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始皇大大我们走[三国] > 第133章 第 133 章 攻城和后裔

第133章 第 133 章 攻城和后裔(1/1)

目录

第133章第133章攻城和后裔

刘焉攻城的时间很早,发出的声音很大,秦政和秦衍是被外面地动山摇的声音震醒的,他们两个前一天晚上处理一应事务几乎是刚刚睡下,还没有进入到深层睡眠就被吵醒了,两个人眼睛都还有些睁不开,秦衍维持着人形伸出手崩溃地揉乱了自己的头发,蓬乱的头发像个鸡窝一样。另一边的秦政比他好一些,只是脸上带着沉重的杀气,他默默地摸出了两个耳塞,然后用被子蒙住脸,决定只要不是刘焉的军队冲进长安城了,他就绝对不会起床。

他们两个很快就重新睡了过去,很快就睡得人事不知,他们的住处里面早就已经布置好了层层魔法结界,其坚固程度由实例证明完全可以抵抗现世的热兵器,这也正是他们两个人能够心大到睡过去的重要原因。

只是他们可以这样高枕无忧,但是其他人可没他们这样的本事,从攻城开始的那一刻,百官就已经不约而同地进了宫,小皇帝已经穿好了朝服,坐在御座上,而太皇太后就坐在他身边,所有人都很忐忑和紧张,武将们已经各自前往城门固守,此时留在朝堂上的只有文臣,他们一个个站得像个木头桩子,沉默不语,让整个大殿都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外面的声响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三个时辰之后,刘焉那边架上了云梯,长安城上也已经准备好了檑木滚石,还有数十桶热油,除去长安城的城墙上被崩出了几个洞,添上了几处焦黑的痕迹外,双方都未能有任何进展,双方的将士都有些疲惫不堪。这个时候,秦政和秦衍终于睡醒了,他们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感受到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直到他们发现自己还带着加注了魔法的耳塞,等到他们将耳塞拿下来,听到外面震天响的巨大声音的时候,终于想起来他们现在还在打仗。

秦政换好了衣服,用过了早饭,然后慢悠悠地走了出去,长安城的街道上空空荡荡,除了士卒没有任何t平民百姓,秦衍很快就追了上来,他们直接上了城墙,正面对抗刘焉大军的是朱俊,他此时脸上带着灰黑的痕迹,一边指挥士卒将物资搬运过来,让他们架好弓箭,一边还让传信官对着城下高喊,希望让刘焉能够迷途知返,不至于酿下大错。

然而刘焉并不同他废话,几支箭矢直接迎着朱俊的面门而来,而他此时侧着身吩咐手下去搬油桶,身边又都是士卒,根本没有躲闪的地步,秦政急忙伸手拉了他一把,顺手将一面盾牌投掷过去,那几支箭矢被盾牌撞击转了方向卸去了些许力道,狠狠地钉在了他们之后的木质箭楼上,力道十足,若是朱俊躲闪不及,怕是要当场毙命。

朱俊来不及谢过秦政的援手,也来不及询问秦政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让人架好弓弩,立刻向着城下扫射,铺天盖地的箭雨让城下大军也不得不纷纷闪避,刘焉的大军暂时退了回去,城上的士卒警戒了片刻,发现大军是真的退了回去,这才赶忙换人上来警戒,让疲惫的士卒得以修整,朱俊也下了城楼,他让人严密地看守着城门,把秦政拉到了一边说话。

“多谢秦州牧救命之恩,不过,陛下那边是否给出了如何处置刘焉的方法?”朱俊摘下头盔,擦了把汗,“毕竟是皇室宗亲,而且这一次的反叛实在是令人费解,我等与秦州牧相处多时,自然知晓您并非是所谓的奸佞之臣,刘焉之前也与秦州牧同朝为官,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一次是否是有什么内情?”

秦政先是摇了摇头,“陛下那边尚无决断,只是这次事发突然,只是若是真有内情,刘焉自然可以好生告知陛下,之前的半个月有足够的时间,可惜他仍旧是执迷不悟,如今竟然已经带着大军攻城,丝毫不顾及陛下还在,这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只是他毕竟是皇室宗亲,好歹是要留下一条命等着陛下发落的。”

朱俊点点头,“的确是这个道理,只是刘焉直接从凉州调动了大军,再加上洛阳那边被他所迷惑的军队,数量之巨对我们非常不利,而且他们在外围城,随时都能够有物资补给,但是我们这边的物资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给,若是不能够速战速决,恐怕城门被攻破是迟早的事情。”

秦政将身边的秦衍推了出来,“这是我家中的一个晚辈,从小学习武艺,这一次便让他也来帮帮忙,也算是一份力量,我即刻便进宫去,请陛下裁决此事。”

朱俊看了看面上一派轻松之色的秦衍,虽然并不相信这个年轻人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还是谢过了秦政,他看着秦政离开,在城楼下略作休整之后就又上了城墙,秦衍跟在他身后,发现刘焉那边也经过了修整,大军已经再一次开过来,和之前一样,同样还是架好云梯,同时试图绕过护城河轰开城门,而城墙上则是将云梯掀翻,投掷礌石滚木,然后射出箭矢,双方就这样持续着这样的拉锯战。

秦衍在掀翻云梯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需要四五个士兵才能够掀翻的爬满了士卒的云梯他一个人就能全部搞定,并且速度还很快,他一个人在城墙上自由地横向跃动,将自己看到的所有的云梯全都掀翻,朱俊松了口气,觉得这小子这一身怪力在这种时候真是好用,没有了云梯的威胁,守城的士卒们就可以放开手攻击城下的军队,一时间,他们这边逐渐占了上风。

秦政进了宫,小皇帝见到他松了口气,忍不住从御座上向前探出半个身子,“如何了?”

“回陛下,刘焉依旧在攻城,我们虽然同他尚能相抗,只是对方有充足的补给......”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斟酌了一下言语,“陛下不必太过担忧,朱俊将军乃是国之柱石,一定不会让叛军攻入长安城的。”

刘协的表情隐没在冠冕之下,一时间让人看不清他具体的所思所想,他沉默了一会儿,“既是如此,便请诸位爱卿都去偏殿休息吧,秦卿,随我来后殿,朕想听听具体的情况。”

文臣们对视着,跟随着黄门去偏殿了,秦政同刘协进了后殿,黄门将后殿的殿门紧闭,殿内只剩下了刘协和秦政两个人,刘协慢慢地走上丹墀,尽量和秦政保持平视,“秦卿,朕有个问题想要问你,若是能够平定这次叛乱,之后的很多年,天下太平,若是如此,爱卿仍旧有问鼎天下的想法吗?”

“...陛下此言差矣,天下平定是因何事平定,又是因何人而平定?”秦政静静地看着面前神色同样平静的刘协,“我不会抢了别人的功劳,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功劳拱手让出,看来先帝临去前,并未告知你们兄弟二人...既是如此,我自然不会多言。”

刘协深吸了一口气,他转头看了看后殿同样设置在丹墀之上的御座,又看了看面前平静的秦政,最后他闭上了眼睛,他隐约意识到,恐怕这一次刘焉的叛乱也同面前的人脱不了干系,纵然是刘焉本来就有着不臣之心,但是面前人定然也是引起这不臣之心的罪魁祸首,他踉跄着后退了几步——现在的局面已经非常清楚了,秦政这不是逼宫胜似逼宫,秦政本人一定有能够解决眼前乱局的办法,只是他绝对不会这样轻易说出来,他是在等着这一次乱局为他彻底扫平通往帝王宝座的那一条坦途。

“卿果然是胸怀大志向,朕曾经听人说起过卿是如何在益州发家,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只可惜朕最初以为卿是个忠臣,虽然有自己的目的却也是为了家国和天下百姓,只是到了今日,朕终于明白,卿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位置。”刘协闭了闭眼睛,“那个位置真的如此重要吗?”

秦政失笑,“陛下如今却是将自己所思所想强行架在我身上了,我从未说过自己是个忠臣,也从未对这个王朝效忠过,我所做的一是为了天下太平,二来也是为了将本就属于我的天下重新拿回来,如今,想来陛下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外面的乱局如何并不重要,我想看到的是陛下的态度。”

刘协冷笑了一声,他能有什么态度,纵然朱俊和皇甫嵩历经沙场,是不可多得的老将,但是只要刘焉那边有着充足的物资补给,最后输掉的一定是他。从汉灵帝死后开始直到今日,各种突发事件不停地出现,就像是被诅咒了一般,即便是迁都,也依旧有着麻烦事找上门来,或许就像是太史令所说,这个王朝的气运真的已经走到了终结。他向着秦政所说的本就属于他的天下,最后推断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你果然是前朝后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