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 战火起 ◇(1/2)
78战火起◇
京都早就收到贺笠奏报,声称发现亩产千斤的粮种,宋钦原先很开心,这可是他在位一大功绩。
细看发现不过如此,就没怎么上心,朝臣按照惯例处理,并未在大行境内掀起浪花。
丰献二十二年冬,漠北突厥蠢蠢欲动,想要学着契丹奇袭大行边境。
虽然内里糜烂,可守关的兵将早有防范,谁都不愿赴军都关后尘成为罪人。
漠北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派出使臣,悄悄来到西戎,商定搞一出声东击西的把戏。
但凡哪处松懈,对方就可以在大行朝咬下一口肉,后续如何分赃再议。
两处开战,京都顾头不顾腚,只下令给北方送粮草,让西边崇州府负责支援剑门关。
前脚刚把两季税粮运往京都,亲兵走了大半,百姓只留下过冬口粮,后脚让他想办法出粮出钱支援边境。
要不是有属官拦着,庞序真想抗旨不遵,太不把他们这些外州官民当人了。
“庞州牧三思!”簿曹硬着头皮劝道。
他很清楚崇州钱粮情况,深知此份旨意份量多重,难度多大。
可朝廷不会考虑这些,边境一旦失守,遭殃的必定是百姓。
兵曹握紧拳头,咬牙切齿说:“下官愿赴边关抵御外敌,誓死守护剑门关!”
议曹紧随其后。“下官请命一同前往!”
在场兵吏齐齐跪下:“属下请战!”
庞序手一扬,众人都安静下来,擡头注视着他。“还没到需要我们上战场的份上,先解决粮草问题吧。把府库里的钱粮都送去,再请富绅过府一叙。”
“府库里都是留备的俸银和口粮,若送到边关,下辖各县怕是会出乱子。”
“暂时先这样吧,下去安排好。”庞序无力地摆摆手。
临近的虔州,正沉浸在跨年的喜悦当中。
“娘亲,我们还要多久能见着阿翁啊?”乐玉珠闲不下来,过一会就侧身掀开帘子往外看。
“外头风大,别冻着了!”小闺女像个皮猴,季芸不得安宁。
对面坐着的乐韫晖,轻咳一声提醒,她才乖巧坐好。“不知道爹爹在外头冷不冷?”小嘴依旧嘟囔不停。
外头寒风呼啸,乐尧全副武装也感觉到刺骨的冷。
短短几月,春兰和孙大郎就成了亲,有了身孕。大过年的,为了自己阖家团圆,把人家小两口拆散,着实残忍了些。
最后,乐尧亲自驾马车带妻儿回安南县。
要不是里头套了棉衣,加上纸裘,外头披了件厚厚的蓑衣,把在制衣坊购置的手套、鞋袜穿好,可真扛不住!
第三日午后,一家四口进入安南县境内,官道宽敞平整,马蹄声都清脆了几分。熟悉的场景,不同的心境,还怪感慨的。
按照记忆中的方向抵达河中乡,乐父乐母竟然缩着身子站在村口等着,乐尧停稳马车,快步上前。
“爹,娘,怎么在这等着呢?这么冷的天。”心疼又生气。
“估计你们快到了,刚从家里出来迎,不冷。”牙齿都打颤,手都冻僵了,居然说不冷?
“先上马车!”强硬拉着两人进了车厢,乐尧挥起鞭子,马驹擡蹄朝家里走去。
“阿翁,手炉给您暖暖身子。”
“祖祖,安安这个更香,给您。”
“爹,娘,夫君是心疼您们,才这般着急的。”二老被长子塞上马车,还没和车厢里三人说上话,便被他要求坐好。
季芸只得帮着解释一下,免得公婆心里不舒坦。
“我们晓得,阿尧打小就是这个性子,面冷心热。”捧着孙女递过来的手炉,乐母笑着说。
担心过了寒气,乐父把手烘暖了,才敢触碰长孙。“平平好像长高了些。”
“阿翁好眼力!”乐韫晖乖巧应答。
此时在正屋烤火的乐铭,时不时跑到门框边,眯着眼向外望去。
见到熟悉的马车,小跑回到火炉边,整好衣摆,捧着书卷一脸认真地翻看。
“阿铭应该在习字,走时给他备好了火炉。”乐父说。
“爹,娘,无论何时都得留一人在家看着。阿铭才多大年纪,一个人在家烤火很危险的。”乐尧不赞同道。
“我又不是小孩子,无需爹娘时刻操心。”乐铭回。
乐母笑着说:“确实,比你阿兄小时候懂事多了。”
乐铭:被夸了?好像又没有。
乐尧:被比下去了?不觉得。
见到两个小团子,乐铭也顾不上装模作样了,直接跑去和他们亲近起来。
得知乐尧回来,族人陆续来拜访。看着天色,他只好第二天再去族长家探望。
“阿尧回来了?”老族长想要起身,却使不上劲。躺在床上看向子孙,希望对方能搭把手。
“爹,阿尧托人带话说了,明天会来看您。现在很晚了,外头又冷,就好好躺着好吗?”被选为下一任族长的乐大,强忍悲意劝说。
老人猛地咳嗽了起来,就着长子端着的茶碗,喝了口热水顺过气。“好,我搁这等着。”
“爹,您放心,阿尧明儿就来。”
出了屋,身形健壮的男人捂脸落泪。
其他晚辈,早就被他赶回各处去了,在亲爹床榻边值夜的活,只能是他来,谁也别想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