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利己主义 ◇(1/2)
81利己主义◇
◎当朝天子四十有三,本是长寿之相,奈何纵情酒色,这两年又开始吃方◎
当朝天子四十有三,本是长寿之相,奈何纵情酒色,这两年又开始吃方士炼制的所谓“仙丹”,硬是把好好的身体掏空了。
带着宠妃冬日踏雪寻梅,独他染上风寒,一病不起。
经太医诊断,隐隐有了中风征兆。
此事一出,后宫风声鹤唳,百官忧心忡忡。
陛下病危,储君未定,一旦有个好歹,宋氏江山由谁执掌?
今年开春,待丰献帝身子好些了,大堆请求立储的折子垒在案头,当事人压根都不想看一眼。
能够从龙子龙孙里登顶,就算再无能,在朝中也是有一份势力的。
宋钦这次病重,下头皇子们蠢蠢欲动。
长子宋元志,居然笼络了大半出自蒙正书院的臣子,连国子监祭酒都效忠于他,可真出乎他意料。
一直以为,应该是三子宋元意最得文臣之心。
不知道为什么,自打玲珑和亲契丹,他便疏远起满朝文武。
这次也没行动,只知道日日伏在他的龙榻边哭咽,好似自己马上就要归西一般,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可也正是如此,使得他这般寡情之人,对三子多了一分真心。
“储君不立,国朝不稳?这是要朕退位让贤了?”龙椅之上,宋钦冷哼道。
一个个只在意太子之位何人来坐,对他龙体安康与否漠不关心,这就是往日把为君分忧挂在嘴上的好臣子们。
此话一出,众人皆跪倒在地,口呼陛下息怒!众皇子恨不得缩起身子,不被注意才好。
“息怒?众卿是巴不得朕气死过去,好择皇子继位吧!”胸中郁火积聚不散,一向内敛的他,竟出言无忌起来。
听着宋钦越说越过火,聂相只得好言相劝:“陛下息怒,我等提及立储之事,是为了保社稷稳固,并无它意,一切还待您定夺。”
看着老丞相佝偻着身子,宋钦理智回笼,不再借题发挥。“既如此,容后再议吧!”
又用拖字决,把立太子之事往后延。
每日早朝,看着天子和朝臣斗智斗勇,宋元意是真不想上位了,当个闲散王爷挺好的。
富贵温柔乡,迷人眼与心。
他都要淡忘了胞妹玲珑和亲时,自己是何等的愤慨。
其他皇子想得不一样,他们从中看到了一国之君雷霆之怒的威力。
若有朝一日荣登帝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该是何等的恣意?
宋钦不想立储,是因为怕!
怕丢掉了至高无上的帝位,怕丧失了主宰权柄的机会,怕成为新帝登基的绊脚石。
一山不容二虎!
他是从皇子熬过来的,知晓帝王无情。皇室中人,一向只顾权欲,不讲情义。
一旦立了太子,四海之内归属东宫管辖,拔掉牙的老虎,已经没有威胁,他随时有暴毙的可能。
天家父子,先是君臣,难有真情。
对于储君而言,在合适的时机上位,即便弑君也是可行的,毕竟皇族素有先例。
但若没有立储,无论是皇子、后宫妃嫔,亦或是朝廷文武百官,都是最盼着他长命百岁的。
新帝有实无名上位,不仅会被文臣抵制,还容易被皇族子弟名正言顺的夺位。
坐不稳的皇位,自得好好斟酌,是否值得冒着砍头的风险去夺。
后宫有子妃嫔,与皇子们心境类似。
侍寝过却无子的妃嫔,若官家逝世,下场就很惨了。要么殉葬,要么为先帝守陵园,直至寿终。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个都争着抢着承宠,期盼着诞下皇子,母凭子贵不仅仅是身份,还有自己的小命。
大行朝文武百官,最善见风使舵。
眼看现任帝王日薄西山,自然要早早追随新帝,如此才能飞速加官进爵,得享荣华。
储君一日未定下,他们效忠当今便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大行朝因此动荡,宋氏江山易改,他才不在乎,自己快活就好。
“给母妃请安。”宋元意数着日子,得以进入后宫,见着生母贺蓉。
“别拘礼了,快过来让我看看!”美妇人蹙着眉,清亮的眸子浮起雾色。
“怎么又消瘦了些?聂氏是怎么照顾人的?”她口中的聂氏,是聂相之女,要不是十年前就被宋钦赐婚,以他现在的处境,还真难娶到她。
毕竟先头两位兄长,都盯紧了朝中重臣之女,一个接一个地迎进府,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养活如此多女眷的?
“母妃,她现在只要顾好自己身子,儿臣就放心了。”宋元意没顺着她的话头解释。
贺蓉的注意力很快被转移了。“莫不是有了好消息?”
男子笑着点头,两人相似的眉眼处都染上笑意。
收到这个消息时,贺笠正在余钢县铸造兵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