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第87章 自古慈父多败儿! 啊这确实是太子的脑……

第87章 自古慈父多败儿! 啊这确实是太子的脑……(1/2)

目录

第87章自古慈父多败儿!啊这确实是太子的脑……

第88章

“哐当”一声,杨端和手中的葫芦水瓢一下子滚落在地。

他魁梧强壮的身姿难以自控地晃了晃,继而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摸向李世民的脑袋。

啊,这确实是太子的脑袋,不是他的幻觉!

他像被烫到了一样飞快缩回大手,看着眼前笑靥如花的孩子,努力找回大脑意识,磕磕巴巴组织着语言,

“太子,您,您这是....您怎么不在...不是,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救命啊,他一点也不喜欢这样充满惊吓的“巧合”,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因为我准备去边关战场,助杨将军一臂之力呀!”李世民放开他的衣角,亲昵地摸了摸身旁正在大口吃草的马儿,若无其事解释道,

“别看这马瘦弱,耐力却着实惊人,多亏有了它,我才能跟在你们身后跑一晚上....”

马儿似乎感受到新小主人对它的喜爱,仰起脑袋蹭了蹭他的手心。

杨端和听得恍恍惚惚的,只觉得脑袋又在开始发晕发烫了——

两千精锐骑兵,竟然没在第一时间发现太子跟在他们身后....

到底是他挑出来的骑兵太过迟钝,还是太子的跟踪手段太过高明啊?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现在的他来说,都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稳了稳心神,擡手狠狠抹了一把脸,斩钉截铁打断了李世民的话头,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无比严肃,

“太子此番独身跟来,王上必不知情,臣马上派人送您回去!”

说着,他抢先接过了孩子肩上的包袱,嚯,这么沉。

太子竟然背着骑行了一夜,毅力之强,果非凡人,只可惜用错了地方啊!

李世民顿时浑身一轻,忙拽住杨端和的手臂,

“不行!你不擅长与戎狄作战,我必须跟着前去从旁协助,待我们战胜归来,我阿父也一定能理解的!而且,我并非是独身前来的呀....”

他立马扭头,朝空中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

正在不远处觅食的威风立刻展翅飞来,稳稳当当停在了小主人的肩头。

杨端和:....

槽多无口,一时竟不知该从何处反驳起!

什么叫他不擅长与那帮该死的戎狄作战?

好好好,就算他带骑兵作战,确实比不上李牧,可太子一个孩童前去,于战事又有何益?

什么又叫王上一定能理解的?

等王上发现太子又不见了,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他想都不敢想,王上会“理解”太子这番作为....

还有,威风一只鹰也跟来了,就能证明太子不是独身偷跑的吗?鹰也算人?杨端和孜孜不倦劝解太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看着面前油盐不进的一人一鹰,只有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打又打不得,骂又不敢骂....苍天呐,王上为什么要把太子宠成这副无法无天的样子!

他心一横,正想以下犯上把李世民强行送回去,就听到蒙恬惊诧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太子!您怎么来了?!”

...

一夜疾驰,李世民饿坏了。

他一进驿馆屋舍就端起黍米饭哐哐猛吃,直到一口气干完两大碗,才放下筷子看向两人,再次面色郑重地强调,

“这趟我是非去不可的,我意已决,谁也不用再劝我!就算是我阿父亲自来了,也劝不住我的!”

蒙恬与杨端和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能为力的无边绝望。

以太子的聪慧,只要他还想逃,派去的几个士卒又哪能看得住他?

除非他们两个亲自护送太子回咸阳,可边关军情如此紧急,他们又岂能擅自调头回去?

蒙恬斟酌着开口又劝道,

“太子忧国忧民,此乃大秦之福。可是此番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不是与太子有交情的赵将李牧,而是狗急跳墙的燕王和凶残的戎狄,臣实在担心....”

“你们不必担心!”李世民小手一挥,站起身来,

“正因为这趟的敌人是戎狄骑兵,我才会冒着惹阿父生气的风险追来,有我同去,你们尽管放心!”

听着孩子这番自信满满的豪言壮语,杨端和用力搓了搓自己的脸颊,

“太子虽是神童,可战场之事您全然不懂....”

“谁说我不懂了?”李世民飞快解开一个包袱,哗啦啦取出铠甲套在身上,一手叉腰,威风凛凛,

“这铠甲,就是我亲自画了图纸,让五黑用锻铁改良出来的,你们自己来看看,是不是比皮甲有用多了?”

好家伙,难怪太子的包袱那么沉,原来还塞了一套铠甲在里面!

武将骨子里对铠甲兵器的热爱,让蒙恬两人立刻围了上来,摸着这造型新颖的黑铁铠甲连声称奇。

这时代以青铜兵器为主,列国兵士的甲胄,大多是用犀牛皮炮制而成。

但随着秦国发现了“石涅可燃烧,且温度比柴火更高”,而且,用它能锻造出了硬度远胜青铜的精铁兵器后,列国也不甘示弱地开始把铁器广泛应用到了战场上。

这样一来,极易被铁器刺破划伤的皮甲,自然就无法再保障将士们的安全了。

可铁是何等的昂贵,一件铁甲动辄就要上万钱,列国当然舍不得把皮甲全部替换成铁甲。

譬如秦国,只有将领或爵位达到规定等级的士卒,才有资格领用铁甲。

但铁器笨重,设计成甲衣时,远不如犀牛皮方便,所以秦军的铁甲,都是采用拼接技艺,用宽铁片与犀牛皮合甲缝制而成。

作为世间一流的武将,李世民当然知道这种简陋铁甲的致命弱点所在,他在推翻了数个版本后,才最终设计出了这种能最大程度保护前胸后背要害处的铁甲。

虽然它的防御能力,远远比不上大唐玄甲军所用的明光铠。

但比起明光铠昂贵的造价、和长达两百多天的工期,他认为以现阶段的兵器技术水平,用这种简易版铁甲已绰绰有余——

然而就是这么一套铁甲,就已经让一旁的蒙恬和杨端和越琢磨越惊艳万分了。

他们爱不释放地感受着它带来的安全感,如果不是这副铁甲太小,甚至恨不得当场穿上身试一试。

有了这铠甲当证据,太子那句“有我同去,你们放心”的话,一下子就变得可信起来了。

再次劝说无果后,两人索性放弃了劝解。

....

章台宫的早朝,按理说已经接近尾声了。

大臣们却没有像往日一样,三三两两结队离开殿中。

听完宫人的回禀,看着君王骤变的面色,他们不由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秦王腾地站起身来,一手用力抓住案桌,筋骨毕露,

“什么叫太子不在昭华宫?他不在昭华宫,又会在何处?”

方才五黑拿出图纸,想与太子讨论改良的铠甲一事,宫人便奉命前去昭华宫接太子过来。

哪知这一去,却接了个空。

宫人战战兢兢如实禀道,

“回王上,芈夫人说...昨日太子确实去过昭华宫一趟,却在戌时一刻就离开回到了东宫....她以为太子昨夜是在东宫安寝的,一听奴去找太子,吓得差点晕了过去...”

秦王面色铁青,短短一瞬之间,脑中已闪过了孩子的数十个危险去向。

他挥手让宫人下去,立刻下令让卫尉军在王宫搜寻、中尉军在咸阳城中搜寻,桓猗王贲等几个将领,再各带一支精兵出城搜寻。

同时,又让蒙毅带人即刻搜查东宫,并召服侍太子的宫人宦者问话。

待众人领命匆匆离去,韩非还没来得及开口,宗室里担任宗正的白发老者,就抢先一步出列,吹着胡子义正严词道,

“太子眼看就要满十一岁了,竟是这般的目无秦法,夜不归宿,四处游荡,哪有半分储君的样子?王上,老臣以为太子生性轻佻,不堪为我大秦未来之主....”

韩非本就担忧李世民的下落,闻言立刻蹙眉反对,

“如今太子行踪不明,王上与我等,俱是心急如焚,宗正你这话是何意?”

李斯也忧心不已,暗暗祈祷太子可千万别又偷跑了,立马火力十足地接上话头,

“他还能是何意?宗正数年来,一直看太子百般不顺眼,他当然是希望,王上能先放下太子的安危不管,把重新立太子一事提上日程!”

这话一出口,顿时像炸开了马蜂窝,支持太子的隗状王绾张苍等人,和那帮不喜欢楚女之子当秦国太子的朝臣,开始隔空开战,朝对方翻着白眼咬牙切齿,无声地骂骂咧咧。

秦王负手站在殿上,面沉如水望着外面的天空,对大臣的说话声恍若未闻,大脑只在聚精会神思索着孩子究竟去了哪里。

可他越是思考,不祥的念头就越是强烈——

以章台宫如今的严密防卫,绝不可能有贼人溜进来从东宫掳走世民。

除非,孩子是主动离宫的,毕竟以世民的小脑袋瓜,完全有可能找到什么漏洞悄悄跑出去。

想到孩子口口声声说要上战场打仗,想到昨夜杨端和二人恰好奉命赶去边境,再想到,昨天李世民突然变得无比乖巧黏糊地待在自己身边.....

秦王猛地收回神思,眼中燃起了掺杂着各种情绪的熊熊怒火!

世民,一定是又跟着杨端和蒙恬跑了!

简直岂有此理,这小子竟敢把同样的花招耍两遍,何曾把他这君父放在眼里!

这时,跟李斯吵得唾沫横飞的宗正,再次一脸痛心疾首地转向秦王,劝道,

“王上啊,老臣知道您一向宠爱太子,不忍舍弃他改立贤良的公子,可太子此番竟敢闹出如此惊世骇俗之事,显然是半分不把你这君父放在眼里...可见,他被那楚女教得着实粗鄙,目无尊长,又有何颜面对我赢姓宗庙列祖列宗啊.....”

话还没说完,“啪”地一声,秦王面无表情掷下了手旁的玉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