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部1-3(1/2)
破伤风
皮肉破损后受了外伤风,起初感觉牙关紧闭不能松开,严重的会出现角弓反张的样子,口吐涎沫、抽搐不停,不得安宁。要审察是因动、静、惊、疮溃这四种情况而致病,若出现伤口陷缩、神昏不语则病情凶险。病在表适合用汗法,在里适合用下法,半表半里则用和解之法。
“注释”这种病症是由于皮肉破损后,风邪侵入经络所致。起初先出现恶寒发热,牙关紧闭,严重的身体像角弓反张一样,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没有安宁的时候,不省人事,伤口呈现锈涩状。然而伤风有四种原因,即活动时受伤、安静时受伤、受惊时受伤、疮疡破溃后受伤,都可能感染风邪。活动时受伤的,因发怒导致气向上冲,人在跳跃时皮肉破损,即使被风邪所伤,风邪停留在表,由于气血旺盛,不会深入体内,病情较轻。安静时受伤的,在起居平和之时,气血不充盛,偶然破损受伤,风邪容易侵入内里,病情较重。受惊时受伤的,受惊导致气下陷,偶然破损受伤,风邪随气直接陷入阴分,多导致无法救治,属于逆证。如果风邪传入阴经,就会出现身体发凉、自汗,伤口反而塌陷收缩,严重的会神昏不语、嘴唇收缩、舌头变短,这种病症贵在早治。应当分辨风邪在表、在里,还是半表半里,分别采用汗、下、和三种治法。如果邪在表,出现寒热、肢体拘急、牙关紧闭、咬牙等症状,适合服用千里奔散,或雄鼠散以发汗,接着频繁服用蜈蜙星风散,直至汗出透尽。如果邪在里,出现惊悸抽搐、脏腑秘结等症状,适合用江鳔丸攻下。如果邪在半表半里,没有汗的适合用羌麻汤主治;如果头部出汗多而身体无汗,不可发汗,适合用榆丁散和解;如果自汗不止,二便短赤,适合用大芎黄汤主治。还有发表太过,脏腑功能虽正常但自汗不止的,适合服用防风当归散。
发表之后,表热仍不止的,适合服用小芎黄汤;攻里之后,里热仍不止的,适合用栝石汤。如果受伤时出血过多,不可再用汗法,适合用当归地黄汤主治。至于生疮破溃后受风的,因疮疡破溃尚未愈合,调护不当,风邪乘虚侵入疮口,先从疮口周围起粟粒样疹子、发痒,严重的会牙关紧闭、颈项发软、眼睛下视,不宜发汗,误汗会使人发痉,应当用参归养荣汤加僵蚕主治,先巩固根本,风邪自然平定。如果手足颤抖不停,适合用朱砂指甲散主治;如果痰盛抽搐、身体发凉,适合用黑花蛇散主治。外治方法:在刚破损的一两天内,应当用灸法,使汗出,风邪才能解除。如果已经过了多天,就禁用灸法,适合用羊尾油煮至微熟,用绢包好趁热熨破损处,多次更换以拔除风邪,没拔尽的第二天再熨,同时用漱口水清洗,每天敷玉真散,到伤口不呈现锈色、开始化脓时,换贴生肌玉红膏,慢慢收敛愈合。
“按语”刘完素只论述了三阳经的汗、下、和三种治法,而不谈论三阴经,大概是因为风邪传入阴经,病情已经危重,比如出现腹满自利、口燥咽干、舌卷囊缩等症状,都是难以存活的证候,所以搁置不论。
千里奔散
取长途行走的骡的蹄心,放在阴阳瓦上煅烧至存性,研磨成细末,每次服用三钱,用热黄酒冲调后服用。
“方歌”千里奔散破伤风,口噤拘急寒热攻,骡蹄火煅存性研,每服三钱黄酒冲。
雄鼠散
取一只活雄鼠,用铁线缠绕捆绑,放在阴阳瓦间煅烧至存性(即外部炭化、内部保留药效),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作为一服药剂,用热黄酒调拌后服用。
“方歌”雄鼠破伤风居表,活鼠一枚铁线绕,阴阳瓦煅存性研,酒调尽服风邪了。
蜈蚣星风散
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
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一日二服。
“方歌”蜈蚣星风邪未散,搜风发汗去风源,南星江鳔防风末,酒服经络自通宣。
江鳔丸
天麻雄黄(各一钱)蜈蚣(二条)江鳔僵蚕(炒)野鸽粪(炒。各五分)
将所有药材共同研磨成细末,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米饭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朱砂包裹作为外衣;另一份加入二分五厘的巴豆霜,同样用米饭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朱砂外衣的药丸二十丸,加入巴豆霜的药丸一丸,用白开水送服;第二次服用时,巴豆霜药丸增加到二丸。以排便通畅为合适的程度,之后再服用朱砂外衣的药丸,病好后就停止用药。
“方歌”江鳔破伤风入里,惊兼抽搐下之宜,天麻蜈蚣僵鸽粪,雄黄巴霜丸朱衣。
羌麻汤
羌活麻黄川芎防风枳壳(麸炒)白茯苓石膏(煅)黄芩细辛甘菊花蔓荆子前胡甘草(生。各七分)白芷薄荷(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服
“方歌”羌麻汤芎风枳壳,苓芷石膏芩薄荷,细辛菊蔓前甘草,发汗破伤风即瘥。
榆丁散
防风地榆紫花地丁马齿苋(各五钱)
共研细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下。
“方歌”榆丁破伤风为患,头汗身无不宜散,此药米汤服解和,防榆地丁马齿苋。
大芎黄汤黄芩羌活大黄(各二钱)川芎(一钱)
水煎服,以微利为度。
“方歌”大芎黄治破伤风,汗多便秘小水红,水煎黄芩与羌活,大黄切片共川芎。
防风当归散
防风当归川芎生地(各二钱五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