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 126 ? 乐小县令 ◇

126 ? 乐小县令 ◇(1/2)

目录

126乐小县令◇

◎二合一◎

沧州东溪县。

刚处理完政务,回到后院的乐韫晖,就听到仆从来报,白日里有驿站送来两大马车物件。

乐韫晖擡脚进书房的步子一顿,两大马车?

来到偏殿一瞧,大多是京都寄来的。

还有一份来自永州,应该是小叔父赶路途中准备的。

先是打开看家里人寄来的信,上头都是关切祝贺他的话。

看完后,一天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

还不等他继续拆其它的包裹,就听到衙门皂吏激动地跑进后院,嘴里大声嚷嚷着:

“乐县令,安南香酒楼给您送了一桌席面来。”说话间,还有吸溜口水的声音。

乐韫晖出来一看,就见他砸吧着嘴,就知道自己刚刚的猜测没有错,面色微囧。

“咳咳,他们为何前来,本官没有订啊?”

他疑惑了,怎么回事?

不会是想要贿赂他吧?

可是自己没有透露给东溪县任何人,今儿是自己生辰啊?

乐韫晖越想越觉得奇怪,可这皂吏一问三不知,他只得跟着出去看看了。

安南香酒楼的管事,一会看看车厢中的食盒,一会探头望着衙门内的动静,装作不经意间偷瞄着掌柜的脸色。

作为察言观色的好手,掌柜自然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只是不想搭理。

可对方不但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明目张胆打量自己就算了,还不停地啧啧啧,真是忍无可忍!

“李管事,你到底想说什么?这里也没外人,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别耽搁了他待会办正事。

“掌柜的,小的就是好奇,只是送一桌,席面到县衙而已,您怎么亲自来了?”

先前那位县令到酒楼宴客,都只得掌柜出面招呼两声。

现在这位县令,才刚来多久?

掌柜怎么就上赶着了?

不都是县令?

这姿态放得未免太低了吧?

掌柜觑了他一眼,心想着自己这管事消息太不灵通了,竟然不知道这位新县令的来头。

转念一想,李管事只是在东溪县寻的,并非他们虔州人氏,不知道也正常。

于是耐心地解释道:“这位县令是我们虔州人氏,还是乐……”

没等他说完,乐韫晖出来了。

掌柜的话头一转,热情上前说明来由。

“乐县令,这是您的家人为您订的席面,都是按照您的喜好做的,若是有什么不满意的,一定要告诉我们虔州安南香。”

听到是家人订的,他就知道是谁的。

只有乐尧才会花这个心思,大老远给他准备惊喜。

事实也是如此。

给他送生辰礼时,顺道给安南香酒楼去信,内附银票。

嘱咐在这一日,给乐韫晖送上一桌席面,尤其是得有长寿面。

至于有没有人一起用饭,想要有谁一起,就交由乐韫晖自己决定了。

再听到掌柜最后一句,虔州安南香?

乐韫晖眼底的疏离感淡了三分,他算是吃着这酒楼的饭菜长大的,进了京都吃得少了,还真有点怀念。

“多谢掌柜。”说着伸手接过食盒。

主事这会就机灵多了,见掌柜还想继续和乐县令说两句话的模样。

直接避开了乐韫晖伸过来的手,恭谨回道:

“哪能让乐县令您亲自提食盒,小的帮您送进去。”

掌柜接话:“对对对,哪里能让您亲自提,我们来,我们来。”

乐韫晖心下感叹,果然是能够在大行朝十三州外加京都站稳脚跟的酒楼。

态度热情不说,办事也很妥帖。

于是,他在前头领路,掌柜时不时说上一句话,他礼貌性回应。

守门的皂吏懵了:这还是他见过的安南香酒楼掌柜吗?怎么像变了一个人的样子,还真不习惯。

下一刻,闭上眼,轻嗅空气中残留的饭菜香。

他什么时候才能去搓一顿啊?

真香啊!

虽然每月都能攒下不少俸银,但家里又添了嗷嗷待哺的娃,他怎么舍得乱花?

不过,很快衙门上下,都有了口福。

因为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菜,乐韫晖很清楚自己是吃不完的,干脆分给还在衙门当差的差役们。

自己留下一碗长寿面,以及拨出来的两碟子菜,又看了一遍家里人写的信,吃得满足极了。

关于东溪县坐拥丰饶海错,却依旧还是下等县的烦恼,也在这一刻抛之脑后了。

等到吃饱喝足,看着一旁放着的食盒,突然有了主意。

何不效仿酒楼配送之法,劳己利人以期长远?

东溪县的海错,肥美鲜香,但此地大多数人都吃腻了。

海上打捞,鱼户育养,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量多,在东溪县就很难卖出好价钱了。

而那些晾晒的海错干,通过大行馆藏送至各州,已经让各地民众了解到此物的存在。

接下来只需要添一把火,出一把力,就能“点石成金”,让鱼户能靠海错过上好日子。

怎么做?

一句话物以稀为贵!

海错,东溪县人不稀罕,沧州百姓不稀罕。

京都、晋州、颖州、陇州……他们都会稀罕。

炙羊肉为何会成为京都贵族们追捧的美食,就是因为少,少才金贵,彰显身份地位。

而现在,有了突厥、西域、南越岁贡,之后还有契丹,连天马子都成了边关守将的坐骑,何况炙羊肉?

沧州东溪县海错,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要怎么送到稀罕它的地方去呢?

乐韫晖又陷入迷茫,一边拆包裹们,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

突然,其中一个包裹里,掉落了一封信。

信上是硝石制冰之法,最后提点了一句,可贮藏海错之鲜。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爹是怎么知道自己最需要这个啊?乐韫晖咧嘴一笑。

但伏案落笔时,才意识到,事情远没有自己设想的这般容易。

首先,大量硝石去哪里寻得?

这会就突显出游学的好处了。

若是没记错,兖州好像有一处土硝矿。

是都水监郭川勘测出来的,原本是为了寻找合适地界开辟新河道,没想到机缘巧合发现了它。

只是当时好像并没有打算用来制冰,具体用来做什么了,他也不清楚。

诚挚祈祷那一处土硝矿还有余量。

不知能不能拿硝石制冰的法子,和他们换一定量的土硝回来。

其次,谁来运送海错?运到各州何处?

目前可以考虑的是民驿。

如京都、永州来的包裹信件,都没有遗漏。

若是通过民驿运送海错,数量应该不会出茬子,但质量就不一定了。

毕竟也没法强求运送大批量物件的他们,一路上查看硝石制的冰是否融化,里头冻着的海错有无异味吧?

这样想来,还是得有专门运送海错的人员,如走商队。

东溪县虽有民间走商队,但他们一般都不出州,若要去往京都及以西地界,怕也不容易。

由县衙重金筹措人马,更不可能了。

县衙库房的银钱都有定数,每一笔都已经定好要用在慈幼局、县学、医馆等方面,他不能擅自挪用。

否则,还不等让鱼户富起来,就已经东溪县乱起来了。

而送到各州何处,他更是没有章程。

大行馆藏?不可,海错干易存放。

但鲜海错,得尽快食用。

买家最好是遍布各州的酒楼,如安南香;或者是勋贵之人,如富绅世族。

乐韫晖轻抚下巴,凝眉思索: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主动上门自取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只要海错之鲜美进一步被世人知晓,自然会有人愿意做这门生意,就像虔州的饶月红茶。

取少量硝石制成冰,经由上官进献进京都,若能得到官家青睐,或者退而求其次,给爹送一份,也是活招牌了。

如此,不就能让商贾们趋之若鹜了?

东溪县乃至沧州东诸县,也能跟着沾光。

乐韫晖越想越兴奋,直到夜深,抵不住困意,才沉沉睡去。

-

在永州青塘县的乐铭,同样冥思苦想要如何改变一县困境。

青塘县没有丰饶的海错,也没有水患之苦,但地势复杂,山路崎岖,百姓耕种、进出极不容易,所以人丁不多。

部分乡,乡民们还能进山采草药,去到县衙旁医馆折成银钱,但其他乡就没这般幸运了。

乐铭忙完公务来到衙门街,看着医馆外头排着长队,很是疑惑。

自打一旬前,他到了这里,县衙外的场面便是如此。

听闻张大夫都累倒了,实在抵不住每日诊治近百号人。

“赵县丞,青塘县百姓大多体弱多病吗?还是说有什么本官不知道的事?”

每天都是生面孔,即便作假,也不可能这般真切吧?

赵县丞也是它处调来的,对此县的情况一知半解,多是在簿册和县志上了解到的。

“青塘县群山林立,乡邻间甚少往来。

若不是先前县官们出了事,还有半数民众都不知县城有此医馆。

是以日日都有闻讯而来的百姓来此抓药,想要多备些。”

反正便宜,花不了几个钱,却能在深山中救他们一命。

心想着自己打听到乐县令的来头,赵县丞不由地失望起来。

若真是当朝重臣的亲弟,怎么会沦落到青塘县赴任啊?

别的地方,鸟不拉屎。

这个地方,不见人影。

除了县城和周边几个乡,其他乡都掩盖在崇山峻岭之下,林海茫茫无处可寻啊!

乐铭眉间微蹙,青塘县处境确实艰难,但总会找到破局之法的。

一如曾经的安南县。

-

太医署。

眼看将到年关,乐玉珠整理了自己在此处的心得,觉得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便想要在年前离开。

“乐医丞,您的去留本官决定不了。”太医令沉声回道。

乐玉珠和胡虚止,都是官家亲自下旨,方通行于太医署的。

自己名义上是她的上官,但实际上也管不了什么。

更别说现在在太后、皇后跟前露了脸,哪能像胡虚止那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啊?

乐玉珠点头应道:“下官明白了。”

那便按照师傅离开的流程,再折腾一回吧。

回到家中,告知乐尧自己的打算,得到了支持。

“安安,你想要云游四方,四处行医也不是不行,只是女子出门在外,还是挺容易招惹是非的。”

乐尧不担心其它的,只是怕她遇到危险。

“爹,您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说是游历四方,实则就是送师傅南下回信州。”

自打进京都给季珉治腿,一晃近十载。

胡虚止近来,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实在不想在京都待着了。

私底下都和乐玉珠说过好几回,想要回信州去。

不然小娘子也不会如此果断脱离太医署,更不会想着离开爹娘去游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