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 136 章 农业(1/2)
第136章第136章农业
刘协禅位之后暂时住在长安的一处行宫中,关于他的封地还在讨论中,之后一系列的变革足足持续了一个月,秦政调动了益州军进入长安,然后迅速变革了军政,同时不动声色地将朝堂上的很多官员罢免,之后又从各地提拔上来有识之士,他并没有直接的一刀切,他一边同各大家族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又一边暗搓搓地捅了人家几刀,确认这些家族短时间内不会参与到他的改革中来。
荀家是是这一次政变中获利最大的那一个,荀家有名的几个人都被提拔进了朝廷,荀彧、荀攸、荀谌一个也没逃过,而且他们一入职就开始了苦逼的加班工作,自从桓灵二帝开始就积压下来的一些政务被黄门搬到一间腾出来的偏殿里,满满一殿的竹简看得人眼花缭乱,荀家三子站在殿门口,一时间都觉得自己是上了贼船,但是他们还是不得不去工作,三个人把自己关在殿中,足足加了一个星期的班,这才终于搞定了那些陈年旧案,三个人一人整理出了一沓弊病,他们将这些纸交给秦政的时候整个人都在打飘,眼下的青黑深重的下一秒就能直接和秦衍称兄道弟。
秦政收下了那一沓厚厚的纸,然后让他们三个立刻回家去休息,他也没想到荀家这三位这么认真,如此有加班的动力,在他的预计中,解决完这些积累下来的旧务至少也得有半个月,谁知道这三位加班加点地七天就全都搞定了。他在心中将他们三个的位置拔高了许多,并且给他们找好了更适合他们的官职。
秦衍对秦政的这种资本家一样的压迫行为啧啧称奇,但是为了自己以后的悠闲生活,他聪明地没有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也没想到,秦政居然能够用教导他如何追到那位猫小姐来诱惑他过来帮忙干活——秦衍要被人类的脸皮吓到了。
“阿妧在做什么?”秦政将荀家三位整理出来的东西一一看过,想起来自己已经有好多天没见到徐妧了。
“她和荀夫人出城去了,这几天她们两个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开发城外的土地,看起来不必你们轻松多少。”秦衍坐在他身边翻动着竹简,将朝臣们的奏表分门别类,“虽然已经从国外进口了足够的粮食,但是我们还是要自给自足,不能够太过依赖别人,只是今年的收割季节已经过去,她们两个是想要继续改良一下土壤,好准备明年的种植。”
秦政略一点头,他将那些竹简拿过来,提起笔开始批阅奏表,好在最繁重的事务荀家的三位人才已经帮忙解决了,秦政现在只需要996就能够结束一天的工作,而且,也因为朝局才刚刚稳定下来,那些大家族又被秦政在背后捅了刀子,一时半刻的也没人敢于给他找事,他干脆趁着这会儿功夫,开始选拔人才——在这种时候试行后来的什么九品中正制或是科举制肯定是不现实的,好在这个时代别的没有,人才却是不缺的,这些年,荀攸在益州挑选了许多人才,秦政自己也看中了不少,现在只需要将这些人挑个合适的时候放进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了。
不过现在大臣们显然没什么精力考虑如何在朝政上安插自己的人手,因为秦政纵然是捅了刀,却也并没有直接将世家大族从朝堂上踢出去——秦政当年已经有了一次经验,现在自然是驾轻就熟,所以大臣们现在最关心的是秦政的后宫。
汉灵帝死后,后宫中除了何太后和太皇太后以外的女人全被送走了,刘辨和刘协年纪又小,所以现在的后宫中除了宫女外没有其他的女人,大臣们都知道徐妧和秦政有婚约,但是这两个人看着一点儿也不着急,而且有传闻流传出来,说是当年秦政娶了平舆许氏的女子,感情甚笃,可惜后来这许氏女子在黄巾之乱中死去,后来汉灵帝赐了婚,虽然依旧是许氏的女子,但是秦政本人却并不满意,虽然这些年徐妧一直跟着他过得不错,但是秦政并不想要娶徐妧。
这样的流言一传出来,大臣们就都动了心思,他们家中都有适龄的女儿,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秦政现在的官方年龄还不满三十,正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又是一个有才能的明君,身材高大,俊逸非常,大臣们是想要送女儿入宫帮衬一下家族,这些年轻的姑娘们自然也是对这样的一位男子心动的。
然而他们的媚眼全都抛给了瞎子,秦政沉浸在工作中,晚上直接就在办公地点应付一晚上,就连吃饭都是简单地对付,而姑娘们想要去堵一堵徐妧,却都找不到人,徐妧这时候正在城外和唐蘅扒拉土块呢,哪有时间留给这些满脑子情情爱爱的小姑娘。
是以,这段时间里,除了秦政和徐妧之外的所有人,都觉得分外憋屈,都觉得这两个人不愧是当年被赐婚到一起的,都不走寻常路,并且能够让他们找不到任何下手的地方。哦,对了,不管是秦政还是徐妧的武力值也都很高,秦政还比较注意自己的身份,不会轻易动手,但是徐妧才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凡是打扰到她的研究或是上门找茬的,通通都被她打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