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帝的回忆 “臣侍那个时候,扬州城里……(2/2)
“不过...”崔棠话语微顿,温柔的眼眸中浮上一层薄雾一样的哀愁“若是能被心地良善的豪商买去做奴仆,未尝不是一条好去路。便是落入刘卿文那般歹人手中,死前好歹也是能几顿饱饭的。”
“若是没被豪商买走,又身无长计,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只剩下...割了东西,去当内侍这一条路。”
沈宜兴了然,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人需要内侍这种东西。
前朝末年,宫廷政变不断,宫中的内侍就像地里的韭菜,招一茬,过不多时就要割一茬,总是不够用。天下大乱后,九州诸侯并起,称王称帝者数不胜数。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朝廷,每人都有自己的小后宫,娇花一样的夫侍们吃不了战争的苦,要锦衣玉食地养着。谁也不放心让来路不明的人伺候自家夫侍,身体残缺又乖巧听话的内侍就成了最优人选。
沈宜兴称沈王后,后宅中就添了许多影子一样沉默寡言的内侍。不过那时这些事都是正室苏氏打理,沈宜兴只管享用细致入微的伺候,从高位想过这些内侍从何而来。
如今听崔棠提及此事,她紧缩的双眉却忽地一动。
在她尘封已久的记忆里,似乎有一幕幕有崔棠的说法极为相似的画面。
那是一个冷得诡异的冬天,她与哥哥一日水米未进,炭火早就用尽了,她们只能裹着身上破破烂烂,四处露棉的短袄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饥饿与寒冷让她感到一阵阵眩晕,眼前甚至出现了光怪陆离的幻境。她的眼前竟像是烧起了熊熊的火一样,接连不断地炙烤着她,让她忍不住,想要把身上仅存的棉衣都脱下来。
那个穿金带银、一身锦袍的中年女人就是这个时候登门的。
天那样冷,她却只穿了一层软缎单衣,披着一件厚实暖和的狐裘,红润的脸颊上甚至沁出了一层薄薄的热汗。
那时候沈宜兴只以为自己看见了天上的仙人。
仙人面无表情地张了嘴,吐出一串串淬了毒的话。
仙人是来讨债的,前几天她哥哥在刘老板处借了一斗麦粉,里面虽然掺了许多麸糠,但也解了她们兄妹的燃眉之急,救了她们性命。如今天寒地冻,城中处处缺粮,她们就该连本带利,把粮食还给刘老板。
粮食她们当然没有的,但仙人说哥哥美貌,倒也能抵一斗粮食,今日她大发善心,将利息抹去,只将哥哥带走,就算她们还上了债。
至于年纪尚小,饥寒交迫,奄奄一息的沈宜兴在失去兄长照顾后会不会冻饿而死,仙人表示那同她有什么关系?
哥哥自然是不愿意的,沈宜兴也颤颤巍巍地爬起来,抱着那人的腰,一头将她撞了出去。
可撞走了一个,又有数不清的仙人粗暴地拉开门扉——她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总是吃不饱,哥哥就得想方设法,多弄一点粮食回来。
她数不清自己撞走了几个人,也数不清哥哥搂着自己,流下多少泪。
除了豪商家的管事,也有从京师来的贵人,尖嘴猴腮,脸色青t白的男人们捏着哥哥的下巴,像打量一件物件一样,很轻佻地挑剔着他的品相。
“还不错,宫中就喜欢长的漂亮的内侍,这有一两银子,足够你妹妹熬过这个冬天了...”
沈宜兴没让他们说完,一个接一个的,把他们撞了出去。
她浑浑噩噩的,不知道那一天之后的时间里又发生了什么。哥哥好像冒着雪出去了一段时间,快天黑时才回家。
他脸上仿佛有青一道紫一道的指印,嘴巴也有流血肿胀的地方,脖颈好像也有一圈可怕的,青紫色的掐痕。
可是天太黑了,沈宜兴没有看清。
哥哥从袖中掏出一块被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麦饼,放到她的手里,很疲惫地笑了笑。
“吃吧。”
沈宜兴并不知道那一天她的哥哥失去了什么,但她记得她确实难得吃了一顿饱饭。
沈宜兴用双手,用力捂住了自己的双眼。
崔棠适时止住话音,静静等待沈宜兴整理情绪。
沈宜兴从咽喉深处,发出一声野兽一样的嘶吼,崔棠低声道:“陛下,那些男子,和当时的臣侍多像啊。”
和她的哥哥多像啊。
沈宜兴用力揉搓着脸颊,深深喘几口气,终于平复了自己的情绪。
“既如此...朕不杀他们了。”
“找个空置的宫殿,将他们安置起来吧。”
崔棠点头称是,沈宜兴虚弱地倚在踏上,偏头静静望着窗外。片刻后,她低声问崔棠:“崔棠,你也经历了那些吗?”
“为了养大崔棣,你也经历了那些可怕的事吗?”
崔棠一怔,低头思索片刻,却是抿着笑了出来。
“臣侍过得虽苦,比起陛下那时,却是好多了。”
沈宜兴不解地看着他,崔棠眼中露出不加掩饰的依赖与信任:“臣侍那个时候,扬州城里已经有了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