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太女的喜事 “朕的好女儿。”……(2/2)
便有小太监,战战兢兢捧着装着苏氏头颅的托盘走上前,哆哆嗦嗦地放到沈宜兴面色。
沈宜兴重重冷哼一声:“方才昏昏沉沉,竟是便宜了贱人。刺王杀架,本该是凌迟的罪过。”
冷风吹过,沈宜兴捂着嘴,忍不住咳嗽几声,穆念白解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她的身上。
“母皇经逢大难,保养身体为先,勿要为不值得的人动怒。”
沈宜兴微微一笑,缓缓摇着头:“大难?一个疯疯癫癫的男人算什么大难,朕这一生,经历的大难难道还少吗?”
她将长刀立在地上,撑着刀柄,猛地站起来。
她仍是原来的那个沈宜兴,魁梧、英勇、无人能挡。
苏濂指挥着下属,划着几叶小舟,来护送众人回岸边去。
沈宜兴上下t打量着苏濂,目光从她结实的小臂上略过,她用力拍了拍苏濂的肩膀:“你的上司狗胆包天,犯上作乱,就由你接替她,暂代领侍卫内大臣一职,统管宫中防务。今日随你平乱有功的,伤亡者发三倍抚恤,余者赏白银百两,官升一级。”
苏濂惊喜地跪下谢恩。
沈宜兴又大步走到靖王身前,面无表情地盯着她。
今夜惊变太多,沈珂被反绑双手,关在暗处看了一夜,心中早已翻江倒海,惊骇非常。
她不敢面对沈宜兴刀剑般的目光,只得心虚又悔愧地低下头。
沈宜兴冷笑起来:“你可真是朕的女儿。”
“朕的好女儿。”
她又看向侍立在自己身旁的穆念白,拍了拍她的肩膀,欣慰地点点头:“你才是朕的好女儿。”
穆念白:......
穆念白换了个话题,将自己的喜事分享给了沈宜兴,沈宜兴听闻崔棠产女,眉宇间也飞上一抹喜色:“于公于私,这都是一桩好事。”
“苏氏既已伏诛,你也不必考虑什么出身家世了,有崔棣这样的妹妹在,他什么样的家世挣不到?”
“那些世家...”
沈宜兴冷笑一声,目光阴狠:“过了今日,朕倒要看看世上还能剩下几个世家。”
宫中也已经被禁军们控制住了,几个带头作乱的侍卫统领被五花大绑,强摁着跪在沈宜兴面前听候发落。
沈宜兴淡淡扫她们一眼,一点不和她们客气,抽刀上前,一刀砍倒一个,殷红的血液在白玉的宫道上汇成一条蜿蜒的河流。
沈宜兴杀完了人,随手将刀递给随侍的崔棣,擦着手,笑呵呵地看向诸位将军们。她先好声抚慰了今夜受她牵累,被困在亭中不得安宁的将军们,温声放她们出宫回府和家小报个平安,休整上半天再进宫来商议平乱事宜。
穆念白也很想混进将军们的队伍中,回家看一看自己那刚出世的女儿,摸一摸崔棠虽然苍白,但十分惹人怜爱的脸颊。
她都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了,沈宜兴忽然开口叫住了她:“珀儿,跟朕过来。”
穆念白只得挪动脚步,跟在沈宜兴身后往乾清宫去。
宫中刚安稳下来,就有几个消息灵通的侍君早早侯在乾清宫门口了。
各个一身素衣,各个不施粉黛也清丽得和出水芙蓉一般,各个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有一个平日里很得脸,远远看见沈宜兴,就扭动纤纤细腰,婉转地迎了上来,一边抹眼泪,一边哀哀戚戚地往沈宜兴怀里钻。
“陛下,今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您不在臣侍身边,臣侍的心好慌啊。”
放在平常,沈宜兴也许会他矫揉做作的模样吸引,但今夜她早没了调情的兴趣。
她冷冷盯着那瓷偶一样精致的男人看了许久,看得他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看得他浑身颤抖,满脸恐惧地跪了下去。
“你是苏氏举荐上来的人,今夜发生了什么,你真的一无所知吗?”
说罢,沈宜兴不再理会他,擡脚迈进乾清宫,身后几个五大三粗的禁军会意,上前堵了那侍君的嘴,像拖着一条死狗把他拖了出去。
穆念白跟在沈宜兴身后进殿,被捆着的沈珂也被丢了进来,她衣衫凌乱,满面尘泥,看上去狼狈极了。
沈珂绝望地盯着地面,等待着母亲对自己的宣判。
沈宜兴捏着眉心,有些疲倦地问:“可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还叫你过来吗?”
穆念白沉默片刻:“可是为了狄戎?”
沈宜兴微微颔首:“狄戎肯大费周章和苏氏合作,所图谋的,难道仅仅是苏家的支持吗?”
“中原大乱,翁蚌相争,渔妇得利。那贱人枉读了许多书,竟连这个都不知道。”
穆念白在心中默默道:未必不知道,只是不在乎罢了。
仿佛是为了映衬沈宜兴的猜测一般,天刚拂晓,便有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宫道。
三千里加急的军报。
狄戎再犯,已连下北境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