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 西域(1/1)
第124章第124章西域
既然此时不能够在自家的国土之内收集到足够的粮食,那么就只能把目光从自家的疆土上向外挪一挪,西汉武帝的时候,命令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从这时起真正开辟,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域大月氏使臣前来长安,口授了《浮屠经》,佛教正式传入,只可惜在天凤三年,因为王莽篡权,丝绸之路中断。
而在东汉永平年间,班超重新打通了隔绝58年的丝绸之路,永元年间,西域都护府设立,而在延熹九年,还有古罗t马大秦王派遣了使者来朝见汉桓帝,只可惜从那之后到现在为止短短二十几年间,中原再也没和西域那边有什么联系。
现在要想重新开路,还得仔细挑选适当的人选,徐妧手里抓着一把土,在地上随手堆起了一个灰土色的小人,“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位合适的人选,你有什么看法?”
“和你一样,只是还得有其他人一起,现在的益州一应事务已经平稳下来,等到迁都到长安之后,便可以将其中一两位要紧位置地挪个地方了。”秦政对徐妧那随手之作欣赏不能,若是徐妧不说那是个小人,他是一点都看不出来,“苏固在长安京兆尹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几年,虽然没有太大的功绩,但是也没有过失,等到迁都之后,他的位置也可以挪动一二了。”
徐妧点点头,“曹兄的父亲曹嵩本来今年打算花钱买下太尉这个官职的,出价居然高到了一亿万钱,虽然现在的五铢钱价格贬值得厉害,但是能够拿出这么一大笔钱,足以说明他是真的有钱。只可惜灵帝去世,之后又发生了这许多事情,他想要成为太尉是不太可能了,但是这个大司农的位置还是可以继续做的,只不过不能够再像之前那样敛财了。”
“你看中了他的生财的本事?看在孟德的面子上倒是无所谓,只是你既然现在说出了这件事,是否是想要让他来主持前往西域这一件事情?”
“没错,前往西域这件事还得是一个有经验的人主持的好,满朝上下,我觉得能够有实力做这件事的唯有曹嵩,虽然他捞的也不少,但是总归我们还是赚。”徐妧顿了一下,“就是得给他一些甜头,我们可以双赢,而且看在曹兄的面子上,他也不好捞的太过头,而且我们这一次是为了大量的粮食,钱财分出去一些不要紧。”
徐妧的意思简单又清楚,让曹嵩作为主持者,从西域带回来大批量的粮食,至于这一路上的好处曹嵩可以随便拿,只要不是太过分,她和秦政都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觉得曹嵩是不会拒绝的,事实也正如她所想,她和秦政回去之后她就立刻去见了曹嵩。曹嵩在听完了她的简单计划后算了笔私账,然后发现自己在这一趟捞到的钱能够抵得上自己在洛阳一年捞到的钱,于是他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徐妧的提议,尤其是徐妧说了,他们要等到迁都之后再选人前去西域,而曹操现在就在边境带兵平乱,等到迁了都,曹操的官位又能够向上拔擢几分,到时候就可以让曹操同曹嵩一起出门,也好让他们好久没见的父子得以好生相处一段时日。
曹嵩隐晦的告诉徐妧,如果自家儿子的官位能够让他满意,他可以放弃自己捞到的一半的金钱,徐妧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徐妧就差拉着他的手告诉他,钱什么的现在不重要,她现在缺粮食,非常缺粮食。
曹嵩思索了半晌,也没能想到徐妧和秦政在这种时候囤积大量的粮草有什么用,现在边境的战事马上就要结束,冀州和青州的黄巾余孽现在也平复下去,基本上几年之内都不会再有战争,而徐妧和秦政也不像是大量囤积粮草,然后操纵粮价赚钱的人,他这样想着,也就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徐妧叹了口气,“大司农,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自从先帝去后,那些被十常侍压下来的账都被翻了出来,国库空虚,再加上这几年连年战乱,百姓上交的税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咱们现在是既缺粮又缺钱,但是自从蹇硕将军将西园交出来后,先帝保存在里面的钱财足够朝廷几年之内的花用了。”她的语气诚挚,“曹兄在边境作战,未来的几年内都不会有战事发生,现在摆在诸位大臣面前的依旧是粮食的问题,所以,我想着若是能够用我朝普遍的东西向西域诸国换取大量的粮食回来,也算是为国家效力了。”
曹嵩是否相信了徐妧这种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徐妧不知道,但是她知道曹嵩这一行一定会尽心尽力就非常满意了——因为曹嵩作为一个胖子届的胖子,现在已经开始健身了,似乎是为了自己到时候在西域诸国面前看起来更有面子一些,他现在已经用名士来要求自己了。
定下了人选,秦政和徐妧就更不忙不乱了,迁都是需要提前算好吉日吉时,然后天子仪仗出了宫门,军队开道,百官依次跟在仪仗之后,陆陆续续离开洛阳城,此外还有百姓夹道相送——其实毫无意义,虽然作为天子之都,洛阳要比其他的城市繁华许多,但是因为近几年的皇权不断更叠,洛阳百姓担惊受怕的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如今天子离开了这里,他们这一刻的想法是,总算以后不需要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当然,有些人心里这样想,更多人还是觉得天子离开了,洛阳纵然繁华也要逐渐没落,他们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跟着也去长安,只是户籍一时半刻地换不了,他们也就只能想一想。
秦政现在的身份是辅政大臣,还是一州州牧,实际上的位置和三公算是并列,尤其是他现在跟三公的关系都还不错,为人又不是汲汲钻营的那种,这一路上和三公不时说说话,也算是有些乐趣,徐妧和他同坐一车,只有在实在受不了颠簸的情况下,才整理一下仪容,出去骑马跑一会儿。
因为天子仪仗实在是过于庞大,再加上还有见识过不少事情的太皇太后在极力要求完美,一路上拖拖沓沓,花费了两倍的时间才终于到达长安。京兆尹苏固提前接到了信,已经在城门口都布置好,就等着天子的到来,他打开中门,现世做了一篇文章宣讲一下天子的功绩,以及长安能够再一次成为天下国都的荣幸,等到一篇文章念完,苏固便请天子仪仗进去,长安城内同样是百姓夹道欢迎,不过徐妧以自己多年看联欢晚会的经验表示,这些人只是表面欢迎。
这一点自然是不难猜测的,这几年,虽然苏固在任上勤勤恳恳,做出了不少实际功业,但是针对于大环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徐妧看着长安的景象,发现还算是不错,虽然对比与洛阳来讲有些简陋,但是好歹还是看得过去的。
长安在西汉的时候就是国都,宫城宫殿都保存完好,苏固之前就已经让人过去修缮,如今天子到了,可以直接住进去,随着天子进了宫城,其他百官自然就要去自家之前派人在长安购置的宅子收拾行李了。苏固之前就在长安给秦政和徐妧留了一栋位置好的住所,一应的生活用品也都已经安置好,他们两个可以直接舒舒服服地住进去。
徐妧这个将军是在朝廷上挂了名的,她现在不能随便离开长安,回益州去更舒服的日子,除非向朝廷告假,但是在这种时候,她也不能做出这样扎眼的事情,于是,到了住所安置好后,她就拿出纸笔开始拟定前往西域的人选,曹嵩是领头的,曹操是负责护送的,他们父子连心,这件事一定能够做的很好,上一次跟着她去鲜卑和匈奴的诸位商人也都不错,很有急智,这一次也可以让他们一起去开开眼界,这样,这支商队就已经有了大致的雏形。
至于其他人,还需要慢慢筹划,徐妧本人是想要跟着一起去的,只是还不知道这段时间还会不会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发生,她需要等等看,益州那边倒是可以把郭嘉带上,听说他现在在官位上坐的非常的不爽,他现在更想要放飞自我,去更广阔的的世界看一看,徐妧不知道郭嘉这几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对外面的世界这般向往,不过她倒是可以给郭嘉开个后门。
也可以把荀彧带上,估摸着等荀彧回来了,秦政这边也把皇位什么的都搞定了,那个时候生米煮成熟饭,还有唐蘅在,不怕到时候转不过荀彧的观念来。徐妧一边想,一边将这些都简略地记在纸上,然后打算继续在朝中搜罗一下有用的人,把那些刚入朝没多久的还没有调动到重要官位上的年轻人全都塞进队伍中去。
她把那张纸好好收起t来,觉得一趟跑下来,这些人的观念就会大为改观,以后多跑几趟,这扩土开疆之事也就该提上议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