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亚欧大陆上的游牧民族(2/2)
天幕下。
好不容易完成今天的课程,打算回寝宫休息的李云乐心中崩溃不已。
都这么累了,她就不能多休息一阵吗?这就睡一天的时间哪里够啊!
然而李云乐知道不管自己心中如何绝望,今晚她必定是逃不过的。
不过过了一刻钟,一个太监打扮的人便急匆匆朝着她跑来。
“安乐郡主,圣神皇帝陛下召您和各位大臣一同去通天殿观看天幕。”
李云乐已然放弃了挣扎,点点头,跟着太监朝着议事殿走去,只是那脚步要多慢有多慢。
好吧,她就跟那要答辩的毕业生一般,能拖几分钟便是几分钟。
然而那小太监却仿佛早就料到一般,笑着道,“郡主,陛下吩咐了,若是您太累的话,就特赐您乘坐御撵过去。”
李云乐一怔,那不就更快了?
她笑着道,“不用,不用,我刚才只是发了会儿呆,现在早就恢复过来了,放心。”
说着,她忙加快脚下步伐,往前走去。
当然除了李云乐之外,狄仁杰、姚崇等朝臣,李显、太平公主等皇亲国戚也都朝着通天殿赶去。
而在众人赶去的路上,天幕女声已经开始讲述了起来。
【大家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会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打退一次又一次,但隔个几十年或者百年后却又卷土重来?】
【想要搞清楚这个原因,那就要从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形成讲起。】
武皇听着天幕竟然从历史开始讲述,是有些失望的,她更喜欢直入正题。
更何况天幕时间珍贵,她自然想知道更多的有用信息。
不过左右如今其他人都没有赶到,倒是也不着急。
她倒是也有些想知道后世会以怎样一种角度看这段历史。
然而就在武皇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听这段历史时,天幕上却是出现了一张巨大的地图。
武皇顿时眼神一亮,这地图远比他们如今手上的地图要更加详尽,更加准确。
凭借着对华夏地形地貌的了解,武皇很快便找到了如今华夏的所在地。
她顿时一惊,原来华夏竟这般小的吗?
如今的华夏自然不至于像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对华夏之外一无所知,但他们却也只是知道在华夏西边还有广袤的土地。
只是那些土地似乎远不如华夏的土地肥沃,大片的沙漠,只有小片的绿洲能够种植,所以那些小国都是占据了一块绿洲,靠着商路收税得以存活。
武皇完全没想到那西边的土地会那般的广大,而且除了西边之外,跨过海洋后,南方、东方都还有广袤的土地!
而且这张地图怎么是个圆形?难道不应该是个方形吗?
她脑海中突然间浮现出天幕之前提到过的“地球”二字,又想起了从前她当做笑话听的“浑天说”。
难道大地真的是个“球”?可这样的话那下边的人又是如何站立的呢?
武皇心中有太多的疑惑,但这并不影响武皇让身旁的上官婉儿带着官吏们快速将地图记下来。
罢了,管那大地是圆的方的,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未来大周占领的土地要越多越好。
除武皇外,路上的朝臣们也看着天幕上出现的地图发呆。
没想到这一期天幕刚开始竟然就为他们送来这么大一个惊喜了!
这般想着,他们赶往通天殿的脚步更加快了几分,他们有预感今天的天幕会比他们预期之中还要有用。
李云乐看着这副地图则是难得的心情好了一瞬。
太好了,这天幕总算有了些用处了。
她虽然脑海里有个世界地图大致模样,但细节什么的是一点不记得,而她的系统商城里完整的世界地图还不便宜!
想到她离登基还远着,华夏的军队对外征战也应当还有数年,所以她自然不召集兑换地图。
现在看来她小小省下一些积分了。
【大家可以看这副世界地图,在原本华夏的北方有一大片草原,当然现在这片草原也是我们的领土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哈。我分析的都是几百年、上千年前的事了,大家不要带入现在引起地域攻击了。】
天幕下。
华夏百姓们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笑,这片土地属于我们了?太好了!
虽说之前天幕便已经预告过安乐大帝会开疆扩土,但他们听着那根本没听过的“欧洲”,一点都没有实感,还是这突厥人让他们熟悉、兴奋。
不过他们未来还跟他们成一家人了?怎么可能?谁要跟那些蛮人成一家人啊!
北方突厥人则是面色一沉,他们竟成了那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凭什么!他们不服!不可能,绝不可能!
特别是那默啜可汗,脸色比锅底还要黑沉。
那华夏若是“天可汗”那般的汉子当政也就罢了,那什么“安乐大帝”、“则天大帝”通通都是些无用的女人,怎么可能彻底占据他们草原的大片土地?
那可是“天可汗”都未曾做到的!
那时他们名义上虽说是属于大唐,但大唐其实根本管不到他们的内务,最多扶持几个可汗,让他们互相制衡,不能一家独大,从而只能依附大唐。
哪怕那李云乐真是军事上的天纵奇才,那“枪支”打败他们也顶天了回到天可汗当政的时候。
不过天可汗在位时,他承认他们突厥人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虽然在大唐出兵攻打那些小国时,他们往往得出比唐军更多的兵马,得到的收获却远不如唐军,但他们能分到的利益却是比他们自己外出征战要多得多。
所以他们自然愿意奉大唐皇帝为“天可汗”,跟着他干,所谓的种族、主义都是虚的,在他们草原人心中只有到手的利益最重要。
他们突厥人又是为何心生反意的呢?那些什么突厥荣光、复国都是虚的。
根本原因还是连年天灾他们非但没等到高宗救济灾民,反倒是无休止地征调突厥骑兵们替大唐四处攻打各国,然而之前承诺的奖赏却是迟迟不到账。
而大唐早就将周围富庶的小国扫荡了一遍,战争收获也远不如前。
他们猛然发现日子过得还不如从前独立之时,他们又为何要继续给唐人当狗呢?
周边既然没有油水可捞了,那他们自然要去抢最为富庶的唐人了。
默啜可汗如此在心中安慰自己,心情渐渐安定了下来。
呵,他倒是要看看那“安乐大帝”有什么本事。
若她真能让他们突厥人的日子好过起来,再叫她一句“天可汗”也未尝不可。
反正哪天日子不好过了,他又带着人反了就是了。
至于草原真的彻底成为中原王朝版图的一部分,默啜可汗依旧不信。
呵,难不成那李云乐还能让草原变成跟中原地区一样能耕种的田地不成?
【大家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上在差不多的纬度上连绵着一大片草原,由于阿勒泰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存在,这片草原被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与古代华夏冲突较大的便是东部草原。】
【草原之所以会存在本质是因为降水量,这些区域的降水量处在200毫米到500毫米之间,简而言之就是土地没有干旱到成为沙漠的程度,但又不足以让土地中的植物长成森林。】
【而这也意味着草原的生态极其脆弱,牧民无法进行农业种植,只能游牧逐水草而居,极度依赖自然气候。】
【都说华夏古代的农民靠天吃饭,但实际上相较于草原上的牧民们,他们的抗天灾能力已经算是不错了。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们才真是一场大雪、一次干旱便能导致一个种族的灭亡。】
【而当发生天灾,族里牧民活不下去了怎么办?摆在他们面前的一般有两条路,要么带着族人迁徙到水草肥沃没有受灾的草场,要么南下抢夺更加稳定富庶但也强大的中原王朝的百姓。】
【游牧民族人数虽然比不上农耕文明,但人数却也不少,这两个选择自然都有无数人选择。】
【所以我们能原本盘踞在华夏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向西迁移到了欧洲大陆之上,建立新的国家,譬如匈奴因天灾再加上不敌汉朝的强大军队,很大一部分匈奴人在几百年间迁徙到了东欧地区,而就是这一部分被汉王朝打跑的残部却接连击败了东哥特人、让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西罗马帝国解体,欧洲政局大洗牌,进入到了黑暗的中世纪。】
华夏百姓本来对胡人的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此时他们睁大了眼。
乖乖,这群胡人还能跑这么远哩。
而且那西边大陆的原住民这么的弱吗?面对匈奴人竟然这么的不堪一击!
对了天幕说安乐大帝之后会占领整个欧洲,既然他们这么弱的话,他们华夏到时候岂不是很容易就推平了?
默啜可汗则是望向西边,摸着下巴沉吟。
那西边的草原自然环境真的那般好?那些原住民听起来也不像中原人那般难缠。
若是李云乐真打来了,他要不要也带领部族往西边去?
【当然这部分人对古代华夏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先不讲这一块了。不过大家放心,等到华夏的军队踏上欧洲大陆后我再细说这段历史。反正不管是跟着中原王朝卷,还是跑路的游牧民族到时候都要成为华夏的一员。】
默啜可汗原本雀跃的心顿时一凉,天幕这什么意思?这是告诉他不管他往哪跑都逃脱不掉李云乐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