友啊?”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刚才感受到爹和那个闻人叔叔之间好有默契哦。唔,反正爹和闻人叔叔说话的时候,跟其他人不一样,比较像跟尚叔叔说话的时候。但爹之前又说过自己和尚叔叔是同僚关系,不是朋友。
但闻人叔叔没有差事,不是同僚,那应该就是好朋友了吧?
……好朋友?!
正在喝茶的周遇之险些呛到自己,他怎么可能和闻人二是“好朋友”?
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太傅爱子,那些无法无天的宗室们都要避让几分的人。一个是身份低微,随时都有可能性命不保的小太监。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是“朋友”?
滑天下之大稽!
周遇之想说自己没有朋友,但看着儿子好奇的黑黝黝眼睛,然后又转念想到尚元洲的儿子尚寅,以及左都御史张浩正的儿子张大郎在冬冬的口中,都是他的好朋友。而且除了这两个自己认识的人外,还有什么大夫爷爷、木匠爷爷、铁匠叔叔……
若说自己没有朋友,儿子必会失望的吧。
于是周遇之回答:“不错,那的确是爹的朋友。”一个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以后都不会有交集的“朋友”,因为欠他的刚才已经还清了。
但听到这个答案后,周冬冬却欢呼起来,“哇,他果然是爹的好朋友,冬冬猜得真对!爹,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啊?”
……怎么认识的?
“唔,爹跟他是在以前当差的时候认识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没想到他又回到了京城。”周遇之含糊地说道。
以前当差的时候,指的当然是在宫里的时候。
确切来说,是他在司礼监的那段日子。
皇宫对于太监而言,不是什么好地方。宫女到了岁数可以出宫,就比如阿青,亦或者一夜过去便成为了贵人,但太监就不一样了。太监只有病了,亦或者年岁已高,快要死了的时候才会被赶出宫。
在这样的环境下,底层的太监处境便不太好。
周遇之刚到司礼监的时候便是如此,露脸的差事是轮不到他的,吩咐给他的都是一些边边角角,到处跑腿的活计。
比如给大太监们领膳。
和闻人二便是那个时候熟悉起来的,当然认识的时候要更早一些,两人认识的时候一个是成王长子的伴读,一个是伺候周王幼子的普通小太监。周遇之还是在那次被赵熙命人打得半死的时候,才知道闻人二“认识”自己,还被他喊来的孝敦太子救下性命。
至于熟悉起来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去御膳房提膳时,被他拉住望风;路过御花园时,被他恐吓不准将他摘花的事泄露出去,以及发现他作弄人等等……
诸如此类的。
周遇之觉得,他们并不算是朋友,自己也没有朋友。
但周冬冬并不懂得这些,他只知道闻人叔叔是爹亲口承认的好朋友。
那是尚寅的爹、经常来找爹汇报工作并且喜欢穿男装的漂亮姐姐、以及说话很好听很喜欢夸人的闳司掌印,以及其他好多好多人都不是爹的朋友,而是同僚或者属下。
但闻人叔叔是,而且还是“好朋友”!
所以某一日他和尚寅在赵江等人的护送下,去城外的那片水泥空地里玩耍的时候,正好看到闻人二带着两个漂亮姐姐在那里走来走去,初春的季节里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扇啊扇,于是周冬冬便拉着尚寅过去问好。
“闻人叔叔!”
闻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