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我怀孕了。”(1/2)
第94章“我怀孕了。”
妇人那和蔼的言语伴着耳畔的风清晰入耳。
褚清思怔然不言,眼皮随即略往下一压,注目着紧握自己的手掌,这只手就像是根长长的绳索,使她双臂悬浮在空中,强制操控着她的一切,让她明白何是不可为。
可有时又像是一条蛇,温暖的体温之下,是越缠越紧的力道。
然后,她再度擡眼,与妇人对视。
经过这六月,退居上阳宫的天子淡化了执掌权力数十载的锋锐,居然为此在与女子解释自己的意图:“这样,你可以在太子身边辅其理政,总比在吾身旁好。”
停顿片刻,妇人松开手,微微侧过身体,眺望着前方的广阔,爽朗笑言:“也能让那崔丽华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兔死、狗烹。”
褚清思依旧未言,她于润物细无声的春风中仔细观察着妇人的一切神情,惟恐会错过那瞬间闪过的权术谋算。
为自身利益可以最大化,所以当初在崔丽华来找到自己商量的时候,经过权衡利弊,断然摒弃与崔仲等人的同盟,选择与其共同谋事,然崔丽华在最终时刻居然鸟尽弓藏。
那时为活命,她于仓促之下改变策略。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她未能如愿从崔丽华那里得到想要的,反而随着女皇的退居,在洛阳的地位也更加边缘化。
甚至连崔丽华自己都没能达到目的。
至于崔仲那边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让她获取多大的权势。
可是若真的嫁给太子照,她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又真的可以给崔丽华一击?
如今权力分散,崔仲、李闻道以及武氏子弟都各自掌握着一部分,还有崔丽华的父族亦想入局,即使是退居的女皇亦能有意无意的影响着政局。
太子被压制,东宫亦非是最佳的谋事集团。
何况,即使嫁,也要在太子照即位之后,否则依旧毫无权力,还必须是在对太子照有大功的情况下。
再者太子照也未必就真的能够成为天子,还不如一直待在妇人身旁,静观局势变化。
而且她在天下人眼中是为女皇秉笔的“女中书”,她此时嫁入东宫,得到的只会有无限的猜疑。
始终都得不到女子的回答,女皇也并不催促,只是慢悠悠的沿着凭栏缓慢散步。
褚清思停留在原地,没有跟上。
良久,女皇顿步,与旁边的宫人言道:“遣人去告知太子,让他命太常寺占卜择选吉日。”
意识到妇人的强逼之意,褚清思垂下头,终于开口:“观音不敢妄想。”
女皇转过头,将落在宫人身上的目光慢慢移至女子身上,似笑非笑:“观音,你已二十有六,贵族娘子到这个年岁也理应成昏,就算是阿仪这个年岁时都已经嫁给褒王,只是褒王死后,她再也无心婚姻,且褒王之死多少也与吾有关,所以吾便也
随她了,可你连一次昏都还未成过,哪怕是同样身弱的询也已在你这个年岁纳妻。”
李阿仪两次婚姻都无子无女,在第二任丈夫褒王被崔如仪杀死之后,她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携少年乘车去田野、行宫游乐。
褚清思知道,这不容自己拒绝。
一股无言的愤怒在静默中膨胀,逼得她擡起眼,毫无顾忌地凝视着前方,似乎从此刻起,她们是平等的。
那些对敌人所用的手段、计谋,都将平等的用于彼此。
李阿仪也是念旧的,不止一次地与她怀念起过去父兄皆还在的岁月,曾说妇人的这双眼睛依然有着年轻时的风华。
她也常常都不知道应该要用怎样的言辞来形容妇人的眼睛才是最适宜的。
直至今日,她终于知道了。
这是一双猛兽的眼睛。
若这双眼睛当真与年轻时无异,那李阿仪或许也从未了解过这位生她养她的母亲。
猛兽善于蛰伏,遇到持弓的人就暂时退避到旁边,耐心地安静观察,只待那些人放松警惕,再猛扑出来咬上一口,又或是轻着脚步,隐于茂盛的野草之后,缓慢靠近,在所有人都不设防之际,亮出自己的利爪。
而春夏刚好是复苏之季。
褚清思的神色变得严肃。
她知道,女皇开始出手了。
这次,妇人的猎物是包括她在内的太子照、崔丽华等人。
褚清思缓缓弯起嘴角,褐眸里毫无任何兴奋、雀跃可言,是面对敌人的严阵以待,是拉开长弓时的那一声弓弦晃荡之音。
看,她是不能停下的。
一停,就会死。
*
昏色之下,崔丽华站在相连和政殿的右侧甬道,注目着刚离开的朝臣,神色有不解,直至那名朝臣消失已久也没有前进的举止。
宫人善意提醒:“太子妃费神所熬煮的汤药要凉了。”
崔丽华偏头,望了眼宫人所执漆案上的多瓣莲花银碗。
而在太子照身旁行事的寺人看到东宫的女主人出现在这里,迅速来此叉手行礼。
崔丽华直接发问:“今日是休沐,为何还会有朝臣来见六郎。”
随后她转过身,面对着寺人,像是担忧丈夫的身体所致,语气严肃:“六郎身体有疾,因政事繁多,一直不能安心休养,以致数月都还未痊愈,唯有每月的三次休沐才能休息几日,怎么还让人在这时进入和政殿。”
寺人不由叹息:“仆也劝谏过,但六郎说如今他监国,一国政务皆系在他身,倘若有军国大事因此稽延,那他何以面对天下臣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