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2/2)
糟了,今儿出来闺女给他算了,总共是多少来着?哎呀,他这榆木脑子怎就是记不住呢?人买豆腐大多是一两方的买,便是有多的也超不出十方去,十个手指头是够用了,这一下子遇见了大主顾,他还真没法儿立即算出来。
“您稍等,稍等,我找找草结子数数……”小贩额上沁出些毛毛汗。
“您这一板子十六方,四板子便是六十四,还有小半板您给凑个整数儿,算作六方,便是七十方,五文钱两方,这豆腐便是一百七十五文!”一把清脆的嗓音传来,还伴着拨弄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儿,不过几息,便报出了小贩该得的铜板。
“兰姐儿。”/“兰管事!”
在后头等急了的兰姐儿原是想撒娇,一听见有人叫她兰管事,圆润的小脸儿瞬间收了笑,将手一背:“嗯,你可算好了?”
“哎!”小贩连忙摆手,“兰掌柜算的再不会出错,我这脑子不知要算到甚时辰去了,不算了,别误了您的事儿。”
兰姐儿板着小脸摇头:“不,你自个儿再算一道,咱们银货两清。不用着急,厨下还没备好呢,我们等着就是。”
兰姐儿说得潇洒可心里苦,厨下在炸肉丸子,她近来吃腻味了。不想吃肉丸子,就想吃豆腐丸子,一早便缠着春婶了。厨下连锅灶都腾出来了,就等着豆腐下油滚呢。可她是兰掌柜,不能坏了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规矩。
好半天,小贩才擦着额上的汗,笑道:“兰掌柜算得准!一百七十五文,正正好。”
绿禾数了铜子儿给小贩,兰姐儿点点头:“您慢慢儿数,花婆婆这儿有热水,喝盏子热水再走。”
说罢,早就绷不住了,快走几步到院儿里:“春婶,豆腐买着了,咱们快些炸丸子吃罢!”
另一头,藏好铜子还喝了热茶水的小贩笑着朝守门的婆子道:“婶子,我这担子里头还有一块儿撞碎了的豆腐,您若是不嫌弃,拿去给家里添道菜!”
“哎呦呦,使不得,使不得!”婆子一个劲儿地摆手拒绝,“小哥好意,婆子我心领了。可你既认得兰掌柜,想必也知道咱们当家的林大掌柜的能耐。无论是治家还是做生意,规矩是极严的,咱们这等守门房的是绝不能私下收东西,那白纸黑字都写清楚了的。”
先前出了许多宣威百姓在县衙后宅的角门儿放下东西就跑的事儿,林芷一出月子的头一件事儿就是立了规矩: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门房是要紧的差事,既要守紧门户,还不能见人下菜碟儿,更不能养成收东西的恶习。林芷花了大力气招人,又把门房责任制度落在纸上贴在墙上,还有值班签名制度也一并落实了。
前期虽颇废了些功夫,可将职责落到实处,又能寻根溯源,县衙的门房班子确实焕然一新。最起码,冬日夜里关了门打牌吃酒的事儿是再没发生过。
小贩见婆子推拒,想起家里的偶尔说起在棉厂做事要守的规矩,便知道婆子的话不假。小贩再三谢过,这才挑着担子走了。豆腐卖完了,担里只有秤,小贩回家的步子便极轻快,盘算着要去找屠户割几斤肉,再沽二两羊羔酒!过年嘛,就得吃好喝好。
终于吃上炸丸子的兰姐儿心里同样美滋滋。跟着小婶婶好啊,外头有人叫她兰掌柜,有派头;家里有春婶等人可着劲儿地给做好吃的,真好。
与兰姐儿一同捧着碗吃的还有安安和陶丰儿,安安的炸丸子加了吊好的鸡汤煮过,又只有小小一碗,他吃得很珍惜。兰姐儿瞧了一眼吃得极好的安安,点点头:嗯,安安爱美也爱洁,比元哥儿好,元哥儿小时候吃东西可埋汰了。
又瞧了一眼陶丰儿,兰姐儿干脆问他:“丰儿,你不喜欢炸丸子吗?”
“不,炸丸子好吃的。”陶丰儿舀起一颗丸子大口吃了,表示他爱吃,不必分给猫官了。随后便小老头似地叹了一口气。
“我只是担心我家少爷,快一年了,也没他的消息。”
兰姐儿点点头,理解道:“我也担心沈家商队呢,可关外不比关内,消息传递极其不易。你要是忧心,咱明儿便去客舍那头,打听打听消息,再请常顺掌柜帮着留意。这样,你可安心些?”
“真的?谢谢兰掌柜!”陶丰儿欢喜极了,一连声儿道谢。
兰姐儿点点头:“那你可不许再哭丧着脸了。你这样,安安担心你,吃饭都不香了。”
棉厂和布坊放假了,可客舍和茶水铺子关不得,今年留在宣威过年的商队格外多,客舍早早教他们住满了,连茶水铺子也日日挤满了侃大山吹牛皮的商人。
那处,消息最是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