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二更(1/2)
第26章第二十六章二更
高仙芝进殿,下跪,行礼。
李隆基半晌没有动静。
殿内四下无人,除了李隆基与高仙芝,就只剩下一个随身伺候的高力士。
他似乎故意想给高仙芝一个下马威,让他感受一下皇权的威视,吓他一吓,不至于生出如安禄山,史思明一样的不臣之心。
过了好一会儿,高仙芝感觉自己的腿都快跪麻了。
李隆基才缓缓说道:“爱卿平身。”
高仙芝站了起来,他觉得若不是他从小练武,身体素质不错的话,估计直接腿一软,就殿前失仪了。
幸好今日陛下找的不是个文臣。
高仙芝静静的站着,顿了一会儿,李隆基才说道:“你可知,朕今日找你来有何要事?”
高仙芝猜到了可能与天幕所言有关系,但不确定,也不好在多疑的像惊弓之鸟的皇帝面前表现自己,因此他说:“臣不知。”
李隆基不介意他究竟知不知道,他说:“天幕所言,想必你已经听见了,你是怎么看待,安史之乱的呢?”
高仙芝被此话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中猛然一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只是一名武将,油嘴滑舌,虚与委蛇并不是他的强项,但又到了这个地步了,什么都不说似乎更不礼貌。
见他半天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李隆基又问:“或者说,你觉得,安禄山,史思明二人会不会谋反?”
高仙芝想了想回道:“依臣愚见,现如今,安、史二人尚不具备此实力,不过......这件事想来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吧。”
李隆基神秘一笑,道:“你说的没错,朕打断先将安史二人下狱,来日问斩,只不过我怕他们t奋起反抗,所以要请你率兵前去将他二人捉拿归案。”
高仙芝道:“臣领命。”
“好,朕要你即刻出发,只不过在出发之前,朕还有一事想问。”
高仙芝没说话,等着李隆基的下文。
李隆基道:“天幕中所说,朕听信奸人谗言,杀了你,你可有怨言?”
高仙芝低着头,李隆基看不见他是何神色。
此话说的坦诚却也是在试探,高仙芝想,你当着我的面,因为未来还未发生的罪过,就要杀掉两名无罪之臣。
我现在是死是活都是你一句话的事,我能有什么怨言?
您不杀了我,我就已经烧高香了。
于是他诚恳的回答道:“陛下,臣无怨言,上天既然有此预示,意味着一切尚可弥补,臣也相信,即便是真的,那也是陛下的无心之失。”
李隆基仿佛虽对高仙芝的回答十分满意,拂袖,示意他退下。
高仙芝在一个小黄门的带领下缓步出了宫门,直到站在了城门口,他整个人都还感觉轻飘飘的,有些不知所措。
怪不得人常说伴君如伴虎,进一趟宫门如同要他半条命,剩下的半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交代出去。
幸好幸好,现如今,似乎都还来得及,历史好像改变了,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高仙芝擡头,看着夜色里,寂静无声的天幕,不禁在想,对未来的揭示,于他们现世人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
但至少,天幕的预言对安禄山,史思明二人来说,算得上是大祸临头了。
即便现在他们什么事情都没做,甚至还没有这样的想法,更不具备谋反的实力,但仅仅因为天幕的一个预言,就立马给他们两人宣判了死刑。
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谁要是威胁到了他的皇权,那便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两条命而已,不值一提。
......
大秦。
嬴政和李隆基一样,在知晓了大秦的结局以后,他亦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想改变这个结局。
听了天幕所说,嬴政不由的在心里思考将相失和这件事情。
是的,他想到了蒙恬与李斯。
若是蒙恬统领的蒙家军有了谋逆之心,那大秦必然招架不住,不管成与不成,对大秦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也与之前天幕所说的“巨鹿之战”中将领乃是王离而非蒙恬也相符合。
必定是发生了什么的,以至于蒙恬不再率领蒙家军了。
可是,蒙恬真的会反吗?
嬴政总觉得是自己想多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蒙家的忠心,他从来没有怀疑过。
或者大秦并没有发生如唐朝“安史之乱”一样的叛乱,应该还有什么别的缘由?
比如储君之位。
想到这里,嬴政又多了几分忧思,他一向是看中扶苏的,但近来赵高教导胡亥,常常在自己面前提及,还夸他天资聪颖。
若是几个位高权重的臣子,支持不一样的公子成为储君,那必然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何况大秦根基不稳,任何一件看起来的小事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