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小外室(女尊) > 第31章 羞恼的小外室 定国号为周,定都燕京,……

第31章 羞恼的小外室 定国号为周,定都燕京,……(2/2)

目录

伴着崔棠均匀的呼吸声,穆念白难得好眠。

有崔棠和秦可心寸步不离,无微不至的贴心照料,穆念白与宋好文再歇了小半个月后便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模样。

只是她们虽有心贪恋这片刻的温存,一封封雪花一样飞来的邸报却如同一双无情铁手,将她门扯出了温柔乡。

夏末秋初,草木萧疏之际,沈王与陈王的生死决战终于分出了胜负。

陈王兵败授首,沈王西逐蛮夷,斩狄戎可汗于饮马山,自此,东至北海,西抵凉山,整个中原腹地,尽入沈王彀中。放眼中原,沈王再无敌手。

沈王沈宜兴班师回京,于京郊建坛祭告皇天后土,社稷祖先,登基称帝。

新朝定国号为周,定都燕京,改元更初,敕封文武百官,封正室原配苏氏为凤君,侍君慕容氏为贵君,协理六宫。

立苏氏所出嫡长女为太女,慕容氏所出皇二女为靖王。

扬州作为沈宜兴的龙兴之地,多年来为沈宜兴提供钱财物资无数,沈宜兴宫中,亦有许多出身扬州商贾的侍君,沈宜兴自然不会亏待了扬州的旧部。

沈宜兴定都燕京之后,仍定扬州为陪都,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一切官制礼制,悉同燕京各部。

自长江以南,江南各省尽归扬州六部管辖。

沈宜兴并不直接安排扬州的官员,却下了令,让各位豪商递上密折,各自推荐德才兼备之人。

先前借叶问道送去沈宜兴军中的粮铁马匹在与陈王的决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沈宜兴又收了她许多好处,且在凤君、太女之争中,穆念白也站对了队。

沈宜兴与太女自然投桃报李,将户部、兵部中的紧要官职都交给穆念白裁定。

穆念白和宋好文为这事通宵达旦几日,崔棠和秦可心努力小半月让这二人养好的精神,不消几日就又被她们消耗尽了。

新朝初立,扬州城里千头万绪都需要穆念白亲历亲为,偏偏沈宜兴不肯消停。

穆念白方将自己选定的人手安插到扬州六部各处,还未等她领着这些年轻踏实的官员熟悉扬州事务,燕京就又传来消息。

秋冬交替,北地草原青黄不接,北狄欺新朝初定,国朝孱弱,竟纠结十万之重南下犯边。

沈宜兴作为国主,竟不顾百官死谏,决议御驾亲征。

而二位皇女为表孝心,竟先请战,最终却是太女沈瑾拔得头筹,随御驾出征。

消息传到扬州,宋好文分外不解。

“陛下亲征也就罢了,陛下马上得的天下,一生最爱征战杀伐,倒是太女,不在燕京监国,跟去北境这种苦寒之地做什么?”

“不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太女随军出征,岂不是将燕京袖手奉给了靖王。”

穆念白揉着眉心,将飞鸽传来的消息放在烛火上,她看着火舌将信纸吞噬殆尽,平静地反问:“不然呢?”

“陛下百战百胜,谁伴驾出征谁就能军功等身,太女不随军出征,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靖王揽一身军功回京,荣誉加身,掌了兵权,当一个与太女分庭抗礼的大将军王吗?”

当今陛下这两位女儿,都是人中龙凤,天纵英才。

太女沈瑾占了嫡长的名分,又有中原世家支持。靖王沈珂却深得圣心,又有宠冠六宫的贵君慕容氏吹枕头风,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并不轻于太女。

二女处处针锋相对,如今有这样独揽军功的好事,二人自然不肯放过。

如今看来,到底是太女沈瑾和凤君苏氏更胜一筹。

穆念白继续分析:“太女出征,看着是将燕京拱手相送,但朝中百官,大多是世家出身,暗中早已经投向太女,太女即使不在京中,她们也不会为靖王尽心办事。”

宋好文思索片刻,深觉有理,顺势问道:“那咱们...”

慕容氏在扬州的动作越来越频繁,已经和穆念白起了不少摩擦,此时再投向靖王,代价太大。

穆念白颔首道:“仍是和太女府上联系吧,军中若缺少物资,及时送去。”

只是二人机关算尽,却是被天意打了个措手不及。

更初元年冬,从北方传来消息,太女薨逝。

邸报上说太女为救母皇,陷于外敌阵中,死战不降,力竭而亡,为国捐身,是世间至纯至孝的人臣。

而穆念白得到的消息,沈瑾却是背后中箭,为人所害。

穆念白面色凝重,太女身死,沈宜兴只剩下靖王一个女儿,储位人选,别无她选。

眼见慕容氏气势喧天,遮天蔽日,她得思虑周全,保全自身才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