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小外室(女尊) > 第55章 生崽的小外室 “崔棠,我好像看见宋好……

第55章 生崽的小外室 “崔棠,我好像看见宋好……(2/2)

目录

大夫这才满意,呼喝着自己的学生们推着昏迷不醒的崔棠进了内间。

崔棣顶着满脸冷汗,来不及擦,紧紧跟在她们身后,想进去,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寸步不离的陪在自己哥哥身边。

鸿医堂的年轻大夫铁面无私地拦住了她:“男子生产血腥不洁,不是你该看的东西。”

叶问道也遣人过来见她:“女郎,我们将军有几句话想问你。”

里间崔棠在药物的作用下幽幽转醒,已经低声呻吟起来,崔棣心里乱作一团,一时难以决断。

叶问道的手下却不由分说,扯着她就走。

这一会功夫,叶问道已经将崔棣的来历摸排清楚了,包括崔棠孩子的来历,她也一清二楚。

叶问道有点可惜这孩子不是穆念白的,但这到底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她低着头,缓缓揉搓着眉心,心中已经有了许多思量。

崔棣心中还记挂着崔棠,即使坐在叶问道面前,也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

叶问道开门见山地问:“我听说你是漕帮的人?今天这场骚乱,看起来和你们也脱不了关系啊。”

崔棣心中一惊,叶问道目光如炬,她不敢抵赖,只得承认。

“我们...我们只是不想让她们那么得意。”

“将军,您久在庙堂,岂会知道她们的罪孽?”

叶问道不仅知道,而且早已经深恶痛绝。

她向崔棣招了招手,微笑着说出自己的计划。

“你们这样毫无计划地煽动民众,只能像没头的苍蝇t一样嗡嗡乱转,看不见效果不说,还徒劳增加伤亡。”

“你凑近些,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以后我给你们提供情报,你们负责动手,把事关她们命脉的货都给劫出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扬州如今全是靖王的人,只有她们不断犯错,不断惹怒沈宜兴,那柄悬在靖王和秦王之间的天枰,才能逐渐发生偏移。

扬州城既然已经乱起来了,那就让她再添一把火吧。

里间声嘶力竭的呼喊声越来越来刺耳,像一柄锐器,直直扎进崔棣的耳朵里。

她顾不上许多,猛地站起来,不管不顾的往里面冲。

年轻的大夫们围成一堵人墙,将她挡在门外。崔棣只能抓着她们的手,苦苦哀求:“求你们了,让我进去看一眼我的哥哥,就一眼!”

大夫门只是板着脸,重复着同样的话:“没有这样的规矩。”

不知道过了多久,崔棠仿佛叫喊得累了,他的嘶喊声渐渐消弱了,只余嘶哑的啜泣与沉重的喘息。

崔棣一颗心几乎要飞出来。

一阵猫儿一样微弱的哭声渐渐想起来,头发花白的老大夫将一个羸弱瘦小的小团子抱出来给众人看,她抹了一把汗,叹气道:“也算是父子平安吧,只是孕中亏损太过,这孩子胎里就不足,多病多灾,须得小心养育才是。”

崔棣笨手笨脚地接过自己的小侄儿,真像只小猫崽子,瘦骨嶙峋的,哭声也微弱。看上去倒是白白净净的,崔棣小心观察着这个小崽子,觉得他柔婉秀美的五官还是更像自己的哥哥一些,她心中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她伸手戳了戳他,那个小孩毫无反应,只是用潮湿的脸颊轻轻蹭了曾她的指尖。

里面崔棠又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崔棣急忙抱着孩子坐到他的身边,搀扶着虚弱脱力的崔棠,让他倚在自己坚实的胸膛上,捉着他的手,让他自己逗弄那个小孩。

崔棠面如金纸,早已经不知道在鬼门间走了多少趟。

在无数个弥留之际,他总在心中忍不住地想——穆念白那个死鬼,就是死,也应该把自己一块带走啊。

她一走了之,撒手撒得干干净净,徒留自己在人间受罪。

崔棠意识模糊地想,等到了地下,再见了她,一定要和她大吵一架,让她知道,再好脾气的人,也是会咬人的。

可他总是不能如愿以偿,每每看见那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四周就会生出一双有力的手,拖着他的腿,将他拉回痛苦难忍的现实中。

崔棠眨了眨眼睛,终于看清了那孩子的眉眼,他用颤抖的指尖轻轻描摹着那个孩子的轮廓,微微叹了一口气。

“是个男孩啊...”

崔棣急忙道:“男孩也好,男孩贴心。”

崔棠白着脸勉强一笑,心中却愧疚极了,这样一来,穆念白岂不彻底没了后人。

小男孩终于适应了环境,卯足了劲开始哭闹起来,崔棠却虚弱得连喂养他都做不到,只能手足无措地看着那个孩子哭得脸颊通红。

还是叶府中生养过的男仆端着一碗米粥过来,指导着崔棣一点一点将小米油喂给那个孩子。

崔棠在叶府上将养了月余,能下地时他就不敢再劳烦叶问道,执意向叶问道请辞,要带着孩子回家去。

叶问道如今公务繁忙,也没有多余的心思照顾他,也就挥挥手让他走了。

秦可心一个人在家里担惊受怕了一个多月,好在有漕帮的人帮衬,总算没让他日日以泪洗面。如今见崔棠带着孩子回来,立马就扑上去搂着他的腰大哭。

“崔棠!你终于回来了!”

“你不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火我不会生,粥我不会煮,闹了老鼠,我也只知道害怕,如果不是还有漕帮的这些姐姐们,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崔棠摸着他乱糟糟的头大,虚弱笑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咱们接着过咱们的日子就是了。”

秦可心点了点头,又有些忧伤道:“前两天翟兆来过,她说如今扬州城里太乱了,她要带着老父回乡下暂时避一避风头,等扬州城安定下来,再做旁的打算。”

奉养母父也是为人女儿者应尽的孝道,崔棠自然不能多说什么,他叹了口气,只是以后又少了一个愿意帮她们的人。

秦可心又好奇地盯着那个小孩看,戳着他的腮帮子问崔棠:“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叫什么好呢?”

论理,孩子的名字应该让母亲起的,穆念白虽走了,崔棠却仍然存了一分妄想,他索性只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就叫念儿吧。”

崔棠憋在院子里养了一冬天孩子,他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仿佛随着天气的转暖,扬州城里的境况也在逐渐好转。

虽然每天都能听见城中某处又起了动乱的传闻,可那些豪商不知为何,竟像转了性子一样,待百姓们客气许多。

崔棠听着崔棣的只言片语,仿佛是皇帝认回的那个秦王殿下,是一位更厉害的人物。城中这些豪商的靠山靖王殿下不是对手,战场上大败而归不说,连扬州城中的民乱也镇压不了,惹得陛下十分不悦。所以这些豪商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崔棠自然乐见其成,如今阳春三月,一切都暖融融的。连念儿已都经学会翻身了,只是仍然十分孱弱时不时就要生上场小病,崔棠为了给他治病,不得不动了穆念白留给他的金条。

他在家里照顾孩子脱不开身,崔棣白天还要去漕帮帮忙,买药的重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秦可心身上。

只是这天秦可心早早出了门,日落时才空着手,失魂落魄地回来。

崔棠正在哄念儿睡觉,见他一副见了鬼的样子,急忙过来关切地问:“怎么了?路上出什么事了不成?”

秦可心紧紧揪着他的袖子,声音打颤。

“崔棠,我好像看见宋好文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