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传言玉女(十) 很好闻。……(1/2)
第89章传言玉女(十)很......好闻。……
闻言,卢月照转过身来。
玄金马车的纱质车帘被掀开一角,露出的一只手骨节分明。
“三日后,来京郊景和园,辰时,会有马车来接。”裴祜的声音传来。
卢月照有些诧异,之前不是说不用再去了吗,听到这个消息时她还很是可惜不能读到《金匮别录》后面的内容。
马车内的裴祜似是知晓卢月照此刻所想一般,开口继续道:“不是说好了三次,还差一次,不愿意了?”
“愿意愿意,自然愿意。”卢月照下意识开口。
周围执着火把的干王府亲兵目不斜视,街角寂静一片,只有火把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火光明亮,随着晚风吹拂轻轻跳跃,隔着一层纱帐,女子曼妙的身形带着迷蒙,影影绰绰。
裴祜看了几许,随后放下纱帐,随着于元忠的一声令下,干王仪仗车队浩浩荡荡继续前行。
卢月照快步跑回家,关上大门,身子背靠在门上,她抚着心口,轻轻喘着气。
她不知胸膛里的心脏为何会跳得这样快。
稍许,她的呼吸才渐渐静下来,大门被反锁,她回到了正堂。
*
初秋的景和园晨雾未散,雾霭自天边散下,氤氲了几缕到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日光洒进澄远斋的万字花窗,竹影摇晃在窗棂边,偶尔几声翠鸟鸣叫,其余时候便是万籁俱寂。
卢月照于窗下读书,神情静谧专注,读到有趣之处,眼尾便会染上一抹笑,若是看到什么不解之处,便会提笔在一旁的空白书页写下自己注解,每当像这般可以专注读书之时,时辰便总是过得很快。
裴祜端坐于十几步之外的桌案之后,朱笔挥就,正在批着奏章,两人距离不远,却隔了半屏烟色纱帐,刚好可以将彼此的身影遮住,可若仔细看去,两人的身形却清晰可见,只不过稍稍朦胧些。
日影渐移,将至正午,谁都不知疲倦。
忽然,澄远斋正门的帘子被轻轻掀开,一个高大壮实的男子进入,在裴祜桌案前停下。
“王爷,临近中秋,宫里派人来送团圆饼给各位宗亲,这是送与王爷的。”陈宇拱手说道。
“母后送来的?”裴祜问道。
陈宇摇头,神情有些犹豫,“是……太后身边的雪兰姑姑送来的。”
裴祜未擡眼,声音里没什么情绪,“放在一旁罢。”
“是。”
陈宇提着雕花食盒想要放在桌案一侧,可是他忽然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瞬,还是将食盒的提手紧紧握在手中。
裴祜质询的眼神投来,陈宇瞥了一眼不远处端坐的卢月照,刻意压低了声线说道:
“雪兰姑姑交代属下说,这食盒里的团圆饼是今早太后娘娘亲手做的。”
裴祜写字的手未停,像是没有听见陈宇所说之话一般。
陈宇在一旁提着食盒,只觉着这食盒有千斤重,像是要把自己的双手压断一般,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只能弓着背垂着头立在原地,等着主子的发话。
这食盒里的团圆饼,此刻成了烫手山芋。
良久后,裴祜批完了剩余的一摞奏折,低声吩咐了一句陈宇。
陈宇仔细听着,像是得了什么特赦般神情顿时松弛,回了句“属下明白”,就拎着食盒出了澄远斋。
卢月照自然是注意到了这对主仆的动作,只是她不明白的是,一盒团圆饼而已,以太后娘娘之名发放给各位宗亲以示亲情,怎么他们两个还要窃窃私语一番,而那食盒也不知会被陈宇放在何处。
不知这宫里御膳房做出的团圆饼与民间的有何不同?
卢月照有些好奇。
“正午了,出来一起用膳罢。”裴祜起身,来到卢月照的桌案旁等着她。
“是。”
卢月照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将古籍小心翼翼收进漆盒,然后随着裴祜至澄远斋外。
绕过重重回廊,卢月照被领进了另一方院子,此间与澄远斋的幽静不同,视线更加开阔,是一处三进四合院落,但是漆门处并未题榜有牌匾,再看周围,东西两侧皆有月洞相连,想必是会通往正院,这就说明,这处开阔的三进院只是套在一个更大院落内的侧院。
卢月照有些感慨,早听闻江南风景好,京城皇家园林更是将北方建筑和景色之坦阔大气与江南特色建筑和秀丽景致相结合,她所处的“景和园”便是皇家园林之代表,她只经过来往澄远斋的路途,以及在澄远斋和这处不知名院落停留,这沿途风景和两处不同风格的建筑就已经让她心驰神往,她不敢想象除此之外的景和园该是如何。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敢问王爷,这‘景和园’之名可是出自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卢月照好奇问道。
裴祜点头,随即看向她,他的眼眸之中似乎也被这园林之中的上下天光所染,满是波光粼粼。
“本王十五岁那年,父皇将这处园林赐予我,‘景和园’之名乃至这园林中的大大小小上百处建筑景致之名,也由我自己所取。”
“只不过,相比于这风雅别景,本王倒是更喜‘波澜不惊’四字,为这处园林取这样一个名字,亦是在勉励鞭策本王自己。”
波澜不惊。
什么样的人,要有什么样的心性,才能够做到时时刻刻波澜不惊呢?
若是当真有此种心性和修为,那这样的人,还会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吗?
还是说,这是三岁为储君,二十多年来从未有一丝懈怠的一国储君应具备之品性?
卢月照看向裴祜。
那错失储君之位的他,还能够波澜不惊吗,他心中会不会有怨,怨造化弄人,苍天无眼?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幼帝成年后干王可会卸下摄政之权,若是一个血气方刚想要亲政,一个手握大权不愿放手,到时候,干王会不会是第二个康王,康王之乱是否会成为“干王之乱”?
康王血统人望不及干王皇父孝章帝尚且能够掀起战乱,一时间大魏风雨飘摇,死伤无数,有多少男儿战死,妇人成为寡妇,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卢月照身边不乏此种,就连她自己和家人也是康王之乱的受害者。
被屠村的望独村,满是尸体的望独河,卢月照未曾忘怀,每每想起寒夜之中,血水河畔,那个身世凄惨的女子,她的母亲,卢月照便心痛不已。
难道这样的悲剧,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第二次吗?
若是一个只是想要拿回原本就该属于自己的皇位,另一个也只是想要守护已经是自己的皇位呢,那究竟,谁才是正统?
卢月照不知晓,现如今的她不敢深想,也没有立场去指责他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若是那一日注定会到来,她只希望,平民百姓能够少受苦楚。
日影西斜,一日很快结束,三次作批之约结束,这也是卢月照最后一次能够读到古籍《金匮别录》。
后面还有五章,可惜读不到了。
卢月照擡手抚摸了一下陈旧的封皮,将古籍放回了漆盒内。
裴祜默默看在眼里。
“这本《金匮别录》......你拿回去吧,本王赠你了。”
卢月照擡头,不敢置信,随即摇头,“王爷,这……太珍贵了,民女不能收。”
“卢娘子觉着珍贵之书,在王府中有太多太多,娘子还是收下,莫要抹了王爷面子。”于元忠在一旁提醒道。
“既然如此,民女深谢王爷。”言罢,卢月照向着裴祜行了一礼。
裴祜上前一步,擡手轻轻触在她的手臂上,隔着衣料将卢月照扶起。
“你身上是擦了香粉吗?”他忽然问道。
裴祜早就想问了,自从见她第一眼开始,梨花香甜便时刻围绕在她身上,很淡,甚至只有两人靠得很近他才能闻到。
很......好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