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把明月画心头 > 第41章 边塞遇袭

第41章 边塞遇袭(1/2)

目录

第41章边塞遇袭

咚!咚咚!咚——

有雷声隐隐响起,天角乌云密布,堆叠压低,好似要当头砸在要塞的烽燧上。

祁禛之手执红缨长枪,站在堡垒中,透过那小小悬眼,看到了一个身披北卫旧制黑甲的将军横马立在远处的城墙下。

“总塞已收到了烽火信,不出两个时辰,就会有援兵抵达。”天奎要塞的参谋跟在赵文武身边,飞速汇报道。

赵文武一点头,目光凝向远方,看着天际那压城而来的黑云。

他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留着一把络腮胡,两只眼睛亮得出奇。

单看外貌,那守宅子的护院赵兴武和他大哥当真没有丝毫相像。

“四象营和二十四府呢?可有收到消息?”赵文武问道。

参谋一点头:“四象营已回信,正等虎符调令。”

赵文武神色微动。

与此同时,一传令小兵快步来到骑督身前,单膝跪地抱拳:“大人,要塞外有一人要见您。”

“何人?”赵文武问道。

传令小兵手腕一抖,呈上一副拜帖:“大人,此人说他姓傅。”

赵文武精神一振,抽过拜帖,低声对参谋道:“我没回来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说完,他快步走下烽燧,向要塞外去。

正巧立在一旁的祁禛之眉角一跳。

姓傅?傅征来了?

他不由回头去看赵文武匆匆离去的背影,却被与自己一同而立的张双按住了肩膀:“白大哥,你说,咱们能等到四象营吗?”

“要什么四象营?”祁禛之有些心不在焉,“区区北卫残兵而已,要塞堡垒两侧连着北卫城墙,他们就算能攻得进第一道门,但绝不会攻破天奎。”

“白大哥,我总觉得心里没底。”张双怯道,“我还没上过战场。”

“我也没有。”祁禛之咬了咬牙,“但我不怕,你也不要怕,这里是天奎,二十年前傅将军也曾是天奎的镇戍兵,他站在咱们的身后呢。”

张双听了这话,果真振奋起来,他长出一口气,挺直了腰杆:“你说得对,傅将军站在咱们身后呢!”

要塞下,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旁,赵文武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傅将军。”

“上来吧。”一道清冷的声音在车中响起。

赵文武看了一眼守在一侧的杭七,低头应道:“是。”

他卸下刀和玄铁甲,一提内袍,钻进了狭小的轿厢。

傅征正抱着暖炉,坐在当中,他向赵文武微微颔首:“骑督大人。”

“不敢。”赵文武抱拳,“属下见过将军。”

傅征知道,他是毕月乌的人。

这个把守着天奎的骑督,曾亲眼目睹了三年前离开时意气风发的傅将军,在回来时满面病容。他做过二十四府府兵,进过四象营任参谋,也高升至一天关要塞之主,他本是个对谢氏王朝忠心不二的老将,如今,却也忍不住生了二心。

“赵骑督,”傅征收回打量的目光,“情况如何?”

赵文武沉声回答:“偷袭要塞的北卫残部人数不多,约莫三千左右,但是进攻手法奇诡,进攻方位不定。一个时辰前,一股差不多有五百人的骑兵冲进了天奎一侧的官道,村镇亭长来报,他们洗劫了军户和佃农家中的余粮与金银,没有伤及平民百姓的性命。”

“果真,”傅征一点头,“就是虎无双。”

“属下的斥候回报时,我起初并不相信,但在看到这样的情形,也不得不相信。”赵文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属下听闻,在那通天山上,虎无双被胡漠‘鬼将军’贺兰铁铮捉去了,这是真的吗?”

“真的。”傅征回答。

赵文武吃了一惊:“那如今……”

“如今不要轻举妄动,我们谁也无法判断,外面有没有浑水摸鱼的胡漠人。所以,先等四象营来了再说。”傅征道。

赵文武隐隐后怕,就在方才,他差点下令要塞出兵。

“将军,”赵文武忍不住发问,“若是那虎无双背后的人真是贺兰铁铮,他眼下偷袭天奎,又是为何?”

傅征眉头越蹙越深,他半晌没说话,不知过了多久,才开口道:“恐怕,有一场大战要来了。”

老拔奴死了将近半年,如今的胡漠新拔奴,二王子挛鞮迟已稳坐王庭,跟在他身边,正是当初怒河谷一战时,和四象营纠缠不清的贺兰铁铮。

北塞已安稳了十年,傅征曾说,胡漠与大兴之间,必有一战。

而这一战,已近在眼前。

虎无双是不是贺兰铁铮的先遣兵还未可知,但边关风云变幻转瞬,或许明日、后日、大后日,胡漠人的铁骑就会以压城之势逼近。

这也是傅征丝毫不敢轻敌,执意要等四象营的原因。

只是,天奎还未等来孟寰的大军,首先等来了一个不详的消息。

刚刚离开要塞不到四天的敦王失踪了。

“在哪里失踪的?”赵文武快步走进讲武堂,拿过亲兵送上的战报,一目十行看完,“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十八里盘外,昨晚,一伙残兵从那里经过,敦王和御史大夫的车驾被劫,至今……下落不明。”亲兵的声音有些发颤。

敦王是什么人?敦王可是当今皇帝的长子。

且不论谢悬在不在意自己这个便宜大儿,就说他是皇亲国戚这一条,就足以让负责护送的天奎各位人头点地。

赵文武出了一身冷汗,他站在一众要塞都尉之间,六神无主。

这时,一个身着灰袍,看上去有些瘦弱的男人上前,从他哆嗦的手中抽走了战报:“十八里盘?”

亲兵和都尉们看了他一眼,瞬间神色大变,呼呼啦啦跪了一地:“傅将军。”

傅征放下战报:“都起来。”

都尉们噤若寒蝉,立在一旁低着头。

“四天,从天奎到十八里盘恰好需要四天,这场偷袭,是巧合,还是故意而为?”傅征缓声问道。

赵文武愣了愣:“故意而为?将军,您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