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128章 栽赃嫁祸(1/2)
第128章第128章栽赃嫁祸
广州府有大船停靠的消息并没有隐藏太久。
童启将几个箱子里带回来的东西统一看过一遍之后,确认没有遗漏,便将所有物品的清单交给了曹时序。
此时,已经有不少广州府附近的州府人员得到了消息,派人来询问到底什么情况。
吴韧强硬的按下所有窥伺的目光,仍旧选择先询问曹时序的意见。
是要将这些东西统一变现为金钱再次出海,还是借由发现“玉米”的功劳,入京向圣上邀功,借此洗刷他们曹家全族流放的命运?
“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充分尊重的。”
童启点点头,与吴韧一同看着他。
望着两人无比信任偏重的目光,曹时序犹豫半晌,终究还是选择了带人入京。
毕竟这才是他一开始出海时真正的目的。
哪怕已经过去了三年,无比适应了海上的生活,天高地阔,见识了再多新鲜的事物,可洗刷他们曹家的冤屈,重新夺回圣上的谅解,回归京城,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童启沉默两秒,并没有打消对方想法的意思。
回京虽难,但也并非无可操作。
尤其是他深知曹家一系在此事上的执念。
不解开的话,只怕永世都难以挣脱。
只有亲自去碰一碰墙头,感受那份天家的无情与冷漠,才能看清楚一些事情,彻底顿悟。
更何况,对方手中还有新得的粮种,只冲着这个,圣上也会比往常多开几分薄面的吧?
童启不确定的想到。
为增加其北上的安全性,他头一次以自己的印章写了几封信给京城里的齐承胤齐大人,以及胡丞相等,为其作保,还令派了镖局的人一路护送。
曹时序感念其恩情,无以言喻,只得从怀中掏出几本书来,偷摸递给了童启。
“山长的救命之恩、赠银之恩,关照之恩,我曹家百死不足以报答,没什么可送的,这是我个人在海外时偶然得到的书籍,里面记载着一些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具体讲什么的,我也不太清楚,放在我手中也没什么用,索性以此送给您作为研究,增添书院的藏书阁一用吧!”
因为不怎么能够看的懂外邦的文字,所以外邦的书籍文化之类的东西,曹时序几乎一个也没有带回来。
唯一的这一本,他却选择了送给对方。
童启惊讶的接过,打开,却发现这乃是一本讲述拜占庭帝国占星文化的书,其内涉及到了不少天文历史,甚至还有半本机械钟表的制作与原理说明!
他顿时眼睛亮了起来。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不仅能清晰的了解外面历史到底进行到了何种时期,还能看一看他们此刻科技最发达的程度到达了哪里。
这简直不亚于那些从海外带回来的一箱箱粮种的价值!
见童启一脸兴奋的翻阅着,明显能够看得懂的模样。
曹时序心中不由得暗暗感叹起来。
不愧是童山长!他就知道,纵是天下人无人能够看得懂这本书,对方也一定能够看得懂,毕竟其可是不出门便知道天下事,懂得天下之言的童山长啊!未出过海,却能够将整个航海的地图错漏无疑绘画给他们的人!
一路上,船上的几个船员们不是没有人想要过这本书,即便看不懂其中的内容,可只是看着那些图画,便觉得必是重要之物。
可曹时序皆拒绝了,为的,就是将此物留给真正识得此价值的人。
幸而他做下了这个决定,这才不愧一路带回的辛苦。
见童山长欣喜,曹时序也乐得跟其多多讲述一些海外的风情。尤其是那些奇葩的文化与风俗,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好奇!
“行到西处,其实也有那蓝眼睛黄头发的家伙想要跟着我们一起回来,说什么大奉朝就是他们传说中的金色王朝,我本还有些犹豫,可才几日下来,他们便跟着我船上的船员们讲述起什么宗教来,那表情狂热的就像是癫狂一般,我觉得不妥,便寻了个就近的地方,将他们搁下了……”
童启心中嘟囔着,幸好没带回来,不然,传教的第一批人就直接登录大奉朝土地了。
他立即肯定了曹时序的想法,同时心中也长松了一口气。
如今的西方仍旧是混战之中,暂时还没有崛起的意思,可大奉朝各方面却已经是个高度发展的文明了,没必要一再引入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思想,倒是这科技粮种之类的,倒可以多多益善一些。
“若你们今后打算要开港口的话,也一定要极其小心,避免这些从西方来的人,干扰老百姓的认知。他们个个对宗教有着无与伦比的狂热,虽不必驱赶,但也万不可退让允许他们传播。就像是曹公子这样避之不及,只进行物品交易,促进商贸即可,至于其他的,则大可不必,明白吗?”
吴韧忙应答了下来。
所有的物品被重新分类再次装上了新的航船。
一些不太稀罕值钱的东西,基本上都被留了下来,卖给了当地的乡绅,或者是赠给了童启,以作为其新分院校区的创建庆贺,剩下的,则全部被曹时序打包起来,送往了京城。
曹家这事,原本已经在三皇子面前过过了招呼,但其的态度只是假装不知晓罢了。
在圣上那里,曹家仍旧是被流放,惨死在西夏人手中的逆党。
这件事一日不解决,曹家便需隐名埋姓一日。
就像是那始终悬在脑袋顶上的刀,令人心存隐患。
尤其曹老连伊川县都不能出,那些旁支被流放各地,一辈子龟缩在方寸之中,三代不允许科考……而曹时序,此刻便形同于他们唯一的希望。
眼见着扬帆起航,曹公子缓缓驶离。
吴韧与童启并排而站着,轻声询问道。
“山长,您说这一次皇上会因为曹公子的功劳而赦免他们的罪过,以此饶恕他们一家吗?”
“我觉得应该会的。”
童启回答。
这么久的接触,平心而论,他已经感觉到了当朝圣上并非一个贤君,但也并非什么弑杀痴愚之人。哪怕只是看在新粮种的份上,应该也不会过于责怪曹家。
“那……曹公子以后,还会有再出海的可能吗?”
童启沉默两息,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毕竟,不责怪与任用,两者之间,还隔着很远的距离。
圣上也许会赦免曹家,既往不咎,但朝中的大夫们已经闻到了鱼腥味,还会再将这出海明晃晃的利益拱手让人给曹家掌管吗?这谁也难以说得明白。
见到曹时序等人走远,童启也即将准备返回。
分院校正在火热筹备中,压根离不开人,他听到大船来港的消息,连继本叔都没来得及带,只匆匆孤身一人便来了广州府,再不回去,恐怕孩子们就要等的着急了。
可还没走,却又再次被吴韧所叫住。
作为最关注山长动态的徒弟之一,他自然也听闻了其要在潭州府开设华夏书院分院校的事情,他本身是十分支持这件事的,只是这分院校开设的地点嘛……恕他不太能够理解。
“为什么一定要在潭州府呢?”
吴韧疑惑的问道。
当初伊川县开设华夏书院的时候,童启的目标十分清晰,就是构建寒门的上升路途,要不也不会将书院建在学风不胜的伊川县。
可这一招落在潭州,着实让很多人都感觉到迷茫了。
不是说寒门吗?
这潭州府可是离寒门百丈远啊!
那里水深之复杂,党派之林立,别说在长沙县,就是整个南方,都小有听闻,吴韧作为广州府知府,自然也熟知一二。
“您若是想要找一个地方支持您开设分院校的打算,那不如来我们广州,其他的不说,我好歹是这里的知州,只要山长需要的,我一定竭尽所能满足,保证能够护住您和您的书院!”
“只是潭州府,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
“哦?你有什么内幕消息吗?”童启好笑的问道。
他自然知道潭州府的复杂。
可没想到的是,竟然连吴韧也如此劝说他。
自童启定下分院校地址之后,不少人都曾暗示明示的给他写信劝过,皆是希望他能够再三思考的,不建议他在那样复杂的环境中开设书院。
毕竟教育是个纯粹的工作。
派系多,就意味着难以统一,阶层丰富,便说明内流汹涌。
好不容易维系的平静若是被童启再次打破,那天高皇帝远,万一迁怒其中,出点事儿,可怎么办?
他们可不像是小侯爷沈亦或者是谢家那样的老牌世家那么好说话,这些人家里此刻正是烈火烹油兴旺之时,家中也基本上在朝中皆有着强大的背景亦或子弟任职,与平民百姓,不可同日而语。
见童山长一门心思,要在潭州干预一波,吴韧绞尽脑汁,只得将自己知晓的,一股脑倾倒出来。
“具体的我实际上也不太清楚,但是自来到这里后,潭州的名字我已经听过数次。若说整个北方如今还恭敬臣服于王朝皇权之下,那南方,便有很多人颇有不臣之心,暗暗养着死士、部曲,意图割据地方。他们的声望在此地,也如同藩王一般,颇觉威势。”
“其中最厉害的也不过是李、楚、司、旬四家。”
李、楚、司、旬?
童启心中简短的过了一遍这几个姓,认真的倾听起来。
“李家,那是老豪门望族了。听闻最久可追溯到唐朝,与皇室亲同一家,其家主的亲弟弟,如今乃是整个南方的巡盐吏使,几乎掌握了所有的盐商与盐票,地位无可撼动,足见他们家的富贵厉害之处。而楚家则是著名的前阁老楚师宗的家族,他乃胡丞相之师,更是曾经的太傅大人,据说当今圣上便是他一手扶持上来的,就连几位王爷皇子,也曾受过其的教导之恩,不敢轻易招惹。北方的文昌书院您可知晓?那,便是其家族中的小辈所开设的。虽声望不高,可手底下的学生却个个出身非凡,足以见其布局深远。”
“至于司家嘛,那属于皇商之家,主要负责宫中的衣料、胭脂等女子之物的采买,与贵妃娘娘、以及如今宫中各部掌司皆十分相熟。早年间据说十分受皇后娘娘的喜爱,圣上甚至还亲自召见过他们的家主,被哄得眉开眼笑的,颇具帝心。旬家稍逊于其他几大家,但却是墨家矩子的亲徒,其船坞闻名于整个大奉朝,南方不少大船都是他家造的,就像是曹公子所驾驶的这艘,当年便是从其退订的客户手中抢来,不然,只怕连出海,都困难的紧。”
总之,整体听下来,哪一个都比童启这种新一代起来的要厉害的多了。
基本个个有来头,个个不能得罪招惹。
童启再叼,不过一个人,即便手握系统,帮助也有限。
可人家家族动不动上百人,这个死了,还有下一个,即便围殴也占优势不是?再说了,他们不知历经多少朝代风雨,享受过多少民脂民膏,就是对阵的经验,也远远非常人可比,打骨子里瞧不上他这种泥腿子,不也正常?
难怪求真书院如此倨傲呢。
童启挑挑眉,这才有了几分难缠的后知后觉之感。
但是,要想开设书院,提高他的声望,那南方,绝对是无可避开的阵地。
若此刻不从最难啃的骨头开始啃起,放到后面,打草惊蛇,还能啃得动吗?
童启已经不是刚穿过来开设第一家书院时的状态了,万事都得茍着,生怕别人注意,他现在,可是在圣上面前也有名号的人!光是进入朝堂的弟子,便颇觉规模,此时不浪,又到何时浪?
这乃是塑造影响力与声望的战争。
如果潭州是头部最难开拓的,那么只要他能成功拿下这里,整个南方,便拿下了一半!
可如果避开,去别的地方,无疑是放下了最大的市场。
等系统最后结算,这里仍旧是避不开的地方。
不更是膈应非常吗?
童启心下确定,唯有面对着吴韧担忧的眼神,这才方软了几分,安慰道,“不必担忧,这些我若知晓,自然会想办法避开的。不破不立,越是难的地方,才越是有生的机遇。”
见到山长不愿后退,吴韧只得放弃劝说。
可也并未让童启立刻离开,而是将其带到了州府县衙中,令其查看自己上任这段时间内,所治理的情况。
学生“交作业”,童启自是无法拒绝。
他认真的望过去。
其实,要看当地官员是否称职,从当地百姓们的精神面貌便可窥得一二。
只见广州府内虽贫穷于其他州府,连身像样的衣服也凑不出来,可大多数百姓朝气磅礴,面色红润,自有一副勃勃生机之态,便知吴韧应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错,欣欣向荣,官民和乐,你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不假思索的赞道,两句话,直接将这个徒弟说的双脸通红,不好意思的低下脑袋来。
且说曹时序将物品统一装上船,带着镖局的安保人员一路北上,往京城而去。
直行至流云港附近,却遇到了劫船的海寇。
十几个莽汉突然从水中冲出,趁着夜黑风高,拿起刀来便一路砍杀而去,吓得所有人避之不及。
“护主!莫慌,护主!”
镖局领头的护卫大声呼喊着,带着人守在曹时序身旁,哪料到对方直接推开他们,拿起海叉反冲了出去。
镖局护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