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绣(2/2)
凝画对绣品了解甚少,前世也有去过展馆欣赏过传统的十大名绣,也只看个表面,若没有指示牌,她是断不能分清何是苏绣,何是湘绣,又何是瓯绣?
但李氏便一下子认出来了,这家绣坊绣的都是苏绣。
“娘幼时意外识得一名绣娘,来自苏城,她当时处境窘迫,我只给了她一个馒头,她便教我刺绣。娘方晓苏绣之美,只是后来一日她突然不见了,娘也没有机会在接触刺绣。”
“那阿娘会苏绣?”凝画惊讶地问。
李氏笑道:“那时兴趣斐然,倒是如今也还记得。”
“那今日既已寻到绣坊,不如阿娘进去试试,好让画儿也瞧瞧绣品是如何绣出来的。”
凝画话毕便拉着李氏进去,李氏初时还有些拘谨,待凝画从掌柜那里拿了针线与布料来,李氏便蓦地沉静下来。
绣坊里还有其她绣娘正在做工,李氏在她们其中找了个位置坐下,凝画已经出钱和掌柜的说过了,倒也没绣娘有异议。
撚起针线的李氏如同换了个人,认真、投入,满心眼里只有眼前的一针一线,嘴角不自觉噙着一抹笑。整个人都比平常要灵动几分。
凝画心里高兴,但她没出声,只静静欣赏着。
绣坊里很安静,只余针线穿透布料,与布料摩擦的声音。时间不觉地过去了,凝画再一擡头,外头夕阳都快下坡了。
李氏的绣品也完成了,她绣的是仕女图,仕女微微擡首,倚门望月,寄相思之情,活脱脱像是要从布料里走出来。
若只是这样,其她绣女的作品也不遑多让,有山水的,有鸳鸯戏水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偏偏这时,李氏前面的绣女惊呼一声,道:“你这两面绣的不同?!”
这一句话引来了其她绣娘包括凝画的注意,纷纷上前来看李氏的作品。
凝画这才发现,这幅仕女图,正面反面的模样竟不相同!正面可以看到仕女望月时,淡淡忧伤的神情,可反面却看到的却是仕女充满落寞的后脑。
这是一幅双面绣!
她阿娘竟会双面绣!
就连掌柜都小心翼翼捧起这幅绣品,不住地端详,“你是如何用一张布料绣成前后不一样的画的?”
这个时代里,双面绣还未走进大众视野,会这种工艺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众人见了才会如此惊奇。
李氏的手艺都是幼时与那绣娘处学来,如此看来,也是有幸遇见了贵人。
掌柜十分激动,说要花重金将这幅绣品买下,李氏忙拒绝,她都好久未碰刺绣了,今日能体验一番,已经有劳绣坊。
就当是作为谢礼送给掌柜。
掌柜也是喜出望外,忙把之前凝画给的针线钱都退了回去,又向李氏抛出橄榄枝,请求她能留在绣坊。
“李娘子啊,就凭你这手艺,当能闻名于世!”
“你若留下来,日后绣坊的进账你我五五分可好?哦不,四六分都行!你六我四!”
双面绣举世罕见,定价值连城,若是李氏能够同意,她这掌柜都可以让贤于她。
李氏却摆手拒绝,她可不能丢画儿一人在食肆里操劳,能为她分担些就多分担些。
“不,阿娘留下来吧。”凝画突然道:“这般好手艺,阿娘若是埋没了,当多可惜,当年贵人教授你,也是想让这个工艺继续流传下去吧。”
这是从大格局上来说,李氏微微悸动,当年绣娘突然消失,她没能再寻她好好道谢。若日后自己的绣品真能闻名,或许还能凭此寻到那位绣娘。
但画儿……
凝画知晓李氏所想,她贴近李氏耳朵,悄悄道:“阿娘,这双面绣其实价值千金。”
“当真?”
“画儿还能骗你不成?”
李氏最终答应了绣坊掌柜,在绣坊里当起了绣娘。
双面绣一经问世,颇受权贵喜爱。还有富人不远千里前来江城,只为求一幅李氏的绣品。
这同时又带动了江城的经济发展,包括凝画的食肆,名声更加大噪。
这时周娘子的酒也酿成,首先是在凝画的食肆里售卖,收获了各路人的好评。攒了些钱后,周娘子在江城开了自己的酒肆。
外人再评江城,都说江城有四法宝:良田、美食、美酒和双面绣。
而如今,凝画的想法又与当初不同了。
当初她想法单纯,只念着多挣些钱,自己去外城开食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富人来到江城,凝画觉得这城也不一定非要自己出。
招商大可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