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2/2)
他们合作了!
收到消息后,刘党众人气愤不已。
户部尚书秦子贺更是怒道:“真是岂有此理,那王长茂一边拖延,一边则投靠了周遇之,然后他们两个联起手来戏耍我们我等!”
“岳父,要不要给那王长茂一个教训?!”
他问的是要不要在给幽州的那批银子及粮草里面做手脚,比如以次充好、比如拖延。当然如果能够借着这件事让他低头,从此听从吩咐的话那就更好了。
但刘廉却摇头,“不可,给幽州足够的军饷和粮草,那是陛下的意思。”
“吾等不可违逆陛下。”
刘廉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坐稳二十年的首辅之位,除了年轻时候立下的功劳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不与天佑帝对着干。
天佑帝想要修寿陵,那就修,钱不够那就想方设法从各处扣。陛下想要亲儿子继位,那就压着孝敦太子的册封日子,让他从三岁等到了十六岁,直到后宫很长一段时间里再无皇子或者公主降生,天佑帝彻底死心。
所以现在天佑帝想给幽州粮草,那就给。
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刘廉环视一圈,扫过任工部侍郎的儿子刘运良、任户部尚书的女婿秦子贺、任吏部尚书的门生愚鸿、任大理寺卿的同乡后辈邝项光。
这些都是他的肱骨。
所以刘廉缓缓地解释,“你们都要记住,切不可违逆陛下。周遇之是上任东厂督主暴毙后,由陛下亲自指派继任的,他听命的一直都是陛下。”
“他敢勾结朝臣,自有他的下场。”
“而陛下登基已三十多年,虽然如今不理朝政,但朝堂一直都在他的掌握之下。他不喜欢别人违逆他的意思,也不喜欢东厂压过朝臣,更不喜欢朝臣压过东厂。不然这三十多年里,锦衣卫怎么会从五六万人涨到十余万人?”
用文臣治理天下,用武将守卫边疆,再用东厂监察二者。
这个道理刘廉早就看透了。
“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他严肃地道:“我等还是将心思放在大事上,正好诸王因为贺寿的关系都在京城,下月便上书请立太子。”
众人齐齐拱手,“是,大人!”
……
天香楼,周遇之和王长茂正在演戏,演的是“闹掰”的戏。
前因当然是拿到了军饷的王长茂想向东厂购买一批水泥,因为数量较多,所以他特地在天香楼宴请周遇之,想要谈个好价钱。
但周督主是出了名的爱钱,不但不肯便宜还要提价,毕竟谁都知道王小将军刚到手了一大笔银子,阔绰得很。
所以便有许多人看到,那位来自幽州的王小将军怒极之下把桌子都掀了,甩袖离去时还破口大骂,“你,你这个奸,奸臣,欺人太甚!”
而被泼了一身油污的周督主脸色极为难看。
这个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扬下,很快就被更多人知道了。
而且在那些人的口中,王小将军和幽州军是守卫边疆的大好人,临时提价的周遇之则是爱钱如命,不顾将士们性命的大奸臣。
后来周遇之不知道是破罐子破摔还是恼羞成怒,竟然指使人弹劾王小将军私自进京,说他早就已经抵达京城了,武将私自入京便是预谋不轨,应将他革职查办。虽然后来查来查去没查出什么来,但王小将军也因此被吏部勒令择日离京。
听说王小将军离京那日,在城门口骂了周督主整整半个时辰,而且还扬言与周督主不共戴天。
此事过后,周督主原本因为修路变好的风评便急转直下。
当然这些都与周冬冬无关。
他早就知道爹和小舅舅要演一场戏了,所以听别人说他们两个“势同水火”、“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听故事,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
而且小舅舅也没有生爹的气呀,他在离开京城之前,还特地乔装打扮来看自己呢。并且小舅舅还保证回到幽州后就派人送两匹上好的马过来,一匹送给爹,另外一匹就是自己的“小黑”。
等小黑一到,他就有两匹马了!
周冬冬高兴之下,不但将自己准备好,要送给幽州亲戚们的礼物都给了小舅舅,还从最近烧出来的玻璃里选了一个漂亮的盘子仔细包好,塞到了礼物堆里。
小舅舅的礼物送完,接下来就轮到爹的生辰了。
周冬冬准备给爹一个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