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观(2/2)
见两人来后,其中一个衙役将一沓卷宗搬了上来。
“这些都是当初未结案或者因确定不了罪犯而直接搁置的。”凝画向冯庾解释道:“今日至少解决五例。公平公正的。”
冯庾对最后几个字感到质疑:“我向来公事公办。”
“哦,公事公办就是草草了之。”
“那是因为证据不足。”
“那是因为你不上心。”
凝画闭了闭眼,朝衙役挥挥手,最靠近门口的抽出一张卷榜,出去后贴在了衙门处的公示栏上。
久未开张的衙门突然开门,引来了不少百姓围观,过来看榜时,有的人还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旁边标注了几月几时因何事报官。
“城主大人有令,今日起重新审当初未处理好的案子,三日内将还榜上所有案子受害百姓一个公道。”
百姓不屑:“重审?不还是城主大人审么?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衙役尴尬地轻咳一声:“有凝姑娘协助大人一起办案。”
“…那走,我们去瞧瞧!”
有凝姑娘在,大家到底抱一些希望,榜上涉及的一些百姓陆续来到衙门内。
为了保证冯庾办案的独立性和效率,凝画提前将案件当事人的所有关系网告知,来到江城这么久,每一家她都基本了解透彻。
关系网往往对办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比如这第一件案子,张三当年家里丢了两头猪,怀疑是邻居马小二所为,一纸诉状便与马小二对簿公堂。
就因为马小二是养猪的,当时恰逢家猪都生病,没的营生,却在张三丢了猪后,马小二家里就凭空多了两头健康的猪。
马小二哭诉,说猪是自家买来的,还把卖猪的贩子王四拉来做人证。但张三清清楚楚记得自家猪长得什么样,就连尾巴在哪里是卷的,都讲得一清二楚,而这些特点正与马小二家的猪一致。
其实这个案件非常容易破,只是当年冯庾懒得多去查几人,只觉人马小二有人证,但张三又没啥证据,只空口说,便以马小二无罪结案,还安抚张三丢了猪不用急,人家马小二损失了那么多头猪,不还是振作起来重新买猪?
冯庾以为自己事后还开导人家,是个难得的善解人意的好官,殊不知这样做不仅错漏了许多恶人,还让老实人名声受损。
而了解了几人的关系网,顺着关系网多查几人,便可发现王四当时有个债徒李五,李五与张三是堂兄弟关系。
李五还不上债,在去张三家做客时看上了他的猪,便悄悄偷来送给了王四抵债,王四检查了猪的身体状况后,便收了进来,与其它猪圈养到一起。
而马小二过来买猪,恰逢那两头猪常年在一块儿圈养,待在一起,便顺道被他选了过来,这才与张三家的猪长得一样。
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马小二家原先的猪也不是凭空生病,而是因为某日买了头鸡回来吃,骨头残骸给了猪吃,哪知这鸡是病鸡,但身上病毒,不传染人,就传染家畜。
这才导致猪生病。
而卖鸡的孙六明明知道鸡是病鸡还拿出来卖,便是失了底线。
孙六本来还在人群里看热闹,突然就被衙役提了出来,在众人的质问中终于防线溃堤,承认自己卖病鸡一事,而偷猪的罪魁祸首李五已经在盐灾里去世,如今也找不着人降罪。
事情已经过去许久,百姓主要就是要一个公道和态度,真相明了,坏人绳之以法就好,而恶人自有恶报。
待案件真正侦破,冯庾体会到了些许乐趣来,原来勘探真相如此有趣!
凝画白了他一眼:“办案不是儿戏,你若只觉得好玩,就赶紧辞官吧!”
冯庾刚扬起的嘴角瞬间塌了下去,但到底得了些办案的技巧,有些案子缺少证人、证据无法尽快侦破的,他就下去到处走访,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就这样,冯庾上午在衙门办案,下午便去田地里收稻谷。闲暇的时候,就听凝画的话出来布施。
“如今朝廷一团乱,都许久没发我俸禄了,我也没钱!”
这是凝画提出这个建议后,冯庾的控诉。
凝画:“这里哪个百姓不是白手起家?你得让大家看出你的决心,你是真心要与大家共进退!况且你手底下应该还有些铺子吧,就算没有俸禄应该也能活。”
冯庾不说话了,他怕再说下去,铺子也要没了。
一月后,收效渐渐出来了。走在路上,百姓们开始向他行李问好,府门大开一天也没有一片烂叶子,难听的声音愈来愈少,冯庾感觉浑身从没有如此轻松过!
便在这个时候,凝画蓦地蹿出来,对他道:“我答应你的做到了,该你履行诺言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