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一更(1/2)
第41章第四十一章一更
公元前210年,病来如山倒。
早就停止了求仙访道的嬴政还是不幸的死在了这一年。
幸运的是,这次的他没有客死他乡,也没有经历尸骨从沙丘运送回咸阳,正常的去世,立了遗嘱,命人通知扶苏回咸阳扶灵给他送葬,然后了结一般闭上了双眼。
没有赵高,没有李斯,胡亥看上去也被磨练的是去了篡位之心,他也算死的很放心。
当年在胡亥身边的内侍小秋,此时已经坐上了他师父曾经的位置成为了中车府令。
而负责给扶苏送圣旨的任务也就理所当然的交给了他。
嬴政觉得,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这小秋也绝不会赵高那样的人,但他这次又想错了。
嬴政死后,小秋没有第一时间派人运送圣旨,而是去和胡亥商量要怎么处理这件事。
当初凭借着给嬴政传送胡亥的消息,小秋一步步成了嬴政最信任的人,然而他真正的目的却还是让胡亥登上皇位。
小秋并不是个无私奉献的人,帮助胡亥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竭尽所能的隐去了胡亥藏在身体里的乖张、顽劣、暴虐,让嬴政以为胡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变得乖巧温顺,更让他相信胡亥绝没有篡位的能力和决心。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之后的部署,天幕在几年前就已经给了模板,他们现在应该假传圣旨到边关,赐死扶苏和蒙恬。
扶苏未必会赴死,因此要找个身强力壮的高手,在看见他们的第一眼时,就出手将他们杀掉。
小秋把自己的计划告知胡亥。
胡亥犹豫再三,还是不敢下定决心。
他说:“兄长早知会有此一劫,必定会做好准备,我们这样真的能行吗?谁不知道圣旨是假的。”
“真的假的有什么关系,公子,只要扶苏死了,你登上帝位,那假的也成真的了,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管束你,更不会有人在怀疑你,在大秦,你说一就不敢有人说二。”
不被人怀疑对胡亥而言,实在是个太诱惑的东西。
他已经被怀疑太久了,既然白白担了这么久的虚名,为什么不去做了,为什么要让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位置落到别人手里
天幕说了,他才是秦朝的第二个皇帝。
胡亥没有再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小秋去做该做的事情。
在他身边多年,胡亥随便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也能立刻会意。
小秋正要退下,胡亥忽然叫住了他。
他说:“事已至此,要不你改个名字吧。”
“臣的名字有什么不好吗?”
胡亥想了想说:“没什么不好的,只不过......太普通了,听起来不怎么厉害。”
“那殿下希望我改成什么?”
“都行。”
小秋说:“赵高这个名字够厉害吗?从今天起,臣改名叫赵高吧。”
两人相视一眼,一种说不出来的羁绊与因果忽然显现了出来,胡亥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
从此之后,大秦朝堂上,又多了个叫做赵高的中车府令。
......
远在北疆的扶苏很快知道了嬴政去世的消息。
蒙恬担心事情生变,打算立刻互送扶苏回咸阳,但就在这个时候,北边的匈奴开始不厌其烦的过来骚扰。
为了边境的稳固,蒙恬手里的兵力不可能全部带走,但若扶苏一人回咸阳又怕没有胜算。
而就在这个时候,传旨的内侍到了。
蒙恬一眼就看了出来,那人不是普通的内侍,而是个身怀武功之人。
他不是来传旨的,是来取扶苏性命的。
蒙恬在那人动手之前制止住了他,并未让他得逞,随后他一刀将那内侍杀了。
又将余下之人全部下狱。
咸阳恐怕已经生变,这是早有预料的结果,嬴政之前的安排以及所作所为,还是没能压制住某些人反叛的决心。
“公子,咱们立刻启程回咸阳。”
扶苏走出门去,朝北边看:“若现在回咸阳,此地何人驻守?”
“现在不回,日后恐怕大局已定了。”
若走,秦国边境无守,若不走,皇位恐怕得丢。
时至今日,从扶苏的犹豫中,蒙恬终于知道了他致命的缺点。
不是懦弱而是仁义,仁义且勇敢使他在这样的抉择中一定会选择后者。
而偏偏胡亥赢就赢在,他不会在乎秦国的存亡,更不会在乎百姓的生死。
可对于扶苏而言,如若秦国不在了,只剩个皇位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扶苏坚定的投身到了护卫秦国的战事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