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 96 章

第 96 章(2/2)

目录

好在这次的圣旨简短许多,且前头几句还是在嘉奖沈知衍,待到快结束了,林芷才听见几句:“尔妻林氏,含章协德,令仪夙著于闺闱;黾勉同心,内治相成于夙夜。兹封尔为安人,祗承渥典,用表芳型。”[1]

林芷跪恩,夫妻俩客气的招待了一顿茶水点心,又塞了个足量的红封才将一行人送走。

没了外人,林芷拆了发髻,将一头青丝归拢打了个辫子,换了身清爽的衣衫才去瞅自个儿的命妇服,金花钗冠一套和绣了???补子的霞帔。

“六品安人,看来沈大人要连升两级了。就是不知道咱们又会去哪儿?”林芷掂量着那顶金花冠,足金的,不亏!

外放官员,无召不得离任。

沈知衍官职未定,这次的圣旨只是召其回京述职的旨意。他的官职,且还得等着吏部大考之后才能定下。

“就等着接任的官员来此,交割完毕咱们就可带人回京了。也不知道新任知县是个甚脾性。”

新任知县姓王,来时是六月底。

林芷打眼瞧着,王知县虽极力一切从简,可那架势,还是比当初她们夫妻二人来此时有派头。师爷、随从、护卫、侍妾、丫鬟一应俱全。

正头娘子未至,林芷不用社交,正好空出时间来好生安排自个儿家里的事。

夏收刚过,沈知衍带着人顶着日头才将夏税登记入库。这厢又要与新任的王知县交割,家里的事儿便全落在了林芷身上。

好在林芷现在手下有人,不说兰姐儿和沈知薇事事上心愈发能干,还有养伤的沈家商队可以使唤。商队归来时基本人人带伤,养伤时间不短,众人便干脆留在宣威,等着林芷二人回京时一同归家。

来时只林芷二人带着春婶,可离去时远不止这些人。

一屋子的人,春婶母女留下,绿禾母女并常喜也留下。林芷销了他们的奴籍,三人俱是良籍,还在林芷的铺子布坊里做事,经营许久,日子不会难过。

当年的冯氏一族,只常顺兄弟俩还一心跟着林芷二人。

至于万妙春,小丁大夫随商队来时带了一封信与她。万妙春看完后,屋子里的灯亮了一夜,这才有了归家的念头。金菊私下与林芷说:“老顽固一个,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等着家书才敢回去。”

小丁大夫头次来时便瞧见了万妙春的著作,大为震撼,与之探讨交流时更是被其医术精妙所折服。家去后在自家老爷子面前没少表达对万妙春的崇拜之情。丁老大夫越听越觉得熟悉,与自己老友书信一封,果然,那位远在边关的医女是故人之女。

小丁大夫这次来就当了回信鸽,万妙春收到家书解了心结,便决定归乡,金菊自然不会留在这儿。

万妙春跟着走林芷很是松了一口气,小崽子虽养得壮实,可路途遥远林芷还是不安,这下路上有了万妙春这位妇儿圣手,林芷再无不安。收拾好了家里,就等着沈知衍交割完毕,一家子回京。

==

与满心欢喜等着回京的林芷不同,此时的养心殿内又是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皇帝自打见了陶洮带回来的西番麦后,就在养心殿静坐了大半日。首领太监李盛很有眼色地将宫人都赶出去,自个儿缩在柱子旁,连呼吸都放缓了。

皇帝自个儿动手将沈知衍的暗档翻出来,看了半日。心底还是有些后悔,那个林氏能授意陶洮特意去寻西番麦,她,是不是武烈帝密折中的异人?

应该把沈知衍一家子都按在他眼皮子底下才是。

先前凉州总兵上了密折,详列了边关守军装备了棉甲之后的好处,皇帝看着高兴,思及这两年与关外蛮族的几次交战的捷报,恰巧顾策上了折子,谈及武威郡植棉之事,言谈中对沈知衍多有夸赞。

皇帝一高兴,便泡了一盏好茶,借着午后休息的时间,亲自在南直隶诸地中,给沈知衍挑选了一处民富地实,商贾辐辏的好地方,教其任同知一职。

南边官场才被皇帝犁地似地扒拉了几遍,安了不少实干型人才过去。沈知衍的顶头上司是个喜欢干实事的,还有范藩司盯着,沈知衍这条没背景的小鱼进入,不会教人欺负了去。

对了,那处还离沈知衍家近,走水路,不过三日路程。

皇帝现在想起来就后悔,鹰目扫向缩在柱子后头的李盛。他这心思只有李盛知道,圣旨未下,便不算数,要不……

首领太监李盛觉得怪,大热天的他后颈子直冒冷汗。糟了,不会是他瞧着圣上心火旺,教小太监多加了两盆冰进养心殿将温度降过头了吧?完了,要是龙体有损,他一百个脑袋都不够赔的。

偷偷教人擡出去?

李盛偷摸擡头,想瞧瞧皇帝心火降了些没?一擡头,正好对上了皇帝打量的目光,他一个激灵:“皇上您茶水凉了?奴才这就换!”

“哼!热茶?还嫌天儿不够热,换盏子凉茶来!”

李盛忙不叠地去了。皇帝盯着他的背影:罢了罢了,李盛人虽蠢笨些,可好歹是从潜邸时便跟着他了。那林氏,长袖善舞,尤擅陶朱之道,有自家的商队常往大食,还又着人哄着那些商人收集关外信息,想来也是一时兴起,又不愿教陶洮占便宜才有此一举的,算是撞了大运。

罢了,总不好教有功之人寒心。他先前心意已下,想来就是天意。

==

七月底,交割完毕又带着手下人拜了新码头的沈知衍总算是能启程了。

这日,天才麻麻亮,沈知衍一行人已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官兵依例检查车马后便放行,守城官十分客气一拱手:“沈大人一路顺风!”

“多谢。”沈知衍还礼后并不多言,只向后望了一眼,便放下帘子出城去。

出了城门口,忽地听见一阵又一阵的呼喊:“沈大人一路走好!林大掌柜一路顺风!”

车内的两人俱是一惊,掀了帘子往外瞧,这才发现城外乌压压聚了一群人,人头攒动,瞧见掀开帘子的沈知衍,更是激动。

人群哗啦啦跪了一片,一声又一声的喊着:“沈大人!沈大人!”

沈知衍定睛一瞧,打头的不是胡主簿还有谁?不,现在不能叫胡主簿了,胡主簿早已卸任。此时就由他捧着一朱漆托盘,上覆一柄青罗伞,伞面上密密麻麻绣着蝇头小字——万民伞!

林芷打眼一瞧,就知道那柄青绸伞是甚。

她笑了笑,推推沈知衍:“下去吧,你想悄悄走,他们也悄悄备下了东西要送你一程呢。”

沈知衍眼眶微红,他低头掩面,几息之后才跳下马车,大步走向胡老,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老者:“快起来,这是作甚!”

“大人,咱们送送您。”头发花白的老者笑呵呵,“宣威没甚好东西。还请大人不要嫌弃,务必收下我等的一番心意。”

“是啊,大人,您收下吧!”“收下吧!”

沈知衍环视了一圈不知等了多久的众人,深深一揖到底:“诸位父老乡亲之情,沈某愧领了!”

“娘,他们在干森么?”安安穿着小褂子,将大脑袋伸出去瞧热闹。

这小胖子今儿还是连人带被,被抱到车上的,此时被吵醒了也不闹,更不问为何他不在自个儿的小床上。反而睁大眼睛,跃跃欲试想出去凑热闹。

林芷一把将人扒拉在怀里,也不嫌小崽子热了。笑着哄他:“那是你爹爹的热闹,你想要啊,得自个儿去挣!”

她擡头瞧了瞧天色,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时赶到下一个驿站。转念一想又乐了,公车公费,一路还有驿站接待,她这回京路,值了。

也不知道皇觉寺外,那卖胡羊馕饼的番人还在不在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