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大明好像要完蛋了(二更)……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大明好像要完蛋了(二更)……(1/2)

目录

第29章第二十九章大明好像要完蛋了(二更)……

洪武十二年秋,金陵城外落叶纷飞。

今年似乎是个寒秋,离冬日明明还早的很,却感觉穿多少衣服都抵挡不住透骨的冷。

朝代更替已然结束,大明王朝趋近平稳,百姓的生活一天天的好了起来,然而却总觉得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绷着一根将断未断的弦。

明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走向最顶峰的时期。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十多年,好不容易适应了奢靡又快乐的皇帝生活,却从天幕里听见“明末”两个字,他恨不得一口鲜血喷在天幕上。

顺便问问,怎么就明末了。

后代子孙,真是没用,想当初他开局一个破碗,都能建立大明王朝,把天下从蒙古人手里抢了过来,还将其经营的风生水起,怎么又没了?

转念一想,朱元璋又觉得,王朝更替乃是必然的规律,即便他实在是不甘心,却也做不了什么。

朱元璋在国家的治理和□□上十分的简单粗暴,对于他而言,最直接的维护皇权的方式就是避免大权旁落,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谁也不知道这样平静如潭的大明即将走向另一个历史的临界点,而从此以后,皇权将与相权结合在一起,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今年秋天真的格外的冷,然而迎接秋季的是一整个难以避开的寒冬。

而在这样寒冷恐惧的气息之中,酝酿的是一件震动整个朝堂的滔天巨案。

......

大唐。

高阳公主并不知道明朝是距离大唐多少年以后的朝代。

也不知道陈圆圆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向身份尊贵,养尊处优的她,对于普通人抱有一种优越感以及同情感,因此陈圆圆这样的流落青楼的民间女子,很难进入高阳公主的眼中。

她听天幕,就好像在听故事,并不是很上心。

但人又总是容易由己及人。

时间流逝的太快了,尤其是跟随着天幕的种种盘点,就仿佛是亲自跟随历史走了一遭似的。

高阳公主还尚未从大唐的衰落以及唐朝历史上出了位女皇的震惊中走出来,现如今又告诉她大明也快完蛋了。

数月的时间,她见证了几个王朝的落寞,而人这一辈子却只能活短短的数十年。

所以,有什么可害怕或者顾虑的呢?

人这一辈子这么的短,想做什么,想要什么,都要抓紧时间,抓紧机会去争取才对。

这样想着,高阳公主一个不注意,手上的书忽然落在了地上。

身旁侍女替她把书捡起来,放在软榻上,高阳公主伸手去拿,才发现,手撑着头已经被压的酸软疼痛了。

傍晚的夕阳已经缓缓落下,外头黑压压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侍女把屋里的灯点上,才来劝慰道:“公主,您已经看了整整两日的书了,先歇会儿吧。”

高阳公主打了个哈欠,命她把灯拿过来,围在桌子上,让她的身旁亮一些,不至于太伤眼睛。

她才不要歇息。

这本经书,乃是《大唐西域记》的作者,会昌寺辩机大师亲手抄写,她点了一个月的头香才得到的。

若是不能好好看完,下次去寺庙里,她拿什么东西和大师讨论佛法。

高阳公主撑着头读书,又想起多日未见房遗爱了,不知他又去哪里逍遥了。

那日在家里相见,房遗爱见高阳公主在读佛经,问她怎么忽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高阳生怕自己爱慕高僧的事情败露,心虚之下,又和他吵了一架。

房遗爱本来只是礼貌关怀,见她又凶又恶,也气急败坏的离开了。

两人至今还未说过话。

不说便不说吧,高阳想,反正也没人在乎。

......

从天幕的语气中来看,大明仿佛就要完蛋了。

吴三桂在考虑自己要不要另择明路,改投新主。

如今天下混乱,农民起义层出不穷,陕西的李自成、关外的皇太极,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主,明朝已是强弩之末,就算强撑也撑不了多久了。

再加上几个月前的黄河水患,百姓受灾严重流离失所,民心也早已聚不起来了。

吴三桂不是个愚忠之人,谁当皇帝不是皇帝,效忠谁不是效忠,真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原本田弘遇邀请吴三桂来他府上赴宴,他是要拒绝的。

田弘遇虽也算得上皇亲国戚,却实在入不了吴三桂的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