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 找着果树 ◇(1/2)
34找着果树◇
被乐尧惦记的金监果林,正面临被伐掉的危机。
果林的主人是从州府回来养老的员外,在外头尝过不少可口的果子,就托人从各地买了好些果苗。
悉心栽种了几年,结出的果子又酸又涩,到现在还越来越小,一些树都不结果了。
百亩土地上,错落有致地栽种着各式各样的果树,春日里瞧着枝繁叶茂,一茬又一茬的花蕊,远远看去美不胜收。
这片林子的主人,最爱邀上三五老友,在其间亭苑乘凉避暑。
可美景在进入结果期就消减了,花落了遍地,果子却不在枝头见上几颗。
本是果林,倒真成了观赏之地。
“主君,您已经连着叹气好些天了,可别愁坏了身子。”后头跟着的管事说。
“主君,是老奴没能打理好庄子,让您失望了。”庄头说着就要跪下。
荀员外又是一声叹息:“与你们何干,怕是果树念家,不愿在此处落地生根罢了。”
他是金监人氏,少时求学在外,双亲重病未能赶回来尽孝,是一生之痛。
无牵无挂后,追逐仕途的心思淡了,则用傍身的祖产,游学四方。最后在虔州州府落脚,过了不惑之年,便起了落叶归根之心。
原以为草木无情,可大老远运回来的果树和果苗,都被栽成了这般,怕也是念着故地吧。
几日后,于都头带着手底下的衙役,来到了此处。
“你们是何人?这是荀家庄子,外人不得擅入!”庄头厉声喝道。
各处忙活的农户跑了过来,手中还紧握着工具,做足了抵挡外人的准备。
于都头拱手致歉:“各位别紧张,我们是安南县的衙役,听说金监县有一片果林,想要购买几株果苗。”
听到对方解释的这番话,庄头将信将疑:“你们安南县,怎么需要来我们金监买果苗?”
不怪他们如此警惕,原先就有过贼人擅闯果林、偷窃果子的先例。
偷摘果子没关系,但摘得都是不熟的。还把其他的果子都摘了扔到地上,折断了好多枝叶。
第二日众人来了,看见一地果叶,都心疼坏了,幸好员外没有治他们管理不当之罪。
报官之后抓住了人,对方言之凿凿说以为林子是野生的无主之物。饥饿难耐才去摘果子饱腹,没想到酸涩无比,气狠了就踹树折枝发泄一通。
自此之后,无论何时,果林都会有专人看守,对外来人多加防备着。
“我们县在山脚开了大片荒地,不适合栽稻子,就想种些果树,盼着来年能吃上水嫩鲜甜的果子。”
因着管理过大棚蔬菜,于都头现在对自己栽种方面的本事格外自信。
庄头摇摇头,如实相告:“我们这片林子的果树只适合观赏,结不出好吃的果子。”说完很是羞愧。
农户们面露异色,伺候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想到栽在了这片果林。
家里人时常问,能不能捎几颗果子回去给尝尝鲜,都被他们以东家之物,不得擅取搪塞过去了。
其实荀员外早就说过,这片林子结的果子大家可以随便吃,不要浪费才好。
于都头这话,可真是扎到众人的心尖去了。
“怎么会?”看到众人神色,他也没再追问。“可以卖我几株果苗吗?每一种果都需要。”
庄头没有拒绝,主君已经说过,过阵子就把树都伐了。趁着入冬霜冻前翻垦,来年就种上庄稼。总比现在占着地,却毫无产出好上些许。
吩咐农户每种果树都挖上十几株,反正留着也无用了。
每一棵果苗根系上都带好土,小心翼翼地堆在一起。
“叔,我们不需要这么多,每种树一棵苗就够了。”
本来见于都头几人安分就宽心,这会更是亲切了几分。
庄头没忍住顺嘴一说:“以后要果苗就去别处寻吧,它们都会被伐掉,我们庄子不种果树了。”
“为什么不种了啊?”
“结出的果子少,又酸又涩。”
“怎么会这样?”
“这些树都是别处买来的,大概是念家吧!”
“树哪有这说法,估计是栽种打理的法子不合适。这么好的一片林子伐了,太可惜了。”于都头环顾四周,有些肉疼。
“若是有人要买下,多少钱肯卖啊?”
庄头一愣,谁会买这林子?
“这……得问过我们主君的意思。”
“那先别伐了,我回去问问乐县令买不买。”估摸着对乐尧的了解,于都头大胆开口。
“你们县令?”
“对啊,我不是说了我们是隔壁安南县衙的,最晚三日后给你答复。叔,这些果苗您看看给多少银钱合适?”
“不用钱,本来就是要伐掉的。”
“这可不行,您一定要收下。”于都头掏出二两银子,塞进庄头手里。
几个衙役,来回好几趟,终于把果苗放到了路边停放的驴车上。
“幸好多租借了几辆驴车,不然就回不去了。”衙役笑着说。
“于都头,你可真敢说!”另一位衙役用敬佩的眼神看向老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