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安南民驿 ◇(2/2)
外出跑腿的伙计由少年郎负责,女郎可安排在店内誊写整理货物。
“他们现在已经识得不少字。”
其余四人诧异地看向乐尧,生怕自己幻听了:“你们没有听错,慈幼局的孩子们都在识字。”
李业成:“没听说有请夫子啊?”
何安关心:“束修几何?”
乐尧:“请了小山,算不得夫子,束修也给了。”
蒋留声和张员外:看破不说破!难得糊涂。
如此,对优先招募慈幼局出来的人,何安和张员外就没有异议了。
县里识字的太少,安南民驿伙计起码得看得懂,会写字。
至于乡里的管事,考虑聘请乡长代理,再安排一到两名伙计去打杂。
运送路线提前规划好,根据投入产出,决定租赁或者购买驴车。
车夫最好知根知底,品行端正,头一个月运输安排管事随行,后续可以只伙计一人。
县衙也会加强治安巡逻,保障安南各处民众安全,说到这里看向蒋留声和李业成。
两人会意点头。
安南民驿业务范围覆盖安南县和南场县,主要为百姓传递信件、包裹。
费用低廉,还能直接在乡里寄取,忙会了大半月就开张了。
收到乐尧消息时,陆县令头都大了。
别人县轻轻松松就安排妥当,他们南场居然连人都没招募齐全。
没办法,只得休书一封向乐尧求助。
乐尧扶额,回复道:官商合作,让利于民。
陆县令瞬间明了,当即安排杨主簿找了县里资产雄厚的富户,可对方并不情愿。
强扭的瓜不甜,干脆寻了另一位擅于经商,但家底薄的商户。把差事一股脑交给他,当起了甩手掌柜。
或许是傻人有傻福,后头找的这位商户确实有才干。
硬是在短短三天时间拉扯起了民驿架子,后续慢慢填补,也做得有模有样,还入了陆县令的眼。
官方驿站冷冷清清,每日除了掸掸灰,清理落在屋外的树叶,驿夫就没什么事可做了。
乐尧也不找他送信,他也不能主动上门,闲来无事就在县城四处溜达。
这一日,他来到西大街,看到一家店铺外排了长长的队,大家手上都揣着东西。
一般都是空手上门买东西,还是头一次见带东西上门的。
驿夫好奇了,走近一瞧:安南民驿?
什么时候民间也有驿站了?安南不是只有他待的地方才是驿站吗?
满头雾水地走到店铺门口,被队伍中的壮汉一把抓住。
“排队去!”
“我就是想看看里头是什么,没想插队。”驿夫回。
“上一次也有人这么说,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得排队。”
“我……”
背后的老媪开口:“你不排队,我们告诉衙役,把你抓起来!”
其他人纷纷响应:“对!告衙役!”
驿夫:……
他只得走到队尾,拍了拍前面少年的肩膀。
“干吗?”少年转头问。
“我就想问问,前面那店铺是干吗的?”
“你连这都不知道?帮人寄送信件、包裹啊!”少年嫌弃地看了他一眼,穿得人模狗样,居然是个傻子。
“可民间怎么可以有驿站呢?”驿夫小声嘀咕着。
离得太近,少年自然也听得见:“大行朝哪条律令规定,民间不得设驿站了?”
少年是何安的同窗,自然识得几个字。
得知西大街安南民驿是何安开的,就想来看看。和驿夫一样走到门口,就被排队的人抓住了好一通说教。
“这个倒没有,可……”
“好了,别问了,不寄东西就回去吧!你在这排队耽搁大家时间,没看后头又排了十几号人吗?”
驿夫:……
晃悠着来到县衙,来都来了,就进去问问情况好了,治下出现了第二家驿站,乐县令不可能不知道吧?
乐尧并不在县衙,他去乡里了。由李业成出面接见:“您来此是?”
驿夫答:“我发现西大街多了一家安南民驿,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这是县里张员外和何家一起开办的,已经知会过县衙了,还帮着安置了好几位慈幼局出来的郎君。”
乐尧早就跟县官们说过,驿夫若是上门询问安南事宜,少说为好。
州府派来的人,虽然不至于害安南,但留一手总没错。
“那挺好的。”驿夫回了一句,默默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