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元宵 总是碰到熟人(1/2)
第108章元宵总是碰到熟人
周宁韫很早就这么想过,但是她不敢点头。
“不行……我那么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能拱手想让?!”平嘉大长公主瞪大了双目,手指攥紧了被角。
周宁韫沉默着,小心地拨弄着祖母额前被汗水浸湿的白发。
其实先帝的江山有一半以上是秦王打下来的。
片刻之后,平嘉大长公主起伏的胸膛才渐渐平静下来,眼神渐渐恢复了清明:“宁韫,按照血脉,你也是皇室血脉,比起便宜太后族人或是她找来的皇室远亲,我宁愿是你!”
“祖母……我没有这个心思,也没有那么本事,更怕连累母亲父亲。”周宁韫慌张地摇了摇头,一脸震惊地看着祖母。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个位置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她要是真的去争,恐怕连骨头都不剩。
平嘉大长公主阖眸沉思了许久,才缓缓说道:“那……那等祖母走了,你就带着你的父亲母亲离开京城,走得远远的。远离这里的纷争,好吗?至少在尘埃落定前,不要回来。”
“好。”周宁韫答应了。
祖母又叮嘱了许多事。她一一记下,随后伺候祖母喝药,等她睡下,才离开房间。
侍女们小心地合上房门,她回头看了一眼,隔着一扇门,她都能感受到祖母的痛苦,那么要强的一个人,晚年却如此痛苦。
她不想辜负祖母,也不会对李昭食言。
--
陆府书房
陆平川坐在陆归舟对面,看着他看似平心静气地练字,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哥,你在想什么?听到那个消息,你怎么这么紧张?”
“我是担忧,不久之后,大梁要变天了。”陆归舟指尖微颤,宣纸上字一下子写歪了,“每一次变天,都伴随着鲜血,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受苦的都是百姓。”
“哥还真是悲天悯人。”陆平川看向窗外,盯着那棵因为严寒而枯败的树木,“但你想要救国救民,不是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就可以的,大厦将倾,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什么都不选,才是坐以待毙。”
陆归舟擡起头,看向陆平川的眼神里透着讶然:“你……”
在他的眼中,弟弟一向随性自在,放纵不羁,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实在有些意外。
“对于天子将我外派这件事,哥并没有阻止,不是因为你不敢,而是你希望我远离纷争,你的良苦用心我都明白。”陆平川收回目光,重新看向陆归舟,“哥,不用阻止我,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是为了我们的理想。”
--
慈宁宫
太后坐在榻上,透着半开的窗户,望着在院子里快乐玩耍的孩童,脸上满是阴霾。
“唐绾,你觉得陛下怎么会下这道圣旨。”按照李长风的性子,应该直接派刺客来才对。
唐绾斟酌了片刻,说:“其实无论陛下是否下旨,都不影响小郡王的身份。只要能够证明小郡王是皇室血脉,陛下那边是什么反应并不重要。”
“是吗?”太后目光渐凝,她抿了一口茶,“所以,她这么做是为了稳住陛下?”
太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她似乎被李昭摆了一道。
唐绾颔首道:“其实,此法还算稳妥,也能护住小郡王的安全,比起没名没分地养在慈宁宫,有了封号,才不会轻易遇害。”
太后凝眸思虑了许久,摆了摆手:“好了,你先退下吧,哀家乏了。”
“是。”唐绾躬身退出了太后的寝宫,她转身朝着宫门的方向走去,到的时候,正好看见李昭正准备上马车,马车旁站着金吾卫大将军林修竹,两人正在说话。
林修竹是最先看见她的,随后李昭转过头来,朝她微笑颔首。
唐绾缓步上下,给李昭行了礼,欲言又止:“殿下……”
她本不该来的,按照最先承诺的,她面对这种事,只需要袖手旁观,更何况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李昭未必能兑现当初的诺言。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两全之法呢?
李昭目光依然温和地看着她:“怎么跑得这样急?发簪都歪了……”
说着,李昭动作小心地帮她扶了扶簪子。
唐绾缓了口气,试探地说道:“没什么……只是因为小郡王的事,有些担心你和太后。”
李昭也明白她的意思,温热的手掌覆在她的手背上:“你放心,我说过的事,我会尽力做到,但其他人是否有此意愿,不是我一个人能控制的。”
“好。”除了这个,唐绾觉得自己好像也说不了别的,“那我先回宫了,殿下万事小心。”
李昭望着唐绾渐渐走远的身影,轻叹了口气,她看向林修竹:“最近禁军内部如何?”
刚才林修竹才走到她身边,关心了几句她的近况,唐绾便来了,李昭还没来得及问这些。
林修竹沉声道:“一切都好,都操练起来了,如果不愿意待下去,他们可以自己提出调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