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隆基与太平(2/2)
然而武皇的话还没说完,天幕中的女声竟是直接道明了答案。
【大家是不是觉得那时候李隆基也才17、8岁的样子,怎么就那么胆大地想要政变了。但其实盘一盘李隆基年少时的经历,大家就会觉得李隆基有这样的野心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李隆基跟着父亲李旦在皇宫里被武皇高压监视了十几年,直到李显一家被召回洛阳接下了“太子之位”这个雷后,李隆基和他的兄弟们才被允许出宫建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李隆基也是有些可怜的,他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很是不健康,心里变态都很正常。】
【除此之外,在李隆基7岁那年,他的母亲窦氏被诬告“诅咒武皇”而被武皇召去直接赐死了。对于一个7岁的小孩来讲便是母亲一早上出门,突然间就被皇帝处死,然后他就再没了娘,也意识到了皇权的可怕和强大。我猜测恐怕那时的他应当就明白了权力的重要性,并且决定争夺皇位了。】
【所以李隆基在能够出宫自由行走后,便开始结交底层官吏和禁军“万骑”中的中下层军官,收买了比如葛福顺、陈玄礼等人,收拢了一大批禁军为自己所用。】
李隆基原本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武皇能看在父亲的面上留他一命,此时却是已经汗流浃背。
他在心中直呼完了,全完了!天幕竟然将他的谋划透了个彻彻底底!
按理来讲他不应当只是那段历史中小小配角吗?天幕上的那个女人为什么会对他这般的熟悉?
李隆基不知道的是,因为原本的李云乐实在是太过讨厌“唐玄宗”,所以哪怕知道如今的李隆基已经被她杀了,做不了妖,她也让史官将他的阴险狡诈通通记录下来,甚至某些地方还可以进行一番艺术加工,务必要让后世所有人都唾弃他!
如今的李云乐并不知道有这一出,还在心中感叹,果然李隆基颇有些气运,明明在up主的时空里没什么大用,却还是被好好记了一笔。
当然如果她知道原因的话,也只会在心中感激另一个自己。
时间太过久远,再加上武皇登位之初杀了实在是太多的人。因此她一时间也没能想起自己当初还赐死了李隆基的母亲。
但经这天幕一提醒,武皇瞬间记了起来,望向李隆基的眼神中只剩下冰冷。
她可以放过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孙子一命,但却不会留着一个仇恨自己并且有能力造反的孙子一命。
“从出宫之时就开始准备联络底层军官,那么早开始准备政变之事,这就是你说得对朕忠心耿耿,只是想对付你三叔李显?”
武皇不打算再与李隆基多言,直接招来身边侍卫。
“直接押下去吧,关进天牢,朕回宫后再行处置。”
李隆基的脸瞬间苍白,他没想到不过是一早上的时间,他竟然就被暴露了个彻底,甚至在这之前他还认为天幕是他的机遇!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李隆基先是不敢置信地低声喃喃,而后又仿佛想起什么一般对着武皇大喊,“陛下,隆基不服,明明李云乐才是那个政变将你拉下台的人,凭什么她一点事没有,而我只是有一点野心罢了!”
他知道武皇必然是不会放过他了,所以在死前他想要将李云乐也给拖下水,他当不了皇帝那李云乐也别想当!
可不管李隆基喊得如何声嘶力竭,武皇的眼皮都未曾擡过一点,仿佛没听见一般。
李云乐见状在心中狠狠地骂了李隆基一通,也在心中暗叹,看来武皇的确是有心保住她了。
不管是顾忌天幕为她带来的民望,还是为了她手中掌握的技术,这一刻的李云乐都对武皇生出了一丝感激和敬佩之情。
毕竟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胸怀能留下有可能篡夺她皇位的人的命的。
或许她真的可以放下戒心,相信武皇,毕竟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目标。
……
李隆基被处理之事引起的轰动仅仅只是持续了几秒中,毕竟如今的他只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孙。
更何况天幕还在继续,众人只会因为李隆基的遭遇而心惊胆战担心下一个便轮到了自己。
特别是那些个本就对武皇心有不满,暗地里搞了些小动作的更是心慌得不行。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不再觉得天幕是好事了,他们只想天幕快些结束。
然而结果注定是会让他们失望的,天幕上的女声还在继续无比亢奋地讲解着。
【当然除了禁军外,他们还打算继续拉拢更多的势力一起发起这出政变,而彼时身为李显、李旦唯一妹妹的太平公主便进入到了他们眼中。】
【彼时的太平公主也在那一次查抄之中,被迫献出了许多手中许多田宅。太平公主对安乐大帝和李显自然有很多的不满,甚至还公开放话说母亲当政时谁敢让她受这样的委屈?还批评她那个侄女只是沽名钓誉,她从朝臣、皇亲那收刮来的财富和珠宝说不准是进了她自己的口袋之中。】
【几人越想越合适,便让李隆基去联系太平公主,毕竟他们是姑侄,亲戚之间走动怎么也比他们去拜访要正常得多,而且李隆基还很机灵,擅长在长辈面前撒娇卖乖。】
【说服太平公主的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甚至比他们预计得还要顺利。李隆基一找到太平公主说明来意后,太平公主便答应了下来,并且表示自己早就想反了李显和李云乐了。】
【于是这场发生在唐中宗登基第二年,也就是神龙二年的“神龙政变”便这么定了下来。】
李云乐听到这四个字不由嘴角一抽,感情虽然她蝴蝶掉了那场政变,结果上天非得再补上一场是吧?
太平公主则是花容失色,完全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
不过幸好天幕没有曝光她在武皇当政之时做了什么反叛的事,虽然她如今也的确什么都没干就是了。
因此太平公主很快便淡定了下来,对着武皇道,“阿娘,您也知道的女儿一直喜欢锦衣华服、田宅土地,有那么点小小的贪财啦,一时间有些想不开也实属正常。不过我现在也已经知道了那些土地对百姓们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您放心我回去就把我的那些个庄子田产上交国库!”
当然在说完这番话后,太平公主的心可谓是在滴血,这一次可真是大出血啊!这一进献出去真是散去了她的大半家财。
不过太平更知道若是不哄好自家母亲,她未来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她看得出来自己的母亲是有成为让百姓称颂的皇帝的野心的,如果说从前她没发现也就罢了,这一次她是决计不会放过任何人的。
所以与其等到武皇下令查抄他们的土地,然后被迫进献,不如现在主动,那样还能在母亲那里卖个好。
武皇自是了解自己女儿的性子的,如今的太平的确只是想要过着自己的富贵日子。
李云乐收了她的地,太平有这样的反应也实属正常。
不过太平也的确是被她惯坏了,在她看不到的地方竟然敛了这么多的财,如今能被天幕教训一番也是好事一桩。
于是武皇做出一副宽宏大量之状,“念在你只是从犯,且已经知道悔改了,朕就暂时先不追究了。”
太平公主顿时大松了口气,连忙道谢,还在心中夸奖了一番自己果然机智,这么快就把武皇给哄住了。
然而这时,天幕上的女声却是又“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笑声一起,太平公主心中便涌出一阵不妙的预感。
【嘿嘿,这一番准备下张柬之、李隆基他们自以为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计划早就被安乐大帝知道了,甚至他们的联合都是安乐大帝故意设计的!】
【就比如太平公主其实早就在私底下跟安乐大帝联合在了一起,是安乐大帝故意安排进他们团队做卧底的!】
太平公主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她刚刚就觉得有些不对,毕竟她虽然政治头脑一般,但不至于无脑。
完了,亏大了!天幕怎么不早说!早知道她就不着急上交田宅了!
【其实大臣们和李隆基也是陷入了惯性思维,觉得太平公主被收了那么多的田宅肯定对安乐大帝很是不满。】
【但是他们仔细思考一番便能觉察出其中的不对劲来,太平的确一直仗着自己身份尊崇有些嚣张跋扈,但她却不是完全的蠢蛋啊!】
【她会在明知道如今是李显和安乐大帝掌权之时,公开开骂安乐大帝吗?特别是看见安乐大帝那些对付人的手段后她是真的不怕被安乐大帝报复吗?】
【安乐大帝虽然看起来心胸宽广,但那也仅仅是当别人指出她的错处时,若是她在办正事时被谁唱了反调,安乐大帝就会让谁知道什么是大帝的铁拳。】
【所以嘛,太平公主怎么可能蠢到公开对安乐大帝不满,又怎么可能不满后还一点事没有,还要跟着他们一起政变呢?】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本就不好看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虽然天幕点名的是早已经被拿下的张柬之、崔玄??等人,但如今还留在朝堂之上的朝臣们大部分定然也是支持他们的。
哪怕天幕没提他们的名字,他们觉得到了那时他们多半也是参与其中的。
啊啊啊啊!他们怎么又被李云乐给骗了?
这被骗了一次不说,竟然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他们真的没有脑子的吗?
还有那太平公主怎么会被李云乐收编?她被收了那么多田地,结果竟然对着李云乐低了头,还有没有一点身为公主的傲气?!
太平公主在心中哀叹了几句后也开始思考起了天幕中的话。
虽然她觉得自己不是食古不化或者头铁不知变通之人,但是向着损害了自己利益的侄女低头,甚至还替她去“卧底”,她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依照她的性子,最大的可能还是跟兄长李显冷战一通,一方面展现她的傲气让人知道她不好惹,一方面又不至于真的惹怒三哥。
天幕显然也知道听到这番讲述的人心中肯定会很是疑惑,在这时回答了这一问题。
【大家这时是不是有些奇怪,明明之前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大帝虽算不上势同水火,但也没什么交集。甚至因为收缴田地之事,两人应当还有些仇的,怎么突然间就联合在一起了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安乐大帝对女子们真的很友善了,相较于对朝臣和世家们的一言不合就是干,她对太平公主可谓很是温柔了。】
【在知道太平公主对于上交田地很不情愿后,她没有直接让官府去查抄她的田宅,而是特意去拜访了太平公主,还带着太平公主出去转了一圈。而在那次会面之后,太平公主就配合着安乐大帝演了这出戏,而后更是一改之前的奢靡习气,更是成了安乐大帝最坚实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