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柳暗花明 “这俩娃娃这么小就学人私奔……(2/2)
李汝萤一惊:“阿祐竟在我从前的寝阁?”
姜贤贞笑道:“若非如此,当初我又怎能轻易在俞后眼皮底下带太子逃离东宫?”
她回身一瞧不远处开在东宫墙壁的那扇门,“这还得多谢公主曾经开置的那扇门。”
她带着李汝萤走入院中,伸手推门。
“其实这些时日,若非太子就在公主曾居住之地,想必就算意禾相陪,太子也不肯这般配合。”
话音落下,门已推开,其内却是空无一人。
姜贤贞向内喊了一声“意禾”,无人相应。
两人在殿中四处找寻,未能找到意禾与太子李祐的任何身影。
姜贤贞急道:“我没有骗你,三日前太子还在此处。”
李汝萤点头道:“昔日阿祐对意禾情真意切,意禾想必趁机带阿祐逃了。无妨,自阿耶驾崩,全城戒严,想必阿祐他们应当还在城中。”
-
朔安城西南的尘山寺外,最近新来了两个小乞丐,是对兄妹。
兄妹二人皮肤生得白净,怎么瞧都觉着像是大户人家偷跑出来的。
且以二人近几日的言谈举动来看,这兄长对妹妹自是没话说,讨来馒头肉包都先紧着妹妹吃。
可这妹妹虽也依赖兄长,但却依稀对这兄长透着几分不像亲兄妹的恭敬。
老乞丐常三儿阅人无数,一眼便瞧出此二人绝非寻常兄妹。
他坐在寺外的墙根底下跟人咂舌:“他俩保不齐是大户人家私奔的小郎君跟丫鬟。”
有乞丐道:“这俩娃娃这么小就学人私奔?”
另一乞丐道:“这有甚么新鲜的,自从咱们大宣出了女帝后,我看这世上啥都有可能,没准赶明儿我还能混身绫罗穿穿呢!”
“就你……”
几人互相调侃着又说起了旁的。
却听常老三忽然咳嗽一声,几人知道这是来肥羊了,立时都收了话,齐齐苦着脸,开始眼巴巴瞅着不远处停下的一驾车马。
只见一名年轻俊秀的男子率先从车舆内掀帘而下,帘内紧跟着伸出一只白皙的手。
乞丐们还未来得及看清那手主人的模样,便见那郎君倾身向前,擡手将一貌美女子抱了出来。
那女子被他抱着嗔怪了一声:“街上好多人呢。”
他却恍若未闻,擡袖向她脸上一挡。
“现下没人了。”
随后便见那女子掐了他一把,道:“佛寺门前,还是要庄重严肃些,快放我下来!否则……”
“否则什么?”
“否则将你丢到这庙里当和尚。”
“那翠花娘子也得一块做尼姑。”
“什么翠花?”
“不是说好了日后出门在外咱们都用化名?”
“我不喜欢这个名字,铁——柱——兄——”
“是不喜欢这个名字,还是怕从前那封写与翠花的放妻书?”
常老三与乞丐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乃至这抱着娘子的小郎君已来到眼跟前,都险些忘了喊口号。
敢情是这小郎君见异思迁,后来又觉着先头的娘子更好,以至于出门在外都要如今的娘子遮住面,让她假装自己是先前的翠花娘子?
不过常老三到底是见过大风浪的人,不想这些吃不着喝不着的事儿。
他率先哭喊起来。
“郎君夫人行行好吧,可怜可怜老汉吧,老汉三天没吃饭了……”
申鹤余向身后砚池伸手接钱。
李汝萤从他怀中跳下来站好,却将他手中的钱又推去身后。
上下左右仔细看了看这墙角的一排乞丐们。
“前些时日官府不是已在登记朔安的流民,只要去了,日后就能分到田,你们手脚都生得齐整,走去署衙不过几步,怎么没去?”
常老三嬉笑:“贵人有所不知,这话虽这么说,可咱们老几个,早一二十年前,名字就已在官府住下了。可您瞧,如今莫说正常男丁的一百亩田了,就是一亩地也没有哩。”
有人附和:“要不是没田还得叫我们交人头税,好好的谁乐意大老远来当流民啊?”
李汝萤沉默几息。
如今大宣的土地大多被贵戚所有,剩下的还能分到百姓手中的田地实在少之又少。
如何从贵戚手中将赐田收回,重新划归给百姓,才是她如今更该仔细考量的事。
她来尘山寺看花的兴致霎时消散得不剩多少。
正打算放下钱折身回去,便听申鹤余忽问一侧的乞丐道:“你身上这刻刀,从哪寻的?”
分明与先前他在东宫曾见太子藏起来的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