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汴京如意小食店 > 第98章 彩楼欢门、夏日冷淘 听说姜记……

第98章 彩楼欢门、夏日冷淘 听说姜记……(1/2)

目录

第98章彩楼欢门、夏日冷淘听说姜记……

听说姜记要从食店改成酒楼,食客们纷纷兴奋的恭喜之余,想到接下来一段时间,不能来姜记吃饭,又是一阵痛苦的哀嚎。

好在,姜如意说这回主要是在二楼施工,所以关店的时间不长,食客们这才放下心来。

食客们放心了之后,又笑着朝姜如意问道:“等到姜记酒楼开张的时候,姜小娘子这里就能卖酒了吧?”

“到时候二楼做雅间,一楼的空间便更宽敞了,某先前还觉得姜记有些小,这下倒是正好了。”

姜如意微笑着点点头,同客人们说道:“等到时候二楼全部改成雅间,喜欢安静的客人们,便可以上二楼吃饭。若是喜欢热闹的,无论照旧是在一楼,还是想要去二楼,皆是可以的。不过到时候,客人们可要来的早些。”

姜如意这打趣的话一出口,周围的客人们都笑了起来。

其中有不少熟客,听到姜小娘子这话,都忍不住想起早些时候,在姜记排队等座位的经历来。

有客人一脸感慨的说道:“说起排队,当初姜记推出打包外带之前,某可当真没少排呢。”

姜如意听这位客人提起去岁的事情,也是一副感慨的模样点点头。如今食店里的座位多了,选择打包外带的客人便少了许多,但那长条桌和食盒却一直保留着。

姜如意心下突然一动,反正是装修二楼,一楼的厨房照常能够使用。不如,趁着装修的这几日,专门开辟个窗口,供客人们打包外带吃食?

正琢磨着,又有客人建议:“依某看,姜小娘子都开酒楼了,不如再多开几家分店,到时候就算客人再多,也不用提前去抢座位了。”

姜如意听着这位熟客给自己画的大饼,再想着自己那花出去的继续,忍不住眨眨眼睛,她迎上周围客人们期待的目光,赶紧岔开了话题。

……

下午的时候,工匠们便早早来了姜记,在二楼忙碌起来。

昨日工匠们来量彩楼欢门尺寸的时候,姜如意已经提前上二楼看过了,二楼的布局和一楼大致相同,只是没有厨房,面积上也稍微小些。

不过若是全改成雅间,数量要比现在多一倍不说,面积上也更宽敞。

姜如意大体同工匠说了自己的想法,因着都熟识了,干脆放手让工匠们忙活。

这第一日的工作,主要是搬运二楼的杂物,二楼上面,不时的传来东西和地面碰撞的声音,等将二楼的地方空置出来,再进行简单的打扫。

姜如意派了阿芍、阿远和阿山三人监工,自己则倚着身后的柜台,继续琢磨给客人提供打包外带的事情。

齐飞站在姜如意对面,好奇的擡头看着她问道:“小娘子打算外卖冷淘?”

姜如意笑眯眯的点头:“是啊,如今咱们酒楼二楼需要装修,一层却无妨,又是夏日里,温度也适宜。所以我想着,倒不如推出夏日冷淘,让食客们打包外带回去,无论是当正餐还是用来垫补一下,都很是合适。”

齐飞听着姜如意这话,倒是很同意:“小娘子想卖冷淘就卖吧,反正做起来简单,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姜如意笑眯眯的点点头,然后就继续跟齐飞商量冷淘要用的浇头。

“咱们夏日里凉皮卖的最好,那冷淘自然要有麻酱蒜泥的。另着,去岁那凉拌鸡丝很是受欢迎,搭配冷淘的话,味道上也合适。除此之外,再加一样炸酱豚肉的,还有菌子的吧。”

姜如意掰着手指,一边琢磨一边给齐飞说着,齐飞都点点头记下。

原本齐飞还不觉得什么,这会儿听小娘子说起那些浇头来,听着绘声绘色的,倒是意外的感兴趣起来。

趁着工匠们都在二楼忙活,姜如意和齐飞干脆进了厨房,试做几碗冷淘请工匠们尝尝。

这冷淘同后世的凉面差不多,需要将面煮熟之后,捞出来控干水份,然后再加酱加料拌匀。

齐飞拿着个大笊篱,将冷淘从锅里面捞出来,刚才还不觉得,如今却意外的发现,小娘子说的这冷淘,因为提前控掉了水份,竟然格外适合打包外带。

姜如意又从一旁给他说道:“捞出来的冷淘放在冷水里过一遍,这样口感才更劲道。另着,那浇头要提前问过客人,是马上吃还是等回家再吃,若是拿回家吃,则只淋在上面,等客人吃的时候自己拌匀即可。”

这还是去岁,给开封府打包外带凉皮的时候,姜如意用过的方法,此时细细嘱咐给齐飞,免得他忘了提醒客人。

齐飞连忙点点头:“小娘子放心吧,我都记下了。”

姜如意这才笑盈盈的走到炉灶旁边,拿大碗调麻酱蒜泥的浇头,然后又起锅烧热了水,将鸡胸肉放进锅里煮熟捞出来,细细的撕成鸡丝。

那鸡胸肉煮熟了之后,变成白色,根根细丝放在盛着冷淘的碗中,上面浇上料,先不说吃,光看着就觉得心里清凉。

姜如意让齐飞端着拌好的麻酱冷淘和鸡丝冷淘,两人一起上了二楼,先让阿芍他们三个歇歇,然后又分给了工匠们。

阿芍拿了一碗麻酱的,等吃了一口,便笑着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的法子真妙,明明这麻酱冷淘里,用的蒜汁和胡瓜都同凉皮一样,但是吃起来却是另一番滋味。”

阿远和阿山好奇的看看手里那鸡丝冷淘,先尝了一口鸡丝,然后又夹起冷淘放入嘴里,只觉得鸡丝鲜嫩可口,冷淘劲道凉爽,两人吃的连连点头:“小娘子,这冷淘真好吃。”

姜如意让阿远和阿山吃慢些,又笑着看向工匠们:“若是这夏日冷淘提供打包外带,各位觉得如何?”

工匠们听着姜如意的问题,对视了一眼,然后齐刷刷的点头。

其中一名工匠说道:“小娘子,这夏日冷淘吃着方便,味道也好,若是打包外带,某一定会买。”

其余工匠纷纷应和:“是啊是啊。”

姜如意的眼神一亮:“这便成了。”

这两日,汴京城的街道上,不时瞧见有人手里托着个小竹碗,边吃边在街上闲逛。一开始只是零星几名行人,后来,无论是州桥夜市、大相国寺还是汴河两岸,皆能看着拿着那小竹碗的人。

那小竹碗中盛着一小团吃食,瞧着像是冷淘之类的,有行人实在按耐不住好奇,路过问一句这吃食是从哪里买的,然后就得到了姜记酒楼的名字。

姜记酒楼?

听着应该是城中新开的大酒楼吧,怎得会有这小吃似的冷淘卖?

那问话的行人听着这个答案,不免更好奇了些,不过,闻着从小竹碗里飘来的胡瓜和麻酱香气,忍不住去那酒楼看看。这一看之下,惊讶的发现,自己去岁时候,竟然还来过这间食店。

原本食店上面的布幌子已经摘了下来,换成气派的金漆牌匾,门口扎着高大的彩楼欢门,四角都挂着灯笼,除此之外,酒楼门口还挂着一盏精致的琉璃栀子灯。

见不时有人端着那小竹碗走出来,这好奇前来的行人,终于确定了那夏日冷淘,就是从眼前的姜记酒楼里买来的。

等进了酒楼中,看着眼前清雅舒适的装潢,通往二楼粉刷一新的楼梯栏杆,无论是第一次来的生客,还是以前来惯了的熟客,皆兴致勃勃的找了个座位坐下,翻着伙计递过来的小竹册子,越发觉得自己今日来对了。

酒楼的柜台后面,姜如意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的客人们,自嘴角露出个由衷的笑意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