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汴京朝会(二)(2/2)
朕召你们来,不是为了追责,是想跟你们商量些正事。
明日朝会,朕有要事宣布,你们今日回去好好歇息,明日也好有精神。”
从皇宫出来时,已是丑时。
夜色微凉,李纲却觉得浑身轻快,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回头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月光下,宫墙巍峨,他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陛下不但不追责,还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这份胸襟,这份体谅,让他既愧疚又感激。
赵颢走在他身边,长长舒了口气,原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李相,陛下此举,真是出乎我们意料啊。”
宗泽也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陛下年纪虽轻,却比我们这些老臣看得更透彻。
若不是陛下点醒,我们怕是还在为选官的事自责呢。”
种师道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明日朝会,陛下说有要事宣布,想来是好事。
咱们今日回去好好歇息,明日也好为陛下助威。”
蔡京跟在最后,嘴角也挂着笑容——不管怎么说,没被追责总是好事,而且看陛下的意思,明日还有好消息,这对他来说,更是意外之喜。
所以今日朝会,当众朝臣都在偷偷打量他们,猜测陛下为何急着召集群臣时,五位辅臣才能如此平静。
他们知道,今日的朝会,不会有追责,只会有好事——这份笃定,让他们看起来比平日里更从容。
“陛下驾到——!”
突然,李公公尖细的声音从殿内传来,打断了朝臣们的议论。
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纷纷整理好朝服,转身面向殿门,垂手肃立。
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越来越近。
赵翊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通天冠,一步步走上丹陛。
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虽然年纪尚轻,却自有一股威严。
他走到龙椅前,转身坐下,目光扫过殿内的朝臣,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朝臣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音震得殿顶的瓦片都仿佛在颤抖。
赵翊抬手,声音清晰而温和:“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朝臣们起身,纷纷站回原位,目光都集中在赵翊身上——所有人都以为,陛下接下来会说邕州城破的处置事宜,毕竟这是眼下最大的国事。
周正理悄悄抬眼,见李纲站在最前面,脸色比刚才好了些,心里更是疑惑:难不成昨夜陛下没追责?可若是如此,陛下急着开朝会,又是为了什么?
就在这时,赵翊忽然笑了笑,那笑容轻松而愉悦,跟平日里的严肃截然不同。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殿内每一个角落:“众爱卿,咱们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