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 40 ? 蒙学堂 ◇

40 ? 蒙学堂 ◇(1/2)

目录

40蒙学堂◇

出乎意料筹集到大笔善款,自然要物尽其用。

于各乡召集匠人们建造蒙学堂,按照呈报上来的孩童数量,约莫容纳数千人。

涵盖学室、书斋、膳堂、学舍、茅厕……

当前夫子人数显然是不够的。责令刘县丞亲自前往金监县,任命卢年为蒙学堂学监,俸银二十两,米粮五石……统筹教学事宜。

念其仍需在金监县学教学一月,期间只需要招揽合适夫子,一应待遇悉数给予。

卢夫子见到同窗刘良时,是在休沐日。

听到有客来访,卢家老少愕然,这事可少见。

“卢兄,东陵一别,已有数年,别来无恙!”刘良站立在马车旁,朝来人拱手施礼。

卢年卢夫子先是一愣,随即扬声笑道:“自是安好。久违了!”

一旁的卢二郎,看着两人互作揖礼,也跟着拜了拜。

“我此番到来,乃是传达任命你,为安南县蒙学堂学监一事。”进屋坐下后,刘良缓缓开口。

“我为学监?这如何使得?”卢年很是意外,他一个外县人,怎么可以担任安南县蒙学堂学监呢?虽说蒙学堂比之金监县学差的远,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蒙学堂往后,就会是安南县学。

如果现在接任了学监一职,未来就彻底绑在了安南县这条船上,心里是既欣喜又忐忑。

“卢学监莫忧心,蒙学堂下月开办,现在还处筹备阶段,只需要招揽夫子即可。”刘良知道他的顾虑,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不强求任何一位夫子或学监留守安南县,你放心。”

“承蒙厚爱,我并非不愿。只是事出突然,家中老幼尚不知晓内情,容我考虑一些时日。”

“自然。另,蒙学堂内一应俱全,学监和夫子各有屋庐,可携家眷入住其中。”

……

了解蒙学堂的具体情况后,卢年很是满意。眼见天色已晚,便盛情邀刘良用饭留宿。

“卢学监,无需担心。金监安南香酒楼是乐县令牵头开办的,县衙人员外出办差,只需要去掌柜处登记,就可以免费吃宿。

日后你要是去南场或者回金监办公事,也是一样的待遇。”刘良带着几分炫耀道,最后朝他挤挤眼。

卢夫子:“是我多虑了,那你……”

“不必送,我走了!”想到吃宿在安南香,办完正事的刘良,可不想再浪费时间寒暄。

手脚麻利地上了马车,掀开门帘朝他挥了挥手。

“回见。”脚还没踏出门,对方马车已离开,卢夫子举起的手僵在半空。

被风一吹回神,进了内宅与双亲、夫人、二郎说了这事。

“二十两银子!五石米粮!阿兄,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卢二郎开心地跳脚。“还会给我安排一份差事是吧?”

卢年的话,让他顿时收敛住笑。

“你也进蒙学堂读书,若能考上童生,再寻差事也不迟。”

“我都快十五岁了,怎么入蒙学?太丢人了吧!”

“开蒙虽为五至八岁孩童,可安南蒙学堂中,像你这般识字的少年,也可申请入学。

只不过条件是前去蒙学班辅助夫子教学,也就是当小夫子。

我已经请刘县丞给你留了名额,乐县令的子侄想必和你是同窗。”无视对方的哀嚎,卢年淡定如常。

“夫君,我和爹娘是留在金监?还是随你同去?”卢夫人轻抚隆起的腹部,柔声询问。

“自然与我同去,夫人、爹娘放心。蒙学堂夫子均可携带家眷,有独门独户的屋庐,日后我去前院学室教学,膳堂会提供饭食。

你们的饭食直接在膳堂取用,只需扣除三石米粮即可,每月还能余下两石呢。”

就算远庖厨,卢夫子也会算伙食账。

对他们一大家子来说,这样很是划算,自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安南县了。

董夫子更是满意,原本说的是暂时教慈幼局孩童,最后却成了蒙学堂夫子,差事更稳妥不说,还体面!

每月十五两,三石米粮,提供膳食、屋庐、差事……听到这待遇,董家人抱头痛哭,概因种田太苦了。

回县城有份活计,怎么想怎么好。

夫子的事情解决,接下来就是招揽各处的杂役。

县衙的告示一出,蒙学堂需庖厨数名、管事若干、杂役近百人。

黄禄和李业成忙活了大半月,可算是把七七八八的人招齐了。

这时候,大致的学堂雏形也落成。

最早乡长通知下去是说,官府将开办蒙学堂,需要统计适龄孩童的数目,并未言明能否入学、具体时间和束修。

乡民们就没当回事,反而争着抢着去建造蒙学堂,每天都能赚上一百文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