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 第74章 匠星璀璨

第74章 匠星璀璨(1/2)

目录

宣德门外的青铜鼎腾起袅袅青烟,混合着晨露的清新,在汴京初春的薄雾中氤氲成一片祥瑞之气。赵桓身着五爪团龙纹常服,腰间玉带钩上的鲛人泪坠子随动作轻晃,折射出幽蓝光泽——这是他刻意佩戴的“天工”象征,意在向天下奇人昭示皇恩与识人之明。

“殿下,枢密院送来《考成法》修订稿。”萧夜的低语打断思绪,青年亲卫的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铁光泽,“王枢密使批注:‘奇技淫巧,乱国之本’,建议驳回招贤令。”

赵桓指尖摩挲着诏书边缘,鎏金纹饰刺痛掌心。自三个月前登基以来,“专利招贤令”虽在民间掀起热潮,却遭保守派激烈抵制。枢密使王显忠三番五次在御前弹劾,称“市井之徒登堂入室,有辱士大夫体统”。

“传旨:今日觐见者,无论出身,一概准奏。”赵桓将修订稿推至案角,目光重新投向台下涌动的人群,“若有人再以‘体统’为由阻挠,便将陈工的龙骨水车模型摆在枢密院正堂。”

萧夜领命退下时,嘴角掠过一丝赞许。他深知,殿下这招“以技破礼”正是用保守派最不屑的“奇技”直击其软肋——三日前,陈工改良的水车已在汴河试运转,原本需十人操作的灌溉工序,如今仅需两人操控机关手柄,效率竟提升五倍之多。

“草民陈工,擅机关术!”

蓬头垢面的青年挤开锦衣士人,怀里的齿轮零件叮当作响。赵桓眼前一亮:青年衣襟上缝着半枚齿轮补丁,与地宫壁画中“天机阁匠人”的徽记如出一辙。

“且慢。”他抬手示意,“你这补丁,从何而来?”

青年一愣,旋即挠头笑道:“回殿下,小人曾在泉州码头做杂役,见一艘商船上的工匠都穿这纹样,觉得好看便偷学了来。莫非...这是哪家老字号?”

人群中响起低笑。赵桓却心中一凛——泉州商船、齿轮徽记,分明是天机阁的暗桩。他不动声色地接过零件,触到其中一枚齿轮内侧的凹痕:三短一长,正是《天机秘术》中“紧急”的暗号。

“拼装看看。”他将零件推回,袖中银针已暗暗攥紧。

青年熟练地咬合齿轮,松木车架在掌心迅速成型。当最后一枚“水叶轮”卡入卡槽时,赵桓突然看清——车架底部竟刻着微型海图,泉州港外三日后将有风暴。

“好手艺。”他指尖轻弹,银针已将海图痕迹抹去,“赐天工牌,入军工坊任主簿。即日起,你的食宿由天衣卫接管。”

青年面露喜色,却未注意到萧夜递来的眼神中暗藏锋芒。待他退下,赵桓低声道:“此人虽非天机阁嫡系,却与海外势力有染。暗中监视,查清他背后的‘商船老字号’。”

匠星现?火器惊鸿

三日后,东宫偏殿飘来淡淡硝石味。陆远正与两名工匠争论火铳改良方案,见赵桓进来,立刻呈上一支铜制火铳:“殿下,按您说的‘膛线’理论,我们在枪管内刻了七条螺旋纹,可使铅弹射程增加两丈。”

“试过林妙的连珠设计吗?”赵桓接过火铳,目光落在案头“奇艺名录”上那行小字:泉州林妙,善制火器,能使火铳连发三次。

“难就难在这儿。”陆远愁眉苦脸,“普通火铳每射一发,需从枪口装填火药,若要连发,就得解决弹仓密封问题,稍有不慎便会炸膛。”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通报:“泉州林妙求见。”

进来的女子怀抱木箱,月白襦裙下摆沾着草屑,显然是连夜赶路。她抬头时,赵桓心中微震——女子眼角眉梢竟与李晚照有三分相似,却多了几分英气。

“民女林妙,参见太子殿下。”她福身时,木箱倾斜,露出半截铜制弹夹,“听闻殿下广招贤才,民女斗胆献丑。”

陆远惊呼:“这是...定装弹?”

“正是。”林妙取出一枚子弹,铜壳内预装火药与铅弹,“以往火铳需分次装填,民女将火药、弹丸、底火合为一体,再以弹夹供弹,可实现连发。”

她将弹夹嵌入火铳右侧卡槽,扣动扳机。“砰!”第一发铅弹擦着赵桓耳畔飞过,钉入廊下立柱。萧夜抽刀欲上,却被赵桓抬手制止。

“继续。”他凝视着林妙的指尖,那里有层薄茧,分明是常年与火器打交道的痕迹。

第二声枪响时,弹夹自动落下,第三枚子弹已滑入膛口。林妙手腕轻转,空弹夹被新弹夹替换,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