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噩耗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2/2)
阿爷真的出事了!
从察觉到萧成钧反常的举止时,她就有了不安的预感。
他那样隐忍的性子,为何会突然步步紧逼,非要把她牢牢拴住不可?为何在回京后,他对阿爷的事总是避而不谈?为何又仓促决定,要帮她恢复女儿身?甚至,他已经谋划好要送她去江淮,远离京城。
现在,一切都有了答案。
阿爷出事了,她没有了庇护,也没有任何血亲了。
她孤身一人,茕茕孑立。
天大地大,再无容身之处。
沈明语呼吸有些急促,想起初次见阿爷时,他就说要带她回家,想起他出征前爽朗大笑,说醉卧沙场君莫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沈明语攥着椅子,指节用力得发白,唇上毫无血色。她所有思绪似是被冻住了,仿若有无数冰棱子刺进身子里,疼得她五脏六腑都揪成一团。
廊外大雨滂沱,雷鸣声不绝于耳。
沈明语懵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深吸了几口气,缓缓道:“诸位今日前来,我不胜感激,只是眼下我得先去见见祖母,诸位还请自便,恕我招待不周。”
江容钰侧眸看去,瞧见沈明语只是面色惨白得厉害,除此之外并无狼狈,漆黑的眸子里不见太多悲恸神色,倒显得分外镇定。
望着她身影消失在屏风后,江容钰不由得心中错愕,若真是寻常姑娘家,闻此噩耗,直接哭昏过去也不是没有的。
偏这位,连一滴泪也没有,难不成也是个凉薄的性子?
……
沈明语进了里间,果然看见一位身量高大的男子站在中央,正低声和老夫人说话。
看她进来,两人都愣了一下。
沈明语认得这位副将,她送阿爷出征时见过。这人名叫樊启,颍川人,年方二十七,是阿爷麾下最年轻得力的干将。
樊启先上来朝她拱手行礼,犹豫了一下,沉声道:“世子您别太着急,将军他兴许……”
沈明语苍白着脸,摆摆手道:“你给我说说来龙去脉,别的废话不要说了。”
她不肯坐下,兀自站在樊启身前,静静听他说完经过,全程默然不语。
樊启长话短说,看身前单薄的少年始终紧抿着唇,目光虚虚望着烛火,轻飘飘如同一张薄纸,随时会被风吹走似的。
可人身形却站得笔挺,宛若苍翠青竹,一动不动。
樊启心中一软,伸手给沈明语递了杯热茶,“世子,您先喝些热茶缓缓,我稍后带您回沈家老宅。”
沈家在京城本就有私宅,只是后来举家南迁,人丁凋零,京城这处府邸一直无人居住,只留了管事和几个仆从守着。
现下,沈老将军的佩剑和遗物安置在老宅,是否下葬,还得看沈明语的意思。
沈明语接过茶碗,却又将茶碗轻轻放在桌上,摩挲着碗盖,低声问:“那批人马里,当真无人幸存?”
樊启沉吟片刻,摇头道:“清点过人数,除了将军,其余人多多少少都寻到了尸骨。”
搜寻了半个月,他们加派的人手犯险几进几出,都没能找到半点活人影子,那片丛林瘴气弥漫,又有野兽出没,将军必定凶多吉少。
其实在经历了最初的不可置信和悲痛后,众人都已经慢慢接纳了将军战死的噩耗。樊启昨夜进宫时,听圣上的意思,瞧着是要风光大葬将军。
但樊启不便直言,怕吓坏这位十几岁的少年郎。
沈明语听了,半晌没有说话。
“敏敏,你过来。”
一直在旁静听的老夫人开了口,将沈明语拉到自己身侧,握着她的手,柔声道:“你且稍等片刻,我已经叫人去催你三哥回来,让他陪你去沈府,多个照应。”
靖南王府远在江淮,消息传回去还要些时候。眼下,圣上有意为沈老将军安葬,哪怕是衣冠冢,也必定要沈明语出来支棱门庭,她怕沈明语年岁太小,扛不住事。
沈明语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发觉喉中干涩得发疼,最后只是低声喃喃,“不必了,他忙着呢……我能自己回去。”
她转身,拖着沉重的双腿往外走,将出屋子时,身形不稳,步伐踉跄了下。
樊启跟在她身后,想扶一把她,被她避开了。
沈明语走到廊下,木然地擡眼,听见有人在喊她。
“敏敏——!”
迷蒙雨雾里走来一道颀长的身影,疾步到了她身前,用力抱住了她。
是她熟悉的温暖木调香气,带着微微的冷意,激得她面颊发凉。
她睁着双眼,愣愣地看他,双手垂在身侧,指尖颤了颤。
因着回来得匆忙,萧成钧乌发略微凌乱,额前散落了几缕青丝,失了他一贯的稳重。
他衣摆浸透了水,印满泥泞脏污。
沈明语看到他,忽地笑起来,“哥哥,你回来了?”
她其实还挺想他的。
萧成钧呼吸微顿。
怀里的人儿看着他笑,唇角噙着他见惯的温柔,湿润的眼眸望着他,宛若一汪清泉里浸着的黑曜石。
萧成钧心坎发疼,差点喘不上气。
“你怎么才回来啊?”
沈明语又轻声开了口,笑容渐渐凝固僵硬,烛光融进她发红的眼眸里,却带上了点儿霜寒般的冷意。
她原本脆甜的嗓音变得沙哑,“哥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