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门上1-3(2/2)
【注释】肚脐是小儿的根基,名为神阙穴,此穴位靠近三阴经,喜温暖、厌恶寒凉,喜干燥、厌恶潮湿。如果断脐完全遵循先前的正确方法,脐风又怎么会产生呢?只因不够谨慎,导致水湿、风冷之邪侵入脐部,小儿必然会腹胀、脐部肿大,日夜啼哭,这就是脐风将要发作的表现,必须赶紧用驱风散治疗。
倘若寒邪深入,已经形成脐风,那就应当根据所兼有的症状来治疗。比如肚腹胀大坚硬、大便不通畅,这是风邪兼实证,用黑白散主治;面色发青、四肢冰冷,大小便不实,这是风邪兼虚证,用理中汤主治;痰涎壅盛、气息高粗、气喘急促,这是风邪兼痰证,用辰砂僵蚕散主治;身体壮热、面红口干,这是风邪兼热证,用龙胆汤主治;面色发青、呕吐、弯腰啼哭频繁,这是风邪兼寒证,用益脾散主治;嘴唇发青、口撮、抽搐不止,这是风邪兼惊症,用撮风散主治。如果肚脐边缘青黑,牙关紧闭无法张开,这是内抽的表现,无法医治,出生七天内出现脐风,同样无法医治。一腊就是七天,小儿出生七天时,血脉尚未凝固,疾病已经侵入脏腑,医治也没有益处。
驱风散
苏叶、防风、陈皮、厚朴(用姜炒制)、枳壳(用麸皮炒制)、木香(煨制)、僵蚕(炒制)、钩藤钩、生甘草
以生姜为药引,用水煎服。
(方歌)脐风将作用驱风,苏防陈朴枳香从,僵蚕钩藤与甘草,生姜加入更灵通。
黑白散(方剂见“肛门内合”部分)。
理中汤(方剂见“不乳”部分)。
辰砂僵蚕散(方剂见“撮口”部分)。
龙胆汤(方剂见“噤口”部分)。
益脾散
白茯苓、人参、草果(煨制)、木香(煨制)、炙甘草、陈皮、厚朴(用姜炒制)、紫苏子(各药用量相等,炒制)
共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姜、枣煎的汤调和后服用。
撮风散(方剂见“撮口”部分)。
天钓
小儿天钓,是因为邪热积聚在心胸,痰涎壅盛致使气机不通畅。发作时出现手足抽搐、身体壮热,症状与惊风相似,同时头部和眼睛向上仰视,形状如同垂钓。治疗抽搐用九龙控涎散,祛风则适宜用牛黄散,抽搐严重时使用减去人参的钩藤饮,若指甲呈现青色,苏合香丸疗效颇佳。
【注释】小儿天钓症,是由于邪热与痰涎壅塞在胸间,无法宣泄畅通而形成。发作时小儿会惊悸、身体壮热,眼睛向上翻,手足抽搐,指甲发青。此证看似惊风,但眼睛多向上仰视,与惊风略有不同。若痰盛且伴有抽搐,用九龙控涎散主治;惊盛且伴有风邪,用牛黄散主治;抽搐严重且热象明显,用钩藤饮主治;若指甲都发青,用苏合香丸主治。
九龙控涎散
赤脚蜈蚣(一条,用酒涂抹,烤干)、滴乳、天竺黄(各一钱,这两味药研磨均匀)、腊茶、雄黄、炙甘草(各二钱)、荆芥穗(炒)、白矾(各一钱,煅枯)、绿豆(一百粒,一半生一半熟)
以上药物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人参、薄荷煎的汤调服。
牛黄散
牛黄(一钱,细细研磨)、朱砂(一钱,水飞后细细研磨)、麝香(五分)、天竺黄(二钱)、蝎梢(一钱)、钩藤钩(二钱)
以上药物研磨均匀,每次服用一字,用新取的水调服。
钩藤饮
人参、全蝎(去除毒)、羚羊角、天麻、甘草(炙)、钩藤钩
用水煎服。
【注释】天钓属于内热痰盛之证,应减少人参用量。
(方歌)天钓须用钩藤饮,抽搐连连无止歇,人参羚羊与钩藤,炙草天麻共全蝎。
苏合香丸(方剂见“肛门内合”部分)。
内钓
内钓是因肝脏原本就有病,又外感寒邪所致。症状表现为大便色青、阵发性抽搐,类似惊痫,还伴有身体弯曲、腹痛、口吐涎沫,眼睛里有红丝血点。抽搐严重的,用钩藤饮治疗;因腹痛而急啼的,用木香丸治疗。若出现四肢冰冷、指甲发青、唇口发黑的情况,用养脏散或许能保全性命。
【注释】内钓多因肝脏向来有病,又外感寒邪。其症状为大便色青、阵发性抽搐,发作和停止都有一定时间,身体弯曲、腹痛,即弯腰时疼痛,口吐涎沫。虽然症状与惊痫类似,但眼睛有红丝血点。抽搐严重的,用钩藤饮主治;因腹痛而急切啼哭的,用木香丸主治。若四肢冰冷、指甲发青、唇口发黑,用养脏散主治。然而内钓发展到这种程度,属于中寒阴盛,是难治之症,用此药救治,或许能保全性命。
钩藤饮(方剂见“天钓”部分)。
木香丸
没药、木香(煨制)、茴香(炒制)、钩藤钩、全蝎、乳香(各药用量相等)
先将乳香、没药研匀,然后加入其他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取少许大蒜研细,与药末一起制成如桐子大小的药丸,晒干。每次服用二丸,用钩藤汤送服。
养脏散
当归、沉香、木香(煨制)、肉桂、川芎(各半两)、丁香(二钱)
以上药物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淡姜汤调服。
盘肠气痛
盘肠气痛是因寒邪在肠中凝聚,致使腹部疼痛。小儿会因此弯曲腰部、拒绝吃奶,并且双眉紧皱。可用定痛温中功效的豆蔻散治疗,同时熨脐这种外治疗法也值得采用。
【注释】凡是盘肠气痛,都是由于寒邪凝聚导致。肝肾位于人体下部,所以疼痛时小儿会弯曲腰部。此时宜用白豆蔻散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使用熨脐法,其效果十分迅速。
白豆蔻散
白豆蔻、砂仁、青皮(用醋炒制)、陈皮、炙甘草、香附米(炮制过)、蓬莪术(各药用量相等)
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紫苏煎的汤调服。
熨脐法
淡豆豉、生姜(各二钱,切碎)、葱白(五根)、食盐(一两)
一同炒热后,放置在肚脐上进行熨敷。